《朗读艺术入门》笔记


一刻钟:朗读艺术入门 / 王一婷 , 于舸等 著. -- 浙江 : 浙江传媒学院, 2019.12
ZJICM-1449618170


第一章 朗读学概说

1.1 朗读的概念

朗读的基本概念

  朗读就是把视觉上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上的有声语言的过程。

朗读VS朗诵

  朗读的文本作品更广泛,除了一般的诗歌、散文之外,日常的信件、读报、说明文、记叙文都可以纳入朗读的范畴。
  与朗读相比,朗诵具有一些表演成分,更热烈更浓重更夸张。

朗读:文本作品更广泛、不强调表演元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感享受。
朗诵:情感抒发更忘我,更浓重、“熟读成诵”,要求背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律动欣赏。

  说比较自然随意,读讲究规整质朴,诵追求纵横捭阖。

1.2 朗读的作用

朗读的作用:
帮助人们深入体会文字和作品背后的含义;
提高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
获得身心愉悦。

背诵文章的好方法——有感情地朗读,用心品味文字背后的含义:

  1. 尝试着理解文字隐含的含义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2. 尝试着去朗读文章,同时在脑海当中勾勒出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
  3. 随着富有感情的朗读把你需要背诵的文章整个的体会一遍,这样就会对文章的记忆更加深刻,忘记和记错的概率就会比较小。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子《训学斋规》
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深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叶圣陶

从理解的角度朗读,就达到了朗读的作用。
但是朗读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是它最大的魅力。文字语言具有局限性。
朗读艺术是对文章的二次理解和深入体会,是融入了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二次创作。
无论是听者还是朗读者,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才能够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美的享受。
朗读的作用:对于社会的更基础的语言规范的追求。
朗读的客观条件:使用普通话。

有声语言素质以“语言表现力”为核心的语言功力为根基,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即“说什么”和“怎么说”。

说什么:言为心声
怎么说: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

1.3 朗读的要求

作为口语传播的艺术形式,朗读承载着推广普通话的责任。
  最早的普通话叫做“雅言”,起源于夏朝时期的国都洛阳。
  孔子当年讲学,弟子来自四面八方,正是使用“雅言”来讲学的。

今天的普通话与古代的有什么不同呢?
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通语。
北京语音就是北京地区的基本发音声调。但需要注意,语音作为标准音,并不代表北京话都是普通话。北京方言里许多老北京方言习惯语就不属于普通话的用语。
读音方面的不标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是可以纠正的。但是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这对于很多南方的同学缺乏语境,就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了。
通过系统学习,就可以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普通话要求声、韵、调、语流音变都要标准。
普通话语法,我们从小到大就是在一个现代白话文的语法结构下学习语文的,现在讲话所用的语法基本就是普通话语法,只要在说话时稍加注意就可以。
香港地区讲普通话会有倒装句式。
你吃了没有?→你有吃吗?
我看了。→我有看啊。

一些不易察觉的问题:口腔松软无力,语流语速过快,可以回听录音或者找他人帮助纠正。

学习普通话的过程:意识到问题+改正+巩固
做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第一语言,这样对于日常生活的交流和正式场合的谈话都有莫大的帮助。

朗读时需要注意:

  • 对气息对共鸣的控制
  • 对口腔和喉部的控制
  • 声音的弹性
  • 情感的调度

表达技巧
很多时候,讲话和朗读的方法都源自于语言本能,但是,由于生长环境的方言习惯和很多错误的理解以及僵硬的模仿,导致无法让声音自然表达、让感情自如流淌。这个时候,就要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表达技巧了。

同一篇稿件,不同的朗读创作者在表达时,因着语境不同、自己的体会不同、创作技巧方式不同,都在原作者的理解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章 朗读语言特点

2.1 三重空间

语言的三重空间:
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是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和源泉,但是历史上的许多口头创作,由于保存困难,没能流传下来。生存空间中有经典诗文,但也仍然普遍存在着方言土语、粗言恶语、行话黑话这些不规范、不通用、不高雅的语言,含混不清、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的状况也时有发生。因此,有声语言停留在生存空间中是远远不够的。

规范空间:为了使语言纯洁健康、沟通交流更加高效,有声语言必须从生存空间进入到规范空间,在人人会说、人人听懂的情况下,选取保留生存空间中的范本,形成国家通用的规范语言——普通话。
地域方言的衰微和消亡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方言中的精华仍然会被保留在通用语言当中。掌握某种方言,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这两者并不矛盾,更不对立。反而使语言能力增强、表现力更出众。

审美空间:有声语言的规范空间还没有包容美学理想,只有提升到美学空间,才能带给人更强烈的美感愉悦。美感指吐字归音的精美、语言表达的优美、风格美、意境美、韵律美。我们常说的“闻其声如见其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都说明了成熟的有声语言创作,最终追求的都是艺术特色和个人风格的审美层次。

2.2 社会功能

有声语言的社会功能: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要求把受众能否听懂作为出发点,时刻为受者着想,真正把受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达到信息共享。
认知共识:信息本身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但是因为传播者对信息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或者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从而抹平了信息的认知价值,导致信息的传播目的、话语的深层含义、内容的精神实质没能够随着信息传播而显露出来。这样的有声语言表达,也许做到了表面上的信息共享,但是却显得平淡无奇、莫名其妙,反而要依靠受众自己对文本去挖掘和深度思考,才能获取“为什么传播”的答案。
愉悦共鸣:朗读者朗读,听众欣赏朗读,这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应该富有美感,朗读如果缺乏美感,会使信息的传播大打折扣。在朗读不是特别重要的信息时,受众如果没有获得一定的美感享受,就会选择拒绝接受;当我们朗读特别重要的文本时,如果能够同时满足审美愉悦,就会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

如果朗读不能发挥这三种社会功能,就会影响传播效果。

人工智能的合成主播呆板、僵硬、毫无交流欲望和美的感受,仅仅完成了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我们的语言特点一定要向审美空间努力。

在线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公开性和竞争性促使媒体更加关注信息的高质高效传播,也期望增加信息的美学含量,以便在争夺、吸引受众中抢占先机,保持领先优势。

理性的判断推理
合情合理的假设
非理性的直觉、想象、
灵感和联想

第三章 朗读基础:语音与发声

3.1 语音篇

3.1.2 韵母

  江浙一带的方言体系中,很多的发音韵腹都是不饱满的导致声音听起来偏扁偏浅,共鸣位置靠前

  北方方言语系中会有韵腹过高,共鸣位置靠后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些会有字尾归音不全,归音不到位的问题

  说话时,是通过控制口腔大小、形状、舌位高低以及唇形的圆展发出不同的声音。

  韵脚就是指用相同的韵腹和韵尾的字作为每一句的结尾,所以明清时起名叫 13 辙,也是曲艺文化对押韵字的归类。

3.1.3 声调

  构成音节的三种成分:
  世界上许多语言是有声调的,声调语言分为两种:高低型、旋律型。
  汉语属于旋律型,因为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墙上钉着个钉子
背上背着个包袱

  描写声调最有效的方法是赵元任老师发明的五度标记法。

  调值:声调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人与人的嗓音高低也就是音域是不一样的,声调高低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发得同样高。与调类相比,调值的 5 度高低是在有对比的情况下的相对要求。

  一个字的发音起点很低,这 5 度的调值整体就可以降低,这样就是比较低沉浑厚的声音;一开始的基准调值比较高,整体就是比较明亮的声音。

  阴平声调最高声音保持基本水平,大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随语流会略微有所改变。例如:参加、播音

  阳平声调从中到高,要注意声音的发起调略高,气息较弱,发音后逐渐上移,声音逐渐增强,最后达到和阴平一样的高度。例如:儿童、团结

  上声将声调发音由半低起,先降后升。上声需要进行两次转折。发上声的时候,声带一定要放松,否则会导致压喉。例如:古典、理想

  去声是全降调,从五到一下降迅速,不能拖沓。例如:建造、大厦

“中国伟大”、“山河美丽”、“天然宝藏”、“资源满地”

  先一个字一个字来练,把每一个字的字音发饱满、发到位,再把它们连起来,体会声调在语流音变中的变化。
  练习古诗词来结合气息情感进行综合运用。
  做到:

  • 咬住字头
  • 出字有力
  • 拉开字腹
  • 收住字尾

3.1.4 语流音变(轻声)

  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音素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把它叫做“语流音变”。
  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音变以及词语的轻重格式

  轻声:轻而短,音长缩短、音强减弱、结尾音调下降,音高取决于前一个音节的声调高低。例如:桌子、椅子、房子、凳子

  轻声的表达作用:

  • 区别词性、词义;
  • 使语言更富音乐感。

  以下情况一般读轻声:

  1. 语气词“啊、呢、吧、吗”等。

    小朋友一定很喜欢看动画片吧?那在家里除了看电视,你们还喜欢做些什么呢?

  2. 助词“着、了、的、地、得、们”等。

    春天到了,鲜花装点着大地,大树发出了绿芽,人们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

  3. 名词和代词的后缀“子、头、儿”等。

    这头牛,个儿大,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

  4. 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其中,双音节形容词后一音节及其重叠部分变成阴平,也可以不变。

    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金灿灿的沙滩,红通通的笑脸,我看看你呀,你瞧瞧我,手拉着手儿,唱起了歌。

  5. 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上、下、边、面、里”。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6.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开、起来、下去”。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7. 嵌在词语中的“一、不”。

    看一看,挑一挑,去不去,好不好。

  8. 约定俗成的轻声词。

    豆腐、扫帚、钥匙、巴掌、葡萄。

3.1.5 语流音变(儿化)

  儿化韵是普通话的音节末尾最后一个音素上附加卷舌动作,使韵母发生变化,也就是后缀“儿”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点儿:diar

  儿化韵可以用来表示小、少、可爱、憎恨、讨厌、蔑视的感情,也能起到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1. 区别词义:头(脑袋)头儿(领头、带头的);眼(眼睛)眼儿(小窟窿)
  2. 区分词性:画画儿
  3. 表示东西小、少的意思:花骨朵儿、门缝儿、冰棍儿
  4. 表达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小鸟儿、女孩儿
  5. 表达对事物的藐视、蔑视:小偷儿、冒牌儿

  拼读方法:
a、o、e、u:直接加上卷舌动作-r

花儿、鸟儿、模特儿、犊儿

ai、ei、an、en、ui、un、ün、in:去掉最后一个音素加-r

小孩儿、宝贝儿、地摊儿、作业本儿、村儿、没准儿、鱼儿、树荫儿

ng:失落韵尾,韵腹变成鼻化元音,同时加卷舌动作

麻绳儿、坑儿、星儿、小熊儿

i、-i(前)、-i(后)、ü:直接加上卷舌动作-r

好事儿、蛐蛐儿、写字儿

3.1.4 语流音变(变调)

  变调,就是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某一些字和词的读音要随着语流的改变而改变。
  一、不、上声变调。

  重叠形容词、动词变调:跟随北方方言变调方式处理。

3.1.5 语流音变(啊)

  不把结尾的啊音发全,与前一个字韵母的尾音融合。
  声韵母舌位标准以后即可发准。
  写作时也可自然而然地改写成相应的字了。

屋子和箱子
屋子里面有箱子,
箱子里面有匣子,
匣子里面有盒子,
盒子里面有镯子。
镯子外面有盒子,
盒子外面有匣子,
匣子外面有箱子,
箱子外面有屋子。

练字音儿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
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
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
唱一曲儿,又一曲儿,
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绕口令儿,牌子曲儿,
小快板儿,大鼓词儿,
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孩子们真可爱啊
这些孩子啊(za),
真可爱啊(ya),
你看啊(na),
他们多高兴啊(nga)。
又是作诗啊(ra),
又是吟诵啊(nga),
又是唱啊(nga),
又是跳啊(wa),
啊!他们真幸福啊(wa)!

3.2 发声篇

3.2.1 气畅-呼吸控制

  发声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

  综合感觉:

  • 气息下沉,头部放松,
  • 不僵不急,声音贯通,
  • 字音轻弹,如珠如流,
  • 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发声:稳劲、持久、自如

  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

  注意力放在语言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3.2.2 字清-口腔控制

  吐字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自如

  由肺呼出的气流通过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受到各种咬字器官的节制而形成字音。

  字头出字有力,叼住弹出。用巧劲儿。
  字腹吐字饱满,拉开立起。口腔打开、舌面放松。
  字尾归音弱收到位、趋势鲜明,保持发音动作的完整。咬字器官由紧渐渐松弛。

  唇齿适当接近可改善发音。

  舌的力量集中是指在发音过程中舌体要适当地取收势,把力量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舌与其他部位接触时呈点状接触而不是片状。

葫芦娃
对,对,这七个葫芦娃可了不得,这老大红葫芦娃力大无穷双臂有万斤之力;老二橙葫芦娃天生一副顺风耳,千里眼,他机敏过人什么事都瞒不过他;老三黄葫芦娃,呵——铜头铁壁刀枪不入,巴掌能削铁如泥可比钢刀还要硬啊;哎呦,这第四个兄弟绿葫芦娃是火神下凡,口中能吞吐烈火,这么厚的斧子都能被他给烧化咯;老五青葫芦娃肚子大的不得了,能把大河的水全吸进去,一吐出来可把我们全都给淹死啊;老六蓝葫芦娃会隐身法,来无影去无踪,站在你的面前,啪,打了你一巴掌你都不知道谁在揍你;这第七个紫葫芦娃是兄弟当中最小的一个,虽说他没有多大能耐,可他手里有从娘胎带来的一个宝葫芦能把我们全吸进去化成脓血,蝎子大王和夫人就是吃了他的苦头哇……
(摘自美术片作品《葫芦小金刚》)

3.2.3 声美-共鸣控制

  共鸣影响声音大小、色彩、表现力。

  共鸣就是发声器官与人体形成共振带来的声音效果。

  我们要求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再辅以适量的鼻腔共鸣。

  声音悬挂于上门齿处,叼住弹出。

  要想改善口腔共鸣,要注意一下三点:

  1. 唇齿适度贴近,提高声音的明亮度;
  2. 嘴角略微上抬,消除声音中的消极音色;
  3. 我们可以试着学鸭叫,将口腔打开,挺住软腭,发出“gaga”的声音。

  胸腔共鸣,具有饱满的低音色彩,声音扎实浑厚。
  可以增加人们的信任感,提高我们语言的表现力。
  男生声音:更为低沉更有磁性。
  女生声音:避免尖细刺耳,更圆润。

  • 放松喉部的肌肉可以帮助胸腔共鸣释放出来。同时在练习发低音的时候,也有助于感受胸腔共鸣。
  • 发音时,舌位可以适当的向后靠,这样有助于增加胸腔共鸣。
  • 过量的胸腔共鸣可能会导致声音沉闷,穿透力变差。北方人常见。

  开放性鼻音:鼻腔通道通畅情况下产生的共鸣音色。
  堵塞鼻音:鼻腔通道堵塞情况下形成的音色。
  发音时,软腭抬起与后咽壁接触就可以堵塞鼻腔通道,鼻音就消失了。反之,让气流从鼻腔中通过就会产生鼻音。
  软腭是控制鼻腔共鸣的阀门。
  花红柳绿,花带点鼻音更好听。

  狡诈虚伪的往往运用鼻腔共鸣
  凶狠的残暴的往往运用口腔共鸣
  蠢笨迟钝可以强化胸腔共鸣
  年轻不谙世事主要在口腔和鼻腔
  年老老谋深算一般是口腔和胸腔

  声音弹性特点:

  1. 与稿件的思想感情相联系。
  2. 声音变化是通过比较呈现出来的。
  3. 声音变化体现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上。
  4. 与发音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密切联系。

多种对比的复合:高与低、强与弱、刚与柔、实和虚、快和慢、收和放

刚、强、实、明、放的组合。例如:《狄仁杰》
柔,虚,暗,收的组合,例如《三八妇女节宣传视频》
实、柔、明的组合
……

如何获得声音弹性?

  1. 思想感情的运动是取得声音弹性的内在依据。
  2. 要使声音富于弹性,要注意气息随感情的运动。
  3. 发声能力的扩展有利于声音的弹性变化加强。

音色练习:

  1. 气泡音
      我们可以借助气泡音来体会声带的活动状态,声门闭合气流从中均匀通过,发出一连串气泡似的声音,两侧声带相互靠拢、声音明亮。
      气泡音可用于发声前的准备活动和发声后的嗓音恢复。
  2. 带疑问色彩的[m]音
      声门开始是闭合状态,然后迅速打开
      通过发音可以体会声门由闭到开的变化过程
      音色由明亮迅速转暗,音高由低变高
      如果张口发音音色类似于[eng]

虚实变化练习:
ɑi(虚声一虚实声一实声)
ei(虚声一虚实声一实声)
ou(虚声一虚实声一实声)
ɑo(虚声一虚实声一实声)

胸腔共鸣练习:
桃红柳绿 眉飞色舞 豪言壮语 鹏程万里 拔苗助长

口腔共鸣练习:
哗啦啦 滴溜溜 咕隆隆 扑通通 劈啪啪

鼻腔共鸣练习:
面庞 年龄 牛郎 泥泞 黄昏

合口音、撮口音练习:
乌鸦 花絮 挫折 快乐 吹捧 汪洋

古诗词的音色变化练习: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音高练习:

  1. 用自己习惯发出的舒适的中音定为音阶 1,用单元音 ɑ、i、u 做练习音,扩展高音或低音,尽量使用柔和的音色。通过比较、调整找到自己适合的音高。
  2. 大声呼唤练习,假设某人在离自己 100 米处,大声呼唤:“张——小——白,快——来——!”

3.2.5 特殊的声音技巧

  声音技巧指的是通过对发声器官和气息的控制,让声音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声音技巧主要包括气音、颤音、拖腔、笑语、泣诉、拟声等。

  气音是表示感叹、惊讶等感情或者模仿某种声音时,往往用到的是一种气大于声的声音,也叫虚声。
  发气音时声门收缩,类似耳语。例如,天哪,哎呀。

  泣诉:在表示悲苦、惨痛、哀伤等情态时,往往使声音带上一定的呜咽、哭泣的色彩。

  拟声:用口语模仿某种声响。拟声多用象声词,要求和声响近似才好。

  笑语就是表示欢快或者嘲讽而发笑的情态时,使声音带些笑的色彩。

  拖腔:有意地把声音拖长,形象地表现心理神态,解释作品内涵。
  想把声音传得很远,表达自己的笼罩力;
  表达迟疑、支支吾吾的状态;
  人物奄奄一息、气力不足、声音微弱;
  表达惊讶、断续等。

  颤音指语言表达中某些音节或词语的声音强弱交替,在颤抖中发出声音。
  一般用在感情激动、兴奋、愤怒、悲痛、惊愣,情绪难以抑制而又极力抑制的情况下。颤音的特点是气息较强、情感强烈、声情合一,又称为“颤动的气声”。

3.2.6 嗓音保护和科学练声

  婴儿出生的哭声是尖细的声音
  两三岁以后是清脆明亮的童声
  十二三岁后渐变粗厚,壮年时期,嗓音更渐浑厚
  老年嗓音的功能减退

  艺术嗓音的变化一般要通过三年左右的技能训练才能完成。

  人由儿童到成人要经历青春期,大约是 12 岁开始到 20 岁左右,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生长发育期,这时候购生理心理都发生急剧变化,各种器官机能逐渐发育成熟。
  嗓音也由童声逐渐发生变化直到变为成人声,这种时期生理学称之为变声期。
  在变声期间往往会出现生理性的一种喉粘膜肿胀,生理性的喉粘膜肿胀、声带充血、时有水肿、附有分泌物、声带后半部分闭合不全,要特别注意在变声期嗓音的保护。
  早上起来嗓子感觉有点哑,说着说着就好了;下午的时候比上午的状态要好。这一般都是有咽喉炎。
  早晨声音很清亮,到下午就哑了,一般就是用声过度或者声带疲劳。

  滥用嗓音是艺术语言的大忌。

  • 在日常生活中无节制地用嗓  
  • 刺激性食物,烟、酒、辣椒等对声带粘膜伤害较大
  • 在变声期和女性月经期间的起居冷暖和咽喉卫生

  初学者宜用中等音量,多练自然声区(中声区),待自然声区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展音域。
  自然声区就是一张嘴发出的[ba]这个音,逐步再用螺旋[ɑ]的上升和下降来扩展音域。
  练习时要注意力集中,以呼吸来支持发声,刚开始的时候 15 分钟的练习量就可以了,过后可以慢慢地加上去。
  练习时还要注意倾听、分辨自己发声的正误,随时调整各个器官的协调运动,使它们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练声前后,不宜吃过冷过热的食物,如嗓音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这个时候咽喉部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称为“热嗓子”。如果这个时候喝冷饮,喉部受到刺激,血管骤然痉挛收缩,阻碍血流,引起咽喉肌肉的伸缩失调导致声或者失声。
  如果发现嗓音出现异样了,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嗓音的保护与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和体力锻炼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精神畅快、心气平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学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梅兰芳

  睡眠不足会导致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增多,引起喉肌疲劳,除了生活要有规律和保证必需的睡眠之外,我们每个人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积极地参加适当的体育和劳动锻炼,增强抗寒、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保持健康。同时,体育锻炼也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肺活量,增加肌肉的弹性和气息控制的能力。
  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要注意心理的健康。情绪变化是人心理状态的反映,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内各脏腑之间是协调的,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抗病能力。
  反之情绪波动,过度焦虑、生气,可以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这对嗓音的影响也很大。
  为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豁达大度、保持愉快的情绪,以利于身心健康和嗓音保健。

  高音困难:一般是声带前三分之一处有小结,导致声带闭合不好。
  破音:一般是声带上有痰,或者粘稠的分泌物。还有的是气息控制不好,气息不匀,或者声门没有打开。
  声音嘶哑:由于声带有慢性的病变,声带闭合不好,发音时两片声带之间有缝隙导致的。

不正确的发声方法:
喉音:由于舌根用力,不松弛产生的声音。
解决方法是:舌头活动的位置要正确,让舌头处于中前部,不要后吞。

挤捏:由于软腭没有挺立,口腔共鸣的腔体太小,舌根和咽,壁挤捏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吸气要用口,声门打开吸气,大张嘴练习。

假声:这是由于音域偏窄,吸气过浅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首先降低音区,用中低音说话,第二改变胸式呼吸的方式,吸气要深。第三用上行、下行或上绕、下绕的练习扩展音域。

嗓音保健及练习方法:

  1. 毛巾热敷:疲劳的时候可以用一块小毛巾,热水浸透护千轻轻敷在颈部,反复数次,这样可以增进喉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减少咽干、喉痛。
  2. 吹唇练习:双唇闭合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也称为弹嘴皮的练习。
  3. 哼鸣练习:用微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
  4. 气泡音练习: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

  以上练习对于声带振动的平衡、发声器官与呼吸器官协调、增加声带的肌肉力量都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均匀呼气的能力。这些练习对于声带闭合不良或闭合过强等嗓音病变,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第四章 朗读的准备

4.1 朗读的准备

备稿是每一次具体的朗读创作活动的开始。
方明:
稿件播读前要查字典——朗读过程前的准备环节
工作生活中大量看字典——平时的广泛的积累

狭义备稿:朗读前具体的准备过程
1、弄清楚稿件事实——解决感情“淡”的问题
2、把握结构——解决逻辑“散”的问题

扫除稿件的文字障碍,弄懂词句,包括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旁义等。

稿件是什么:
第一步:准备分析稿件细致入微的表达,理清逻辑线,也就是给稿件划分层次。不同文体的划分方式不同,如论说类的划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叙述类可按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如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
第二步:概括主题,主题是中心思想,言简意赅

对谁播:
第三步:联系背景,历史背景、写作背景(揣摩作者创作心态)、创作背景(结合当下思想潮流、社会氛围、时代特点、话语习惯)

为什么播:
第四步:明确目的,目的是朗读的第一要素和核心。为什么要创作这篇稿件,是为了普及知识、传播消息还是赞扬、娱乐放松等。朗读由于有明确的文字依据,很容易见字出声,缺乏生命力。

“演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舞台上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他的理想、痛苦和喜悦。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叫做:作家的作品的最高任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怎么讲:
第五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寻找方法:重点就是最集中表现主题的地方、最生动体现,目的的地方、最浓厚抒发感情的地方、最直接感染受众的地方。重点分布有两种情况,集中或分散。集中是指重点只在某个段落或层次,其他部分都是非重点。分散则是指重点分布在几个段落或层次。
第六步:把握基调,整合前面的分析形成基调,如赞扬、自豪,要贴切、态度鲜明,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有语气的变化

广义备稿: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入社会底部、增加人生阅历、细化生活体验,修炼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自觉接受各种艺术形式的熏陶,并在审美层面将它们打通,达到“通悟”的境界,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力。
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创作者要在日常的积累中提高对稿件的感受力、表现力、驾驭能力。个人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稿件创作的好坏。

第五章 朗读的感受

5.1 具体感受

5.1.1 形象感受

在理解稿件后,首先要强化对文字的感受,进而帮助调动思想感情,让它处于运动状态,有效地形之于声、及与受众。
怎样从文本中强化具体感受?
感受是在朗读中通过词句的概念及其运动的刺激,引起我们对客观的感知、体会的过程。
形象感受是朗读时创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和想象接受稿件所营造的情境的刺激,从而产生内心情绪、态度的过程。
感受的目的在于产生情感、态度。

5.1.2 逻辑感受

主次感、并列感、递进感、总括感、转折感、对比感

5.2 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

第六章 感情运动

情景再现

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用什么样的感情色彩与态度将画面再现出来)
把文章演绎成电影,谁先出场、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仿佛亲临故事发生现场,真切体验到了整个故事气氛变化转换的节奏

内在语

真正想表达的语句的本质

内在语用于重点语句,不要句句都用内在语。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她打了一个寒战风又掀起她的衣襟,这次她没有去拉。
她打了一个寒战,(虽然)寒风又掀起了她的衣襟,(但是)这次她没有去拉。

今天零下2度,清洁工师傅却早早地来到大街上,开始清扫工作。
(虽然)今天零下2度,(但是)清洁工师傅还是早早地来到大街上,开始清扫工作。

来到吴家花园,起初组织上还是要给彭总派护士,公务员他不要,他说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现在是个闲人了,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
来到吴家花园,起初组织上还是要给彭总派护士,公务员他不要,他说我没有病,要什么护士,(你看,我)现在是个闲人了,(如果)还要人家来打扫卫生,料理生活,那真是岂有此理。

对象感

重点是语句的尾部。在句头、句腹的起伏基础上,紧紧抓住句尾字音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关系,区别轻重长短、上下走向、喷弹力度、收音状况

第七章 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状态

常读常新
朗读用本音

念书腔:见字出声、字词割裂、没有任何情感

停连

突破标点符号限制

哥白尼认为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是错误的。
哥白尼认为▲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这种学说⋀是错误的。

落停:句尾完结。
扬停:未完结的语句,常用于新闻播报,语义抱团、语气连贯。
扬停的特点:
停顿时间较短,停时声停气未尽,停之前的声音或稍上扬或平拉开,停之后的声音或缓起或突起。

直连:用在有标点符号而内容又联系比较紧密的地方。
曲连:用于标点符号两边既需要连接又需要有所区分的地方。常见于一连串的顿号相间、或者排比句式之类的连接点。稍微停顿以区别意思。如:天气预报的地名

语气

语气是综合内在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以及外在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语”和“气”合成,语指有声语言,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
“气”指朗读时支撑有声语言的气息状态,指具有声音和气息合成形式的语句流露出来的气韵。

语气包括声调、句调、语势。

由衷赞扬: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憎恨厌恶: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
悲痛沉重: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喜悦欢快: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冷漠敷衍: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讥讽朝弄:气浮声跳。口腔小窄,气息浮动。
害怕恐惧:气提声凝。口腔像冰封,气息像倒流
献媚讨好:气虚声假。口腔外紧内松,气浮声虚。
愤怒斥责: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
犹疑揣度: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在一句话中,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呈现语气变化,而在一段话中,在语流中,就有了更多层次的立体组合变化。语气的声音形式必须在语流中讨论,所以引入“语势”的概念。
语势就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

  1. 语势是动态曲折的,它与具体的思想感情没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2. 语势的变化必须建立在主次关系上,建立在感情色彩和分量上。
  3. 语势是立体的概念:
  • 口腔的松紧、前后、开闭
  • 气患的深浅、快慢、多少
  • 声音的高低、强弱、明暗、虚实

1、波峰类——起点低,逐渐上升,再向下行。
例如:

  • 世界上没有花的国家是没有的。
  •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2、波谷类——起点较高,逐渐下行,再升高。
例如:

  • 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3、起潮类——起点较低,逐渐上升,不再下行。
例如: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落潮类——起点较高,逐渐下行,不再升高例如: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5、半起类—起点较低,上行途中,要然而止。
例如:

  • 难道你就觉得树只是树?
  • 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及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声名特高,吸引着特多的游人?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句头起点不宜相同。示例分析:《荔枝蜜》节选
①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②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
③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2、句腰波形不宜相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句尾落点不宜相同。
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节奏

在朗读中,节奏是由整个文本生发出来的,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势的回环往复。

节奏转换的三个技巧:
第一组速度的对比:遇快先慢,遇慢先快;
第二组音高的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第三组音量的对比:欲重先轻,欲轻先重。

轻快型:
语势:顿挫少且顿挫时间短
语速:偏快,基本语气、语势都偏快,重点句更明显。多扬少抑,多轻少重

凝重型:语调多抑少扬,语音多重少轻,语句多停少连,语流平稳凝重

高亢型:语调高扬、语音响亮、语句连贯、语流畅达

低沉型:声音偏暗偏沉,语势下山类

舒缓型:语调多扬,语音多轻,气息畅达,声音清亮轻柔,语流舒展自然。

紧张型:
语势:多扬少抑,多重少 轻语气转换较为急促、紧张整体较急促,音较 短,语节内密度较大

第八章 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读

散文

狭义上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朗诵应把握的要领

  1. 表达细腻点染得体;
  2. 人物语言写意化;
  3. 注意朗诵的文辞美、音韵美;
  4. 要表达出散文中的抒、描、叙、议语言样式出来。

声气松弛、语言轻柔、语速适中的表达是散文表达的基本样态。

人物语言写意化:显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并且适当兼顾其性格、性别、年龄及人物间的关系。用声音高低、薄厚、快慢体现是人物语言。
注意:不宜刻意追求声似、形似,一味的陷入到戏剧人物完全性格化的语言中去。

寓言故事

朗读要有层次感,体现主题,明确
目的,突出重点,把握基调感受处理要细腻,人物表演要生动、适度。声音形式要富于变化。处理好文章中的议论。

小说

  1. 小说概念
    小说通过完整的情节和具体描写,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2. 准备
    1)了解作品
    全身心投入的一读和谋篇布局的二读
    2)改小说
    (1)删改
    节奏需要、主线需要、播出时长需要、导向需要
    (2)缩简
    (3)移位
    (4)口语化
    3)备书
    (1)了解背景
    熟悉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等
    (2)明确主题
    小说主题隐蔽性;主题具有引领性,对演播基调、演播欲望、演播节奏等都有影响。
    (3)分析人物
    人物分类;人物性格
    (4)把握基调
    (5)辨析专有名词、术语、方言
    (6)丰富情绪记忆

小说基调:作品的基本调子
人物基调:角色的思想感情变化的主要趋向和特征
演播基调:小说基调+人物基调+演播者理解和表达

表演式:生动传神,语气略夸张、语势变化幅度较大,人物形神兼备、造型生动,表演多。适用于悬疑类,探案类、人物语言多的小说。代表作品:《鬼吹灯》《盗墓笔记》

从小说内容的地域背景区分
1)洋味
特点:基本语气句尾翘起,语调弯曲上漂
2)土味
特点:地域特点鲜明,方言特点融入
(基本语气、个别字音、代表性的词语)
适合演播地域色彩浓郁和民族特点浓郁的作品。

叙述语言总要求
1)身份感——热情知情人
2)视角——小说中角色、介绍人视角,其叙述语言有第一人称式的内心独白和第三人称的介绍
3)用声位置——量大,用最舒服的声音位置,否则吃力
4)表达原则——自然、流畅、平稳、有情
5)语气感受——让听者产生对故事的期待感

转换感
应用场景——叙述中的时空转换、插叙、倒叙、回忆。重新起调、虚实对比体现时间变化
关东往事片段
1)无论如何,日本人在张鼓峰一战中都没占到任何便宜,心里多少对苏联有些忌惮。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有一天,娜塔莎把电话打到了宪兵队,找到了候天喜,告诉侯天喜要马上见他。娜塔莎用这种方式找候天喜还是第一次。

收束感
应用场景——结果的交待、情节结束。落停缓收或弱收,气息自然撒开。下山类语势。
日本人审问宋鸽,却不审他,依此分析,敌人并没有掌握他的证据。自己被抓到这里,只是因为宋鸽。想到这儿,他心安了一些。但是,他再也没有听到宋鸽受刑时的喊叫,他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能静等。
(关东往事)

1.静态声音形象确定
1)从作品出发,确定人物基调(典型性)
经历中找,情节中找、背景中找
2)声音外化
年龄、外貌、职业、地域、行为方式
2.动态声音形象确定
1)从人物关系出发
2)从所处情境出发
3)从体势动作出发
4)从不同情感出发
5)从不同心态出发
注意叙述语言的提示

1.声区区分法:高共鸣、低共鸣、中共鸣
2.咬字区分法:前咬、后咬、松咬、紧咬、横咬、竖咬等
3.气息区分法:提气、松气、托气、偷气、就气、抢气、颤气
4.语调区分法:直线形、弯曲形
5.方言区分法
6.特殊区分法:鼻音说话、撒气说话、下牙前突说话、裹唇、扁唇、摄唇、咬舌、结巴说话、撑后声腔说话等

1.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的平衡
2.形神兼备最好,次之神大于形,勿求形不求神
3.体态语的辅助至关重要
4.话筒距离的调整,音量不大近话筒
5.无语言表情声音的自然运用(小说中没有提示)
6.人物语言节奏勿受叙述语言节奏影响
7.对白与叙述衔接要快,人物身份感抓的迅速
8.哭笑等情感浓烈的对白注意控制
9.对话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演播身份感

第九章 非语言的艺术表达

一条信息的表达=7% 的语言文字+38% 的声音表达+55% 的无声的肢体语言

上半身前倾,积极的谈话状态

审美观赏功能: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诚挚的口光、微笑的面庞、潇洒大方的举止、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和谐得体的衣装气韵,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还给人文化上、精神上美的享受。

眼神到位
表情得当
手势规范
姿态得体

非语言表达的艺术美
(1)定眼标记法进行眼神训练,获得良好的目光交流。盯住摄像机镜头表达
(2)喜怒哀乐等情境化训练,自如控制面部表情。
(3)掌握几种常见的手势手位。
(4)通过气息、身韵等训练法保持交流沟通中的站姿、坐姿、走姿等身体姿态自然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