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书摘


生活的藝術 / 魯爾夫.杜伯里 (Rolf Dobelli) 著;王榮輝譯. --臺北市:商周出版社 出版,2018.2
ISBN 978-986-477-394-7


01 心理會計

  活出美好人生的關鍵在於對事實做具有建設性的詮釋。
  稅款我也繳納得同樣灑脫。的確,我無法隻手翻轉整個稅賦體系。因此,我會拿我美麗的家鄉伯恩的種種建設,和科威特市或利雅德的建設相比,或是和摩納哥擁擠的混凝土沙漠,甚至是和月球表面相比。後面這幾個地方都是不課所得稅的。相較的結果就是:我寧可留在伯恩!此外,為了逃稅而不惜遷居到某些醜陋的地方,這種人總流露出一種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的感覺。這絕不是打造美好人生的有益基礎。有趣的是,到目前為止,
  切勿為了幾歐元或多或少地鑽牛角尖。一瓶啤酒比平常貴兩歐元或便宜兩歐元,如今我都能平靜以對。不必因那些小錢而情緒激動,畢竟我股票投資組合的價值每分鐘波動就遠不止兩歐元。就算德國 DAX 指數跌個千分之一,我也不會惶惶不安。請你為自己設定一個金額,一個你完全無動於衷的金額。別把這個金額內的金錢當作金錢,就把它們視為白雜訊。秉持這樣的態度並不會讓你損失什麼,更不會讓你失去內心的平衡。
  在齋堂裡,餐具被放在一個大約二十公分長的黑色小棺材中。開始用餐時,大家會把棺材蓋打開,取出擺放整齊的刀子、叉子和湯匙。其中的寓意就是:基本上,你已經死了,往後所發生的一切,對你來說都是種恩賜。這是種絕佳的心理會計。我就是這樣學會珍惜光陰,不把它們浪費在無謂的情緒波動上。
  討厭在結帳櫃檯前大排長龍、在候診室枯等、在高速公路上塞到昏頭?轉眼間,你的血壓飆破一五○,壓力賀爾蒙大量分泌。與其放任情緒起伏,你應當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既浪費時間,又傷害身心的無謂的情緒波動,你將能整整多活一年!你大可把獲贈的這一年花在等待上頭。總之,雖然你無法挽回時間與金錢上的損失,卻可以對這些事實做不同的詮釋。

02 高超的修正技巧

  細胞分裂時,總會一再發生遺傳物質的複製錯誤。而在所有的細胞裡,都能找到事後修正這種複製錯誤的分子。如果沒有所謂的「DNA 修復」,我們肯定會在生殖後數小時內死於癌症。人體的免疫系統也遵循著同樣的原則;總體規畫並不存在,因為威脅是無法預見的。病毒和細菌總是不斷地變種,身體的自我防衛只能透過持續修正來運行。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修正或調整呢?因為我們會把每個小小的修正都詮釋成計畫錯誤。原定計畫未能奏效,這會讓我們陷於難堪,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然而,幾乎沒有計畫可以百分之百成功,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所有其他法令據以為基礎的根本大法。相應地,它應當是永恆的。然而,從沒有哪部憲法是不需要修正的。制訂於一七八七年的美國憲法,至今已修訂了二十七次;瑞士聯邦的聯邦憲法,自一八四八年起草至今,也曾經歷兩次全面性大修及十幾次局部性小修;制訂於一九四九年的德國基本法,至今也做過六十次調整。這絕非恥辱,反倒是十分明智的事。修正的能力可謂是民主制度順利運行的重要基礎。民主所關乎的並不是選出正確的領導人(換言之,不是關乎「正確的設定」),而是萬一選錯了領導人,如何在不流血的前提下換人試試。在所有的國家體制中,唯有民主制度內建了修正機制。
  遺憾的是,在其他的領域裡,我們顯然不太具有修正的意願。舉例來說,教育系統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據一個設定值設計的。專業知識與文憑暗示著,人生所關乎的無非就是:盡可能從好的學校畢業、帶著良好的起跑條件投入職場。然而,文憑與事業成功的關連性卻日益薄弱,反倒是修正方向的能力日趨重要;而這卻是學校沒教的事。
  在個性發展上,也能觀察到同樣的現象。你肯定認識至少一個你能將他描述為成熟、睿智的人。在你看來,那個人之所以如此成熟、睿智,難道只因為他擁有完美的出身、父母的好榜樣、一流的教育,換言之,擁有良好的「設定」嗎?還是說,這得歸功於他不斷針對自己的不足與短處下功夫,在人生的過程中逐步將它們消除,換言之,關鍵在於持續修正?
  結論:甩開修正被冠上的汙名。比起煞費苦心地做成完美的設定,並且期望計畫能夠一如事先所盤算地順利進行,及早修正才是有益之舉。並不存在理想的教育,並不存在唯一可能的人生目標,並不存在完美的經營策略,不存在最佳的股票投資組合,不存在唯一正確的工作。這一切全是迷思。正確的是:我們就從某個設定出發,然後持續修正。世界越複雜,出發點就越不重要。切勿讓你的寶貴資源陷在「完美的設定」裡;無論是在工作方面,抑或是在私生活領域都一樣。

03 誓言

  別再崇尚靈活性。靈活性會讓人疲累、不快樂,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偏離目標。請你牢牢地守住誓言,毫不妥協。百分之百遵守誓言,會比只有百分之九十九遵守誓言來得容易!
  如果你一以貫之地根據自己的誓言而活,隨著時間經過,他人便不會再來質疑、煩擾你。
  在重要的事情上,靈活不見得是好事,反倒可能是個陷阱。本著徹底的硬性,反能完成憑藉靈活的行為所無法達成的長期目標。為何會如此呢?原因有二。一是:一個人如果總是得要視情況重新做決定,那會不斷消磨掉他的意志力,因而「決策疲勞」。一顆被許多決定累翻的大腦,往往會因為貪圖方便,趨向選擇最省事的選項,這樣的選項經常都是最糟的選項。因此,誓言其實深具意義。如果你立下一個誓言,你就無須每回都得權衡利弊得失。你的決定已然存在,不必再花任何精力去傷腦筋。

04 黑盒子思考

  做出某項重要決定時,把這時你的腦袋裡在想些什麼通通記錄下來,包括你的假定、思路及結論。如果這個重要決定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請回頭檢視自己的「黑盒子」(它不需要堅固到不怕墜毀,一本小筆記本足矣),仔細分析到底是哪些思慮鑄成了錯誤。就這麼簡單!如果你能了解事情到底是怎麼搞砸的,那些搞砸的事情就能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如果你無法清楚解釋你錯在哪裡,表示你根本就不了解這個世界或你自己。換言之,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為何會「墜機」,你就會再次「墜機」。
  順道一提,黑盒子思考不僅有益於私生活,同樣也對商務有益。所有企業都應當將它列為標準配備。

05 反生產力

  汽車行駛的均速究竟有多高呢?
  將汽車每年行駛的公里數,除以粗估的每年行駛時間,這是每台車載電腦的計算方式。我目前駕駛的 Rover Discovery 所顯示的數據約為每小時五十公里。然而,這個計算結果卻是錯的!因為我們還得考慮到:⑴為了買車必須耗費的工作時間;⑵為了支付保險、保養、汽油和罰單等所耗費的工作時間;⑶為了履行⑴與⑵所必須耗費的行車時間,其中包括了塞車時間。天主教教士伊凡.伊利奇(Ivan Illich)正是以這樣的方式,為美國的汽車做了一番計算。結果呢?一部美國汽車所能達到的均速,正好是每小時六公里,大約等於行人的速度。伊利奇在一九七○年代做出這項計算,當時美國的人口要比今日少了四成左右,卻早已有了一個同樣龐大的高速公路交通網。如今所計算出的均速,肯定會低於每小時六公里。
  伊利奇將這種效應稱為「反生產力」(counterproductivity),意思是說,許多科技乍看之下似乎節省了時間與金錢,然而,一旦將所有相關成本一併計入,這些節省將化為烏有。無論你最喜歡以什麼方式東奔西跑,請你謹記:「反生產力」是種你最好遠遠避開的決策陷阱!
  從前,無論是在老闆或客戶面前做簡報,內容無非就是一連串結論性的論點。手寫的筆記已經綽綽有餘,頂多在高射投影器上畫幾個重點作為輔助。一九九○年時,「PowerPoint」問世。一時間,數百萬的管理者及其助理得要耗費數百萬小時在製作簡報上。這裡把顏色調亮一點,那裡改用一些奇特的字體,就連翻頁效果等細節也馬虎不得。那麼這些舉措的淨利呢?○!因為突然間,每個人都在用 PowerPoint,新鮮感很快就喪失殆盡。這是種典型的「軍備競賽」效應(參閱第四十六章)。這一切甚至還沒計入反生產力的成本,也就是為了學習使用軟體、不斷更新軟體,還有設計和修改投影片所投入的數百萬小時的時間。PowerPoint 普遍被認為是「生產力軟體」。但正確說來,它其實應該被稱為「反生產力軟體」。

06 美好人生的負面藝術

  美好人生的一大部分在於避開愚行、蠢事及隨俗浮沉,而非追求終極的幸福。使人生豐富的,不是你所添加的,而是你所省卻的。
  職業網球選手幾乎每球都能打到自己想要的落點,與他們相反,業餘選手卻經常犯錯,他們若不是掛網、打得太遠或太高,就是打到錯誤的象限裡。職業網球的比賽截然不同於業餘網球,職業選手「贏」分,業餘選手「輸」分。因此,當你與一位業餘選手比賽時,只要專注於別犯錯;你不妨打得保守一點,刻意地穩扎穩打,在比賽中盡量將來回擊球拖久一點。由於對方並非像你一樣刻意穩扎穩打,他所犯的錯將會比你多。在業餘網球中,比賽不是「贏來的」,而是「輸掉的」。
  什麼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幸福或危害美好的人生?」我們就能準確地找出相關的因素。像是酗酒、藥物濫用、長期處於高度壓力之下、噪音、通勤時間過長、從事某個令人厭煩的工作、失業、破碎的婚姻、愚蠢地對自己抱有過高的期望、貧窮、債務、經濟不獨立、孤獨、常和怨天尤人的人混在一起、過度看重外界的評價、總愛與他人相比、抱持受害者心態、討厭自己、長期失眠、抑鬱、緊張、憤怒和嫉妒等等。無須擁有高深的學問,我們自己就能觀察得出這些因素;無論是從我們自己身上、從朋友身上,還是從鄰居身上。不利面總是比有利面來得明確。不利面就宛如花崗岩,具體、清晰、容易理會。相反地,有利面則猶如空氣一般。
  請嘗試在人生中有系統地關閉不利面。如此一來,你就確實能有機會額外獲得美好的人生。
  華倫.巴菲特與查理.蒙格這類長期成功的投資者總會在心態、心理技巧和心理工具方面下功夫,並且將它們套用到人生當中。他們首重避免不利面。當他們進行投資時,在放眼有利面之前,巴菲特與蒙格總會特別留心,什麼事情應該避免,也就是他們不該做什麼。

07 卵巢樂透

  卵巢樂透並非只停留在出身國度這個層次上。你並不只是出生於某個特定的國家,還出生於某個特定的地區、家庭。這一切都不是你所能夠控制的。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人們賦予你某些價值、態度、原則,如今它們對你有所阻礙或有所幫助,你對此同樣使不上力。你被丟進某個教育體系裡,無法自行挑選老師。你罹患疾病,遭受(或逃過)命運的打擊,你完全無須為此負責。你鑽進一連串的角色裡,並且做了選擇,根據什麼標準呢?也許你讀了某本改變你人生的書,但你究竟是如何翻到那本書的?你遇到某個幫助你打開重重關卡的貴人,沒有他,現在的你或許就不會待在你如今所在之處;這份結識的機緣,你又該歸功於誰呢?
  就算你該埋怨自己的命運,你也必須承認,自己其實幸運無比。所有曾經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人,目前約有百分之六活著。換個方式來說:打從智人居住在這個世界上開始,在過去三十萬年裡出生的所有人當中,約有百分之六的人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們同樣也有可能出生在別的時代,其機率為百分之九十四。你不妨想像一下,自己可能是古羅馬帝國的奴隸、明代的藝妓或古埃及的水夫。在上述幾個環境中,你的種種天賦究竟會有多少價值?華倫.巴菲特這位當今全球最富有的人士之一曾感嘆道:「如果我誕生在數千年前,我或許是某隻動物的午餐,因為我既跑不快,又不會爬樹。」
  你是什麼人,這得感謝你的基因,也得感謝讓你的基因藍圖得以實現的環境。就連你的聰明才智,泰半也取決於遺傳。此外,你是內向或外向、大方或膽小、細心或粗心,同樣大多取決於遺傳。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成功奠基於努力地工作、夙夜匪懈地加班、一往無前地力爭上游,這麼想固然沒錯,只不過是除了你引以為傲的意志力以外,你漏掉了你的基因和你所身處的環境在其中的相互配合。
  且讓我們再次檢視這項事實:你認為成功有多少比例來自你自己的表現?沒錯,合理的答案是:○。基本上,你的成功仍奠基於你根本使不上力的事情。你其實「不配」擁有你的成功!
  兩點結論。第一,請保持謙卑,特別是在你成功時。你越是有成就,就越不該張揚。如今謙卑已然退流行。時至今日,人人都想將自己一點雞毛蒜皮的小成就,在網路或媒體上吹噓成傳奇性的英雄事蹟。請你保持低調。我所指的並非虛假的謙卑,而是真誠的謙卑。自鳴得意的人往往會在幻象中重摔。驕傲不僅不會帶來任何東西,它在本質上也是錯誤的。消除驕傲是美好人生的一個重要基石;更多相關的內容,我將留待第五十一章再做說明。請你每天都提醒自己,你所是、所有、所能的一切,都是盲目的偶然的結果。對於你我這樣的幸運兒來說,「感恩」是唯一合適的人生情感。其中一項美好的副作用就是:事實證明,心懷感恩的人大多都是比較幸福的人。
  第二,請你自願且大方地將自己(不配擁有)的部分成功,讓與帶著錯誤的基因、出生在錯誤的家庭或地區的人。此舉不僅高貴,而且理性。捐款與納稅並非只是財務的相關事項,更與道德相關。

08 內省錯覺

  為何自我探究是如此地不可靠呢?原因有二。第一,如果你越頻繁且越強烈地聽從自己,你就「再也」無法將你的基因拷貝傳給下一代。從演化的角度看來,能夠察知「他人」的感受,遠比能夠察知自己的感受來得重要。你不必感到不安,因為事實證明,我們確實比較能夠察知「他人」的感受。這意味著:你最好問問你的朋友或你的生活伴侶,在你的心裡發生了什麼。她或他會比你自己更能客觀地評斷你。
  為何自我探究是如此不可靠的第二個原因則是:誰不喜歡自己是空間中唯一的權威呢?不管我們認為自己在內心裡感受到了什麼,沒有人會反對我們。這樣的感覺雖然很棒,卻沒什麼好處,因為它缺乏了修正的機制。
  我認為我們應該和自己的內心培養一種新的、保持距離的、質疑的、遊戲的關係。
  以我自己為例,我會以彷彿它們不屬於我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情感。它們不知從何方突然前來拜訪我,接著又拍拍屁股走人。如果你需要一個比較具體的描繪,且容我這麼說:我經常會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開放的、通風的市場大廳,各式各樣的小鳥都會從中穿堂而過。有時牠們只是隨性地飛過大廳,有時牠們則會逗留稍微久一點,有時牠們甚至會「墜落」。無論如何,最終牠們都會離開。有些小鳥深得我心,有些小鳥我就不太喜歡。自從我想出市場大廳這樣的描繪,我就不再「擁有」這些情感,我再也不覺得自己是它們的所有人。它們之中雖然有些會被我看成是不受歡迎的不速之客,但我也不至於過分受到打擾,正如市場大廳裡那些來來去去的鳥,我會忽略牠們,或是從遠處觀賞牠們。
  或許你基於個人的經驗曉得,一個人若想憑藉意志力去壓抑負面情感,只會適得其反。相反地,如果能以比較輕鬆的態度面對,雖然不一定能達到全然的「心靈平靜」(沒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但至少能夠達到某種程度的鎮定。
  總而言之,切勿相信自己的情感!隱藏在一個大麥克裡的東西,要比你在品嚐一個大麥克時所感受到的更多。認真對待他人的情感,至於自己的,則不妨任令它們展翅,隨心所欲地來來去去。
  我們的內心是個不可靠的羅盤,是由各種矛盾的衝動所構成的一團混亂。我們並不了解自己。
  艾森豪將軍便刻意對外形塑某種人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曾表示,艾森豪所補充的是「第二自我」,這有別於今日普遍所認為的,只存在唯一一個「真實的」自我。這個第二人格並非矯揉造作的姿態,它其實是對外的一種專業、一貫、可靠的態度。懷疑、沮喪和失望被略而不提,僅保留給日記、伴侶或枕頭。我建議你,如同艾森豪將軍那樣,為自己補上一個這樣的第二人格。將你的率真降至「信守承諾」、「根據原則行事」就好。至於其他的一切,對任何人都無關緊要。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適合這種「第二人格」的思考模式,不妨試試以下方法:每個國家都有外交政策及外交部長,把自己視為一個國家,明確地為自己的外交政策立下基本原則,至於外交部長的角色,則必須由你自己來扮演,這就像是一人身兼數職或分飾多角。人們不會期待一位外交部長會掏心掏肺、自曝其短、崩潰在自我懷疑中。相反地,人們會期待他能信守承諾、信守約定、展現專業能力、不搬弄是非、不唉聲嘆氣、表現出最低限度的禮儀。
  自從我了解這個自發的「是」是種根深柢固的生物反射,我便借用查理.蒙格的「五秒鐘的不」作為因應之道。蒙格曾表示:「卓越的事物難尋。所以,就算你對百分之九十的狀況都說『不』,你在這世上也不會錯失些什麼。」如果有人請我幫個忙,我會先給這個請求五秒鐘時間,接著做出決定,雖然泰半的結果都是婉拒。我寧可原則性地拒絕過多的請求,冒著不被大家所喜愛的風險,也不願倒過來。你不妨也這麼做。很少會有請求者因此就認為你不通人情,相反地,如果你的態度前後一致,反倒會受人欽敬。

10 五秒鐘的不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就曾寫道:「所有那些把你呼來喚去的人,都硬是把你從你的自我拖走。」是以,他比華倫.巴菲特更早指出:「成功的人與非常成功的人差別在於,非常成功的人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說不。」
  便是「聚焦錯覺」(focusing Illusion)。關於這種效應,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納曼曾指出:「人生中沒有什麼事情是如你正在想著它們很重要時所以為的那麼重要。」越是強烈地聚焦在人生中某個特定的面向,就越會高估這個面向影響人生的重要性。
  如果你把事物(例如汽車、事業、旅遊目的地)拿來相互比較,你會傾向於特別集中在某個面向的比較,從而忽略其他成千上百個面向。在聚焦錯覺下,你會賦予那個面向過高的重要性,誤以為那個面向比它實際上更為關鍵。
  要是你有別的事業、住在別的地方、擁有別的房屋、頂著別種髮型,你的人生或許會好上許多,或肯定有所不同?如今你知道改變的效應明顯比你所想的要小得多。請從盡可能遙遠的距離來觀察自己的人生。你會發現,那些你當下覺得很重要的事物會萎縮成一些小小的點,對全局幾乎毫無影響。唯有三不五時就以廣角鏡頭來觀看自己的人生,才有可能通向美好。

11 聚焦錯覺

  聚焦在無足輕重的小事上,只會糟蹋了美好人生!
  聚焦錯覺會在所有你購置的東西上影響你的快樂。當你想著 X 時,你就會傾向過分高估 X 對你人生的影響。無論事關一棟度假別墅、一部超大型電漿電視,還是一雙魯布托鞋(Louboutin),聚焦在上頭的心思雖然帶給你快樂,可是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這些事物卻會沉沒在你的思想汪洋裡,快樂的效應也就隨之降低。

12 種種的購置是如何消失在空氣中

  我們往往高估物質、低估體驗的快樂效應。如果你有一間房子,即便你住在裡面,你想著這間房子的念頭也會消失在日常生活其他念頭的雜音中。體驗則截然不同。
  我有個朋友有艘遊艇,或準確點來說,「曾」有艘遊艇,因為他後來把它賣掉了。無論如何,那艘遊艇顯然讓他變得更聰明。他曾言簡意賅地對我說:一位遊艇主人感到最幸福的兩個日子就是,買下遊艇的那一天,以及把它賣掉的那一天。
  想要追求美好人生的人,都會做好「節制購買」。不可諱言,確實有某種「財富」能帶給人們不被聚焦錯覺所減損的快樂,那就是:體驗。當你在體驗什麼美好的事物時,你所有心思都浸淫其中。請試著少投資在物質事物上,多投資在體驗上。絕大多數的體驗,例如閱讀一本好書、與全家人一同郊遊、和三五好友一起打牌,都不需太多花費,幾乎不會招致什麼反生產力效應,是件好事。

13 去你的錢

  別對自己的收入或財產的些微波動大驚小怪。你的股票投資組合今天是漲一%或跌一%,你都該心如止水。重點在於,別把太多心思放在金錢上。就算你更常想著金錢,它增加的速度也不會變得更快。

14 能力圈

  你在多少領域裡達到平均水準或在平均水準以下,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至少在某件事情上的表現遠遠高於平均水準,甚至還可能是全球頂尖。若是如此,你就具備了打造美好人生的有利條件。一項卓越可以抵過千百項不足。你在能力圈「裡」所投資的每個小時,將比在能力圈「外」所投資的每個小時具有高出「千倍」的價值。

17 美名監獄

  他人對你的看法遠比你所認為的更不重要。你對自己的名譽、聲望或威信的改變「設定了」過於強烈的情緒反應;
  人們是把你捧上天,抑或把你嫌到豬狗不如,對你人生的實際影響遠遠小於你的驕傲或羞恥讓你相信的。因此,請從中釋放自己!
  畢竟你無法長期管理自己的名聲。飛雅特(Fiat)的前老闆吉亞尼.阿涅利(Gianni Agnelli)曾表示:「上了年紀之後,你就會有你應得的名聲。」講白了就是: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第二,專注於名聲與威望,會扭曲了我們對能夠真正帶來幸福的事物的感受。第三,專注於名聲與威望會讓我們深感壓力,這十分不利於建構美好的人生。
  我們從未像今日這樣迫切需要專注於「自我計分牌」。知名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曾說:「社群媒體創造了一種把個人變成小型品牌管理者的文化,人們透過臉書、推特、簡訊和 Instagram,打造出一個假裝快樂、外表活力十足的我。」布魯克斯用一個絕妙的詞彙來形容這種情況,「討讚機」(approval-seeking machine)。一不注意,我們就會變成這樣的機器。臉書的按讚人數、追蹤人數、各種評價等等,交織成一張個人狀態的量化即時回報網;但所呈現出的狀態從來就不真實。
  華倫.巴菲特曾說:「如果我做了什麼別人不滿意的事情,但我卻樂在其中,那麼我就是幸福的。如果別人對我大肆褒獎,但我卻不滿意自己的成績,那麼我就是不幸的。」這是完美的「自我計分牌」。務必以友好且從容的淡定,婉拒來自外界的讚譽及批評。你對自己的看法才是重要的!

18 歷史終結錯覺

  你可以對自己的個性改變發揮一點影響。雖然不是很多(因為你的個性發展大多取決於基因),但總有部分影響,因此你應當把握這些機會。借助偶像來調整自己的個性發展最有效率。華倫.巴菲特曾表示:「如果你告訴我,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麼人,我就能告訴你,你會變成怎麼樣的人。」基於此,在選擇仰慕的對象時,請特別小心。
  壞消息則是:你無法改變他人;即使對方是你的人生伴侶或子女也不能。改變個性的動機必須發自內心。外界的壓力或理性勸說都沒能發揮作用。
  避免那些你必須改變他人的情況。」這項簡單的策略為我省卻了許多成本、失望和災難。舉例來說,我不會雇用我必須改變其個性的人,因為我根本做不到。我也不會和性情不合的人做生意,不論可能的獲利有多高。此外,如果我至少得要改變某個組織裡的幾名成員,我就不會接掌那個組織。
  聰明的企業一貫如此。十分成功的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自創辦之初便標榜「聘用態度,訓練技能」(hire for attitude, train for skill)。一個人的性情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改變,至少在自己不理性的時候很難,更不用說外人根本無法迫使其改變。相反地,能力卻可以。
  只與你喜歡和信任的人共事。」查理.蒙格曾說:「如果我們只跟值得信賴的人往來,把其他人全都打發走,那該有多好。這點應當像教義那樣被傳授……明智的人會遠離宛如老鼠藥一般的人,這種人其實所在多有。」

19 人生的小意義

  有別於這些神話故事,科學未能對「生命的大意義」提出任何解答。關於生命,我們只知道:只要存在足夠的物質與能量,生命就會漫無目的地持續發展。而我們無法看出這樣的發展中存有任何更重要的目標。這個世界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前述道理同樣適用於此:請停止追尋「生命的大意義」,因為這麼做只會浪費時間!
  年輕時在財富方面企圖心越強的人,中年時期所得的收入越高。這表示目標是會起作用的!
  為什麼目標會起作用呢?因為有目標的人會投注更多努力,因為目標能讓我們更容易做出決斷。人生是由無數個岔路所組成。在每個岔路口,我們可以隨興所至,也可以以自己的目標為依歸。無怪乎在研究中選擇「絕對必要」這個選項的學生們,日後會選擇從事薪水較為豐厚的工作(例如醫師、律師、顧問等等)。
  不切實際的目標是幸福殺手!建議你,不妨把目標訂得稍微模糊一些些,例如以「有錢人」取代「億萬富翁」。若你能達成目標是再好不過;如果你未能達成,總還能把自己的狀況解釋成彷彿(至少部分地)達成目標;不必刻意而為,大腦會自動自發地辦好這件事!

20 你的兩個我

  時間的長短並未扮演任何角色。無論進行實驗的時間是六十秒還是九十秒,完全不影響受試學生的評價。這點普遍來說是正確的。無論度假旅遊為期一週或三週,對旅程的回憶都是一樣的。無論你是坐一個月還是三個月的牢,對記憶都無關緊要,你對自己的牢獄生活會有同樣強烈的回憶。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忽視持續期間」(duration neglect),除了「峰終定律」以外,這是記憶力的第二項嚴重錯誤。
  有別於「經歷中的我」善於揮霍,幾乎丟失一切,「記憶中的我」則格外容易犯錯,從而輕易便誤導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由於「記憶中的我」經常誤判,因此我們會傾向高估強烈的快樂,低估寧靜的、持久的、不會令人激動的快樂。我們會以高空彈跳取代長時間的徒步旅行,以一夜情取代有固定伴侶的常態性生活,以嘩眾取寵的 YouTube 影片取代一本好書。
  「峰終定律」:我們主要會記住的是一起事件的「高峰」(也就是亮點、進行得最激烈的時刻)與「終結」。其他部分則幾乎不會匯入記憶。在前述的冷水實驗中,兩個實驗的「峰」體驗是一樣的,也就是十四度的冷水,但「終」則有所不同。第一個實驗的「終」(十四度的冷水)比第二個實驗的「終」(十五度的冷水)更難以忍受。因此,受試者的大腦便誤判第二個實驗比較宜人,將之儲存,儘管對「經歷中的我」(或就客觀的角度)來說,第二個實驗更讓人不舒服。

21 記憶帳戶

  研究顯示,記得美好體驗的人比較幸福;特別是當他們戴著「粉紅色的懷舊眼鏡」觀看那些體驗時。許多心理學家因而認為,人們應當多花點時間,針對性地去回想過往的美好片刻。這個建議大有問題。為何我們不把時間拿來創造美好的當下、美好的瞬間呢?在我看來,有意識地體驗當下,所需耗費的精力並不會大於重溫陳舊的回憶;情況還正好相反。此外,當下的體驗遠比朦朧的回憶來得更為強烈、濃郁、多采多姿。不是非得體驗跳傘或完美的日落才能享受當下。即便你只是像現在這樣,坐在一張椅子上,讀著這個篇章,你也能經驗到一連串小小的幸福時光(這也是我所盼望)。請你有意識地、切實地感受這些小小的時間片段,不要試著翻找某些回憶。畢竟你也挖掘不出多少東西。以度假為例,我們所能記得的就只有旅程中的高潮(或低潮)和旅程的結尾。這就是丹尼爾.卡納曼所提出的「峰終定律」,前一章已做過說明。也許我們還能想起旅程中其他兩、三個畫面或場景,但也就只是這樣而已。人們總認為,回憶就宛如再看一次同一部電影。不,回憶其實是單向度的、空洞的、抽象的、經常錯誤百出的、部分是虛構的、無益的。簡言之,我們過於高估回憶的價值、低估當下體驗的價值。
  請你最大化當下的體驗,而不是未來的回憶。請你欣賞眼前的日落,不要一味地忙著照相。一個雖然沒有半點回憶,卻是由大量多采多姿的瞬間所組成的人生,依然是個多采多姿的人生。別再把體驗視為記憶帳戶的存款。畢竟,或早或晚,最遲到你死的那一天,這個帳戶就會被註銷!

22 人生故事是鬼話連篇

  相較於我們相信的「史實」,引發戰爭的原因更為錯綜複雜、更容易受偶發事件所影響。我們至今仍不了解,為何這場大戰偏偏始於塞爾維亞。當時的暗殺事件層出不窮,遠勝今日。德國也很有可能對法國宣戰,反之亦然。至今我們也不曉得,為何這場陣地戰會持續如此之久。回頭來看,大戰爆發前,已有許多創新的武器技術,像是機槍、坦克、毒氣、潛艇和空中武力的一些雛形等等,理應能使戰線更為流暢。
  電腦會以位元的方式,也就是最小的資訊單位儲存原始的數據資料;然而大腦所儲存的卻不是原始資料,而是被加工過的。它喜歡的格式不是位元,而是故事。為何?因為大腦的儲存空間有限。八百億個腦細胞聽起來十分驚人,但若要將我們見到、讀到、聽到、聞到、嚐到、想到和感覺到的一切儲存下來,這樣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也就是說,大腦發明了一種壓縮資料的技巧,那就是編故事。
  我們比自以為的還要快速變化(參閱第十八章)。我們的偏好會快速轉換,性格與價值觀等看似不變的事情亦然。我們在二十或四十年後將會成為的人(為了他們日後的幸福,今日的我們必須用功讀書、每週辛苦工作七十小時、養兒育女、購置房產等等),肯定是個有別於今日所想像的人。也許將來的那個人一點也不想買房子,回顧自己的前半生時,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為何要為了某個不知名的雇主做牛做馬,搞得現在隨時可能心臟病發作。
  人生顯然無法計畫。「偶然」所扮演的角色,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重要許多。命運、幸運、機會女神等概念(它們是歷經千百年考驗的思想工具)在過去一百多年裡,已逐漸被抹去。也因此,每當我們無端遭遇某些橫禍,像是意外事故、罹癌、戰爭、死亡等等,我們會如此震撼。直到上個世紀之前,人們都還能坦然接受這些災難。過去,人們會為命運的降臨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反觀今日,命運則代表著某種「系統失靈」。然而,再次為命運這種思想工具騰出一些必要的存放位置,卻是美好人生所必須。
  我們所見的自己,要比真實的我們更好、更美、更成功、更聰明。這種「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會誤導我們,相較於得以確實地審時度勢,自利偏誤會讓我們冒更多風險。它導致我們將自己看得太重。
  從與你相識多年、對你十分熟悉且不羞於直言相告的人,例如你的人生伴侶或多年好友身上,你才能獲知關於你自己最真實的寫照。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寫日記,日後偶爾拿出來讀一讀,為自己在多年前寫下的東西訝異不已。盡可能切合實際地觀察自我,包括審視自己的各種矛盾、錯誤與陰暗面向等等,是美好人生所不可或缺的。一個人如果曉得自己是什麼人,就更有機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23 寧可有個美好的人生,也不要有個美好的死亡

  一個人在「最後一小時」時還有閒暇回顧自己這一生,那些被召喚出的記憶,誠如前面幾章所提,也幾乎都與事實不符。「記憶中的我」會系統性地製造錯誤。他可說是一個鬼話連篇的傢伙!
  丹尼爾.卡納曼指出多種記憶的系統性錯誤。「忽視持續期間」是其中之一。事件持續多久並不會反映在記憶裡。對大腦而言,三週的假期和一週的假期是一樣的,好壞的評斷依據只著重在假期的亮點與結尾(所謂的「峰終定律」,參閱第二十章)。一部過程扣人心弦的電影,如果結局差強人意,我們就會把它記成是部爛電影。諸如派對、音樂會、書籍、演講、住處、關係等等皆然。
  多年下來,身體與精神日益衰竭,最終歸於死亡。你此生每分每秒的平均快樂比無病無痛時期的快樂要低多少,取決於你的健康缺陷有多大。你從中得出什麼結論?請不要放任這樣的缺陷模糊了你對人生的評斷。寧可有個美好的人生,然後在臨終的臥榻上辛苦幾天,也不要有糟糕的人生和美好的死亡。老和死是我們需為美好人生付出的代價,猶如晚餐過後的昂貴帳單。我不想為一條咖哩香腸付太多錢,但如果能在一家三星級餐廳享用六道菜的套餐,並和知心好友共同品嚐一流的紅酒,這筆帳我倒是付得心甘情願。
  結論:「比比看誰活得久」是庸俗的。寧可有個美好的人生,也不要有個美好的死亡。你應該在前者上頭多花心思,別浪費在後者。

24 自憐漩渦

  研究顯示,即使曾在童年時期遭逢嚴峻的命運打擊(例如父母死亡、父母離異、遭到忽視、被性侵等等),也與長大成人後的成功或滿意度幾乎無關。前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曾分析過上百篇相關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即便是兒童時期的事件對成年後的人格造成輕微影響的跡證都難以發現,更不用說是重大、特定影響的跡象了。」比起我們的遭遇,基因更具決定性,而它們的分配純屬偶然。是的,你可以把自己的處境歸咎於基因,可以去控訴「卵巢樂透」(參閱第七章),然而,這麼做對你有何益處呢?
  結論:別在自憐的泥淖裡打滾,這是心理衛生的原則之一。請你接受人生並不完美的事實,你的人生和他人的人生一樣,都是有缺憾的。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曾說:「命運會往你的頭上砸下種種事情。人生完全不是弱者所玩得起。」一時遭逢不幸,就要一直不幸下去,其中的意義何在?如果你能設法對抗目前的人生逆境,就這麼做吧;如果你無法採取任何對抗的措施,那就請你忍受。悲嘆是在浪費時間,自憐則會加倍地適得其反;首先,自艾自憐無助於克服自己的不幸,再者,你還會為原本的不幸添加自我毀滅的不幸,反而雪上加霜。

27 尊嚴圈—Part 2

  最惡毒的攻擊(從己身經驗必不難得知)往往不是身體方面的,而是言語攻擊。且讓我提供你一個防禦技巧。假設你在會議裡被人以惡毒的言語攻擊,你不妨請攻擊者一字一字地重複他的陳述。你會發現,攻擊者大多都會退縮。有位記者曾在自己的網頁上,以不雅字眼侮辱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在一場訪問中,武契奇要求對方當場唸出那段不雅文字,結果該記者在羞愧中終止了訪問。
  「尊嚴圈」所關乎的多半不是生死,而是奮戰,而是掌握主控權。盡可能不要讓攻擊者如願。涉及對你而言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時,盡力嘗試將控制權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終究得棄械投降,也要讓對手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

29 憂慮之書

  假設你是上帝,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動物物種,硬體部分你已經做好決定,這種新動物的外型應該會類似黑猩猩。現在你得要考慮軟體部分:對於危險,特別是針對那些不明的、單純只是臆測的危險,牠的反應得要多強、多快、多敏感?
  如果你把這種新動物的「危險感應器」設得過低,牠很快就會從懸崖墜落,或被天敵吞噬,就此滅絕。但若你把「危險感應器」設得過高,牠們則可能因過於膽怯而不敢四處活動,甚至在有機會繁衍後代前就餓死了。這同樣有可能迅速導致相同的結果:滅絕。
  因此,你需要賦予牠們適量的擔憂,必須正確地調校「憂心偵測器」。何謂「正確」呢?正確的數值是否就落在兩種致死極端情況的正中央?不。為新物種設定軟體時,你最好還是讓牠們多點小心謹慎。寧可多,也不要讓牠們在見到移動的黑影時少逃跑一次。換言之,你應該賦予新物種相當可觀的害怕、擔憂和焦慮,卻也不要多到讓牠們怯於覓食。
  這正是演化在所有動物物種,包括人類身上所做的事。這也是為何我們會一天到晚被擔憂的感覺所糾纏。內心的不安是大腦裡的一套尋常軟體組件,它可謂是「生物天性」(biologically hard-wired),所以幾乎無法關閉。沒有這層憂慮的負擔,或許就不會有你、有我,也不會有其他任何人。在過去的數百萬年裡,持續性擔憂被證明是完美的生存策略。
  時至今日,你的擔憂與實際的生活危險已不成比例。你不再居住於每個水坑附近都埋伏著一頭劍齒虎的熱帶莽原。簡言之,你百分之九十的擔憂都是多餘的;在你腦子裡盤旋的問題要不根本就不危險,要不就是你什麼也無法改變。三更半夜在那裡擔心地球暖化、股市崩盤或天國近了,除了讓你失眠之外,並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持續性擔憂會導致慢性壓力,損耗我們的壽命。動物界中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麻雀有大量天敵,像是浣熊、貓頭鷹、老鷹等等。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將一整片森林套上網子,把麻雀的天敵隔絕在外。這是麻雀從不曾有過的安全環境。接著,研究人員在森林裡安裝了隱藏式的喇叭。森林某處可以聽到麻雀的天敵所發出的聲響,森林的另一處所聽到的則是毫無威脅性的自然聲響。老是受「險惡的」聲響所驚嚇的麻雀,平均下蛋量減少了百分之四十、蛋比較小、從中孵出的小鳥也比較少,而且幼鳥大量夭折,也因為這些麻雀父母不敢外出覓食,致使倖存的幼鳥奄奄一息。這項實驗明白顯示:不需要實際的威脅,光是恐懼就足以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人類的狀況也是這樣。更糟的是,我們不僅害怕敵人,還會反覆思索一切可能。思索是種受歡迎的轉移策略。人們會致力於某些抽象的問題,藉以逃避現實。這是一種出於安逸的思索。由此所造成的慢性焦慮,不僅會導致錯誤的決定,也會使人罹患疾病;即使在客觀上並不存在任何危險。
  請找出什麼是你能夠影響的、什麼是你無法影響的。你應當好好處理你能夠影響的事情;對於你無法影響的事,則別花費任何心思。
  近來,冥想被吹捧成療癒一切的妙方,尤其能抒解內心的不安與鬱積的焦慮。事實是:冥想確實有效,卻只在冥想時有效。一旦你從沉潛中浮出,感覺和思慮會再度出現,而且強度一如既往。
  根據我個人經驗,提出以下三個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一,準備一本筆記本,在封面題上「我的憂慮之書」。請設定一段固定的時間,在那段時間裡全心專注於自己的憂慮。例如每天保留十分鐘,在這十分鐘裡,你可以寫下所有自己正在忙的事情,無論那些事有多合理、多愚蠢或多浮誇。當你完成這項工作,一天中的其他時間就會在某種程度上變得無憂無慮。這時你的大腦曉得:憂慮已被記下,不會被隨意忽略。每天都這麼做,每天都翻開嶄新的一頁。你會發現:困擾你的,總是同樣的憂慮。到了週末,你不妨瀏覽一週來的所有紀錄,並遵照數學家伯特蘭.羅素的指示:「一旦你察覺到自己想要苦思些什麼,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投注比本能所要求的更多的思考,直到那病態的吸引力自己消磨殆盡。」具體的作法像是:設想最壞的結果,你甚至可以強迫自己思考除此以外的可能性。你會發現,大部分的憂慮都會就此煙消雲散。那些留下來的,則是你必須處理的真實危險。
  第二,投保。保險是種很棒的發明,可謂是最優雅的憂慮殺手之一。它真正的助益並不是事故發生時的金錢補償,而是在保險有效期間降低你的憂慮。
  第三,專心工作是對抗煩惱的最佳療法。專注且充實的工作比冥想來得好。幾乎沒有其他事情能像它一樣有效地讓人轉移注意力。
  如果你把這三種方法應用在生活裡,就很有機會擁有一個無憂無慮、美好的人生。如此一來,也許早在你年輕時,或至少在中年時,就能對馬克.吐溫(Mark Twain)步入晚年後的體悟發出會心一笑:「如今我已是個老人,也歷經了許許多多的煩憂,事實上,這些煩憂泰半從未真的發生過。」

30 意見火山

  我們的大腦是座意見火山,會不停噴發意見和看法。至於問題重要與否、能否回答、複雜或簡單,全都無關緊要。大腦會像拋出七彩紙屑那樣丟出答案。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會犯下三種錯誤。第一,對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前不久,在一場與朋友們的討論中,我赫然發現,自己是如何義憤填膺地站在某種立場去批評禁藥醜聞,即便我對職業運動毫無興趣。隨便打開一份報紙,你的意見火山很快就會蠢蠢欲動。請你把蓋子蓋好,正如我前不久也應該這麼做。
  第二個錯誤是,對無法回答的問題高談闊論。下回的股市崩盤會在何時發生?是否存在一個以上的宇宙?明年夏天的天氣如何?沒有人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連專家也一樣。在這類情況裡,你可千萬別意見大爆發。
  第三個錯誤是輕率、魯莽地就複雜的問題提出答案,正如本章開頭所看到的。這是三種錯誤中最嚴重的一個。美國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曾對此做過深入的研究,試圖找出,在此一過程中,我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會傾向立刻選邊站,特別是在碰到困難的問題時。之後才會運用理智找出理由來鞏固立場。這與「情意的捷徑」(affect heuristic)有關。情感是即時、單向度的感覺。這種感覺是膚淺的,只有兩種形式,正面或負面,「我喜歡」或「我不喜歡」。看到一張美麗的臉孔—我喜歡。聽聞一樁殺人案—我不喜歡。週末出太陽—我喜歡。這樣的情感確實有其合理性,但在困難的問題方面則否,因為我們經常會把它和正確答案混淆。這樣的情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閃現,為了表明其正確性,我們會在大腦裡倉促地搜尋現成的理由、例證和軼事;所製造出的,就是我們的意見。當事涉複雜的議題時,這著實是種蹩腳的處理程序。
  迅速形成意見所造成的錯誤決定雖然可能是災難性的,但我們之所以應當避免意見失禁,其實有個更好的理由。「沒必要總得有個意見」的觀念能安撫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較為平靜;這可謂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前不久,有位記者問到我的政治傾向。身為作家,似乎都有資格談論全球性的話題。我支持該有更多還是更少國家?我覺得消費稅比所得稅更公平?我看著對方的雙眼,告訴他:「我不知道。」他聽見後放下手中的原子筆,露出苦笑,彷彿不理解這句簡單的回答有什麼含意。「你說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我沒有好好地想過這些問題,」我說。「但你必然有個意見吧!」「不,沒這個必要。這些議題都在我的『太複雜桶』裡。」
  不必凡事都非得有個意見,這其實是很輕鬆自在的。沒有意見不代表你有精神障礙,你根本無須介懷。相反地,這其實是種理智的象徵。沒有意見是種資產。今日的問題並非資訊超載,而是意見超載。
  如果有人要求你對這個或那個做出評斷,你可要懂得拒絕,不要來者不拒。你會發現:就算沒有你的評論,這個世界還是會繼續運轉。
  如果你真的想要形成一個意見,該怎麼做呢?不妨騰出一點時間,靜心好好地寫下你對某個問題的思緒。書寫可謂是整理思緒的王道。若以文句的形式品味某個混亂的思緒,它就會自動變得清晰。長此以往,你將獲得外界的尊敬,特別是那些想得和你不一樣的人。如果你肯定自己的意見是對的,請再次質疑它,試著刺穿自己的論據。唯有如此,你才能知道它們是否經得起考驗。
  結論:輕率、魯莽的意見越少,人生就越美好。我敢大膽地說一句:你百分之九十九的意見都是多餘的!對你、你的私生活、職場生活,真正重要的就只有那百分之一。即使是與這百分之一的小圈子有關的問題,也請不要緊抓住意見火山所噴發出的第一個意見。想像自己受邀參加某個脫口秀節目,除了你以外,現場還有其他五位來賓,他們全都和你意見相左。當你可以流利地闡述與你相反的立場,你才算真正擁有自己的意見!

31 精神堡壘

  健康、伴侶、子女、朋友、房子、財產、家鄉、名聲、地位等等,你所擁有、珍藏和喜愛的一切都只是一時的,不要過於執著地追求。請你輕鬆以對,如果命運將它們給了你,便欣然接受。但請時刻謹記,這些事物都是短暫的、脆弱的、易逝的。你最好將之視為暫時借給你的,隨時都有可能再次被收回;最晚在你死去的時候。
  大屠殺的倖存者維克多.弗蘭克寫道:「人類最後的自由在於選擇看待事物的態度。」這正是前述「精神堡壘」所指。
  將心力投資在思想武裝上,為損失預作情緒方面的準備,比以往更值得你這麼做。
  全球性金融危機可能讓你畢生積蓄一夕歸零;伴侶可能會愛上某個在臉書結識的朋友,將你掃地出門。這一切都糟到不行,卻不至於致命。無論如何,你早已挺過最嚴峻的命運打擊。想想你那微乎其微的誕生機會;想想為了將你帶到這個世界,你的母親、兩位祖母、祖母的祖母等數以千計的人所必須承受的痛苦分娩。你竟然只因股票投資組合市值腰斬就在那裡抱怨連連?
  結論:這個世界是由偶然與動盪所構成,它們三不五時就會來搞亂你的人生。你在地位、豪華汽車、銀行帳戶或社會成就中找不到幸福。這一切可能在下一瞬間就全被拿走,如同波愛修斯的經歷。你只能在你的精神堡壘裡找到幸福。請你著眼於此,而不是將心力投資在收集保時捷上頭。

32 嫉妒

  社群媒體則是個規模更大,或可說是巨型的比較實驗。眾所周知,臉書搞得大量用戶極度沮喪與挫折。洪堡德大學的學者試圖透過研究找出其中原因。頭號原因是什麼呢?你猜對了,就是嫉妒。這點不難理解,因為臉書本就是用來讓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相互比較,是完美的嫉妒溫床。對社群媒體敬而遠之吧。那一大堆愚蠢的統計數字(像是按讚人數、追蹤人數、朋友人數等等)成了一種會讓我們陷於不幸的超可比性。不僅如此,朋友上傳的照片和他的日常生活完全不符,那是經過精心策畫的。這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誤的)印象,讓你誤以為朋友過得比你好。
  如果你是個十分低調的人,請繼續保持低調。藉由別讓他人對你產生些許嫉妒心,你可以減少人世間的苦難。低調是你為公益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俗話說得好:成功的最大挑戰就是對成功隻字不提。如果你已在奉行這樣的原則,請你為此感到自豪。

33 預防

  什麼是智慧?在益智節目裡,如果有人能答出「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 Song Contest)歷屆優勝者的名字和星座,他可能是位智者,但或許不是,否則他就不會用這種沒營養的資訊餵養大腦。
  愛因斯坦曾說:「聰明人解決問題,智者則避免它。」
  難就難在「避免」並不誘人。設想有 A、B 兩種電影情節。在電影 A 中,一艘船撞上冰山,就要沉入海底。船長以堪為表率、無私、驚心動魄的方式拯救了所有乘客。在整條船沉沒於浪花噴泉的前一刻,船長殿後,爬上救生艇。在電影 B 中,船長則遠遠地就避開了冰山。你會為哪部電影進戲院呢?肯定是 A。但在現實生活中,你會寧可自己遇上哪種情況?毫無疑問,絕對是 B。
  如果以上狀況屬實,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船長 A 會被請去上脫口秀,得到高價的出書合約,他甚至可能改行,應邀出席大型企業的幹部職訓或各式各樣的活動,成為人人重金禮聘的「勵志演說家」。故鄉會有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子女有生以來首次為父親感到驕傲。船長 B 呢?直到他退休,都還在忠實地遵循查理.蒙格的箴言,遠遠地繞過各種險阻:「萬一我前方有個漩渦出現,我不會到了六公尺遠的地方才準備轉彎,而會在兩百公尺遠的地方就開始轉彎。」雖然 B 被證明是比較好的船長,但受人喝采的卻是 A。原因在於:因預防所獲致的成功(亦即避免失敗)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財經媒體最愛歌頌的莫過於力挽狂瀾的管理者。這很好,也很棒。但在根本上防止企業發生任何必須力挽狂瀾的情況的管理者更值得大力歌頌。只是預防的成功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因此這些成就便消失在媒體的雷達上。基本上,知曉內情的就只有個別的管理者與其管理團隊,只有他們才曉得自己的處置有多明智。
  由此可知,我們總是系統性地高估成功的將軍、政治人物、急救外科醫師或治療師的角色,卻低估了幫助社會或個人免於面臨種種災難的人物,像是有能力的家庭醫師、優良的老師、理性的立法者、精明的外交官等,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智者。
  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呢?就算你不信,但在你的一生中,至少有半數的成功屬於預防的成功。你當然也會偶爾把事情搞砸,就跟其他人一樣。但你幹蠢事的次數其實更低。不妨想想曾因你明智預料所避過的危險,無論是在健康、事業、金錢或伴侶方面。
  避免難題比解決難題來得容易。智慧就是預防。可惜的是,由於它是不可見的,你沒辦法拿來說嘴,但反正你也曉得吹噓不利於美好人生。

34 心理災難工作

  許多人都會落入「志工的謬誤」(volunteer’s fallacy),深信從事志工工作極具意義。然而志工摧毀了價值!把時間投資在自己的「能力圈」(參閱第十四章),因為在那裡才能創造出最大價值。如果你跑去撒哈拉裝設水泵,你做的其實是當地掘井工人花很少成本就能完成的工作。此外,你還搶走了他們的工作。假設你擔任志工每天可以造好一口井,可若你把時間花在自己的工作上,把賺來的錢當作雇用當地掘井工人的酬勞,一天下來,也許當地就會多出一百口新的井。
  深入第一線的專家們(像是無國界醫生組織、紅十字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等)肯定比你善於有效運用你的捐款。因此,請你努力工作,捐款交由專業人士處理。

35 關注陷阱

  演化致使大腦會立刻對各種最小程度的改變有所反應。這裡出現一隻蜘蛛,那裡出現一條蛇。這種易受刺激的特質在遠古時期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性。然而,時至今日,它卻讓我們難以抵擋現代刺激的交叉火網。我們並非生來就具有如何正確面對現今媒體的天賦。
  專注與幸福則是另一個面向。專注與幸福有什麼關係呢?完全相關。心理學家保羅.多蘭指出:「幸福取決於你如何投入自己的注意力。」同一件事(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會對你的幸福造成強烈影響、微弱影響,或者毫無影響,取決於你擺了多少注意力在那上頭。
  結論:你總是活在你的注意力所在之處,無論你身體的原子正在何方。每個時刻都只有一次。若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注意力該擺在哪裡,他就會有更充實的人生。接收資訊時,請你務必嚴格、謹慎、細心,程度絕對不能亞於你飲食、服藥時那般。

36 減量閱讀,但要加倍精細

  如今我的閱讀方式已和幾年前截然不同。雖然閱讀總量不變,但閱讀的書籍數量卻變少了,如此一來,我可以一再反覆、更加仔細地閱讀這些書。我漸漸懂得小心選擇。我會先給一本書最多十分鐘的時間,簡單瀏覽過後,再做出「判決」,讀還是不讀。多次券的比喻支持著我的極端行為。我手上這本書真是我願意用一格票券換取的嗎?這類書籍非常稀少。但如果是這樣的書籍,我就會反覆閱讀,原則上讀完一遍就接著再讀一遍。
  閱讀兩次的效率不僅是讀一次的雙倍,結果更高;根據我個人經驗,甚至會達十倍。閱讀一次,僅能讓我記住百分之三的內容,再次閱讀,我記住的比例約達百分之三十。
  人們在緩慢、專注的閱讀下能夠吸收多少內容,在二次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多少新東西,藉由這種細緻的閱讀方式能夠如何強化理解力,這一切總是一再讓我感到訝異。
  第一,「效率」一詞聽來頗有科技風味,我們真能如此品評書籍嗎?是的,這種閱讀方式的確是實益取向,也完全不浪漫。把浪漫用在其他事物上吧。一本書如果不能在讀者的腦海裡留下任何痕跡(可能是因為那是本爛書,也可能是因為讀者沒讀好),我覺得那就是在浪費時間。
  偵探小說和恐怖小說該被讀書券排除在外,我們可以破例不讀兩遍。誰想要遇見一位已知的凶手呢?
  如果你還年輕,例如仍處在閱讀生涯的前三分之一階段裡,便該盡可能地「吞噬」大量書籍;小說、短篇故事、詩詞、專業知識的普及讀物都好。瘋狂地囫圇吞棗,不必顧及品質,隨心所欲地讀好讀滿。為何?這涉及數學上的最佳化,人們將其稱為「祕書問題」(secretary problem)(參閱第四十八章)。典型的表述就是:從一大堆應徵者中找出最好的祕書。藉由面試並拒絕前百分之三十七的應徵者,做成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分布圖。藉由瘋狂地閱讀,或用統計的說法,藉由在人生最初三分之一的階段裡大量採樣,你就可以得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閱讀基本分布圖。你會讓自己的判斷力變得敏銳,日後有能力做出明確的選擇。因此,請等到大約三十歲左右再啟用這套讀書券,屆時請務必嚴格遵守選書規則。畢竟年過三十,便不該再將苦短的人生浪費在爛書上頭!

37 教條陷阱

  在被迫解釋某些事物之前,我們總以為自己對該事物知之甚詳。直到這種狀況發生,才赫然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百出。想必你也不例外吧!你先前應該也誤以為自己比實際上懂得更多。這是種「知識錯覺」(knowledge illusion)。
  如果像拉鍊或廁所這類簡單的東西我們都說不清道不明,在真正的大問題上,我們又該有多麼無知!例如,長期來說,多少數量的移民對社會有利?應該准許基因治療嗎?允許私人擁有槍枝真能讓社會更加安全?
  是的,在這類大問題上(耐人尋味的是,「偏偏」就是在這類大問題上),我們噴出回答的速度就跟射擊一樣快速。說實在的,我們並沒有好好地、徹底地思考這些問題。從未真正地追根究柢。
  我們選擇舒適的捷徑,致使怪事發生:不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不就教相關專家,卻接受「參照群體」(reference group)的意見!它可能是個政黨、職業團體、社會階層、運動社團或是街頭幫派。長此以往,知識就不如我們所希望的那麼客觀,主要是種「社群知識」,
  如果這樣的「黨派意見」不再侷限於個別的主題,而是用在建構整套世界觀,那麻煩就大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所談的就是「意識形態」(ideology),其威力高過黨派意見十倍,它們提供了「成捆」的觀點。
  意識形態極其危險。它會像強電流那樣影響大腦,造成大量的(思考與行為)短路,把所有的保險絲通通燒毀。
  請不惜一切代價逃離意識形態與教條,特別是你覺得這些觀點還不錯時更該如此。意識形態肯定是錯的,只會讓你窄化自己的世界觀,誤導自己做出悲慘的決定。
  問題在於許多人都渾然不覺自己陷入了某種意識形態裡。該如何認出意識形態呢?不妨參考三項準則:意識形態是「解釋一切」的、「無可反駁」的、「模糊不清」的。
  馬克斯主義就是解釋一切、無可反駁的意識形態的最佳範例之一。當一個社會的財富集中度升高,信徒就會立刻從中證實資本主義的基本弊端;誠如馬克斯所述。而當不平等的程度下降,信徒就會立刻用歷史發展走向沒有階級的社會來解釋這種情況;誠如馬克斯所預言。
  語言是意識形態廢話很好的指標。請你留心這樣的話語,即便那話出自你口也不例外。試著用自己的話去陳述事情。切勿不假思索地人云亦云。舉例來說,如果你的黨派使用「人民」一詞,所指的只是社會裡的特定部分人,請不要濫用這個詞彙。請避免使用口號。
  公開發言時務必格外謹慎。如果你公然主張某種教條的立場,只會讓這種立場更加深植於大腦。如此一來,便幾乎無法將之從你身上根除。
  試著蒐羅相反的論據或意見。參照我在第三十章所提出的建議:想像自己受邀參加脫口秀節目,除了你以外,另有五位來賓,他們所持的立場全都和你相左。唯有當你至少可以流利地主張與你相反的立場,你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意見。
  結論:獨立思考,別當死忠的黨派信徒。更重要的是,請遠離教條。越快明白自己並不了解這世界,你就越能好好地了解它。

38 心理減法

  由於你的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正面事物如今已不再發生,僅存的只是各種已經維持了一段時間的狀態,習慣早已消滅當初那些正面事物所創造出的幸福。雖然感恩正是對抗習慣的一種嘗試,換言之,是為了刻意凸顯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但遺憾的是,我們同樣也會習慣於這樣的心理彰顯作為。相較於不常這麼做的人,每晚都在心裡默想正面事物的人反而更不幸福。這是個矛盾的結果,卻能用習慣足以撫平一切的能力來解釋。
  以上便是經常為人所宣揚的「感恩」所具有的缺陷,也就是「該感恩誰」,還有「習慣」的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心理減法並沒有這樣的缺點。對大腦來說,心理減法是種出乎意料的活動,大腦不會習慣它。
  與其妄想自己尚未擁有的東西,不如想想,一旦失去目前所擁有的,你會有多麼惦念。
  假設你是參加奧運的選手,正處於顛峰狀態的你奪得了一面獎牌。什麼會讓你更覺幸福:銀牌還是銅牌?你的答案想必是銀牌吧。然而,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期間,針對獎牌得主所做的一項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果:銀牌得主居然比銅牌得主更覺得不幸福。為何?因為銀牌得主會想著金牌,銅牌得主則會和沒奪牌的人相比。借助心理減法就不會出現這種不利的效應。心理減法會讓人總是和「沒有獎牌」相比較。
  心理學家保羅.多蘭曾指出:「我們往往不太能意識到自己的幸福。總必須做些什麼來提高對幸福的意識。

39 思考極限值

  最好的點子都出現在寫作之時,而非思考之際。即使你不是作家,這個情報也能讓你受益匪淺,它普遍適用於人類的所有活動。企業家是在產品製造與上市後才曉得一項產品能否為市場所接受,而非透過市場調查;推銷員是經過無數的改進、遭受許多拒絕後,才練就完美的「推銷術」,而非因為推銷顧問訓練有成;父母因為每日實際的育兒生活,最後得以勝任褓姆工作,而非種種育兒指南教導有方;音樂家在反覆演奏中成為大師,而不是思考樂器的種種演奏方式。
  短暫思考過後,一個人就能在知識上取得很大的進步。然而,隨著時間經過,進步的幅度會越來越小;而抵達思考極限值的速度總是快到令人訝異。以投資決定為例,將所有找得到的因素全部攤在桌上,你頂多只需要再三天的思考時間;決定人事也許只需要一天;倘若事關轉行,頂多只要考慮一星期。也許人們還會付出更多的思索時間,好讓片刻的情緒波動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影響。接下來,思考就再也沒有任何幫助了;為了獲得新知,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理論家、教授、顧問、作家、部落客和記者或許都期許能透過思考,讓世界向他們自我揭示。遺憾的是,情況鮮少如此。牛頓、愛因斯坦或費曼等思想家可說是極少數的例外。無論是在科學、經濟,或日常生活方面,所有理解這個世界的進展,幾乎都是靠著實際探究這難以捉摸的世界所促成;透過這種方式,某些人才能揭露這個世界。
  你若想知道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最好開始腳踏實地好好過活。本章或許給了你些許啟發,但請注意:你無法光憑空想就找到美好人生!
  我們誤以為透過單純的思想內省就能發現自己的真實傾向、人生意義、幸福的黃金核心。但更有可能的結果卻是,透過內省,你會陷入由心情、模糊的思緒及混亂的感受所構成的泥淖。

40 別人的鞋子

  站到對方的立場想一想,這項呼籲鮮少成功。所需的思想跨躍太大,好處太小。為了真正了解某人,我們必須站在他的立場,不只是腦子想想,而是得要實際力行。我們必須確實穿上別人的鞋子,才能親身體會對方的處境。
  許多商家都會說:「我們必須從顧客的角度來思考!」這樣的想法崇高,卻還不夠。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我們必須成為顧客!」確實有一些企業明白這層道理。「迅達集團」(Schindler group)算是電梯與手扶梯的全球領導品牌之一。迅達的每位新進員工,從祕書到主管,在加入公司的第一年,有三個星期的時間,必須外出從事裝配工作。他們得要穿上藍色工作服,親至工地現場幫忙架設電梯或手扶梯。透過這種方式,迅達的菜鳥不僅能夠認識自家產品複雜的內部結構,還能夠體驗什麼叫作在現場施工。除此之外,他們也藉此發表了一項聲明:「看吧,我並不在意弄髒自己的雙手!」光是這樣的舉動,就能為各部門之間營造出充足的善意。
  思考和行為是理解世界的兩個不同方式。許多人都混淆了思考和行為。想成為企管教授,取得企管學位是理想的選擇,但對於成為企業家則否。如果你想成為文學教授,攻讀文學學位是完美的選擇,但可千萬不要以為日耳曼語學位能讓你成為一位好作家。
  如果在諸如道德方面的抽象事物上,把思考轉換成行為,這是行得通的嗎?那些一天到晚鑽研道德問題的倫理學教授,是否真是比較善良的人?人們確實會有這樣的期待。學者們以十七種不同的行為,例如捐血的頻率、用力關門、參加會議時會清理自己的垃圾等等,來比較倫理學老師與其他的教授。所得出的結果是:道德哲學方面的專家,在行為上,一點也不比其他人更道德!
  想彼此互諒、互信,角色互換可說是最有效、最迅速、成本最低廉的方法。請你如常言所說,當個喬裝乞丐探訪民情的國王。不過,因為你不見得總是能這麼做,且讓我再給你一個建議:閱讀小說!盡可能大量閱讀、選擇好作品。沉浸在一部好的小說裡,與主角共同經歷命運的所有高低起伏,這也是一個介於思考與行為之間,有效的折衷方法。

41 改變世界錯覺—Part 1

  個別的市民、農夫或奴隸能夠改變世界……當時根本不會有人想到這麼荒謬的事。
  時至今日,地球村的居民已經不一樣了。不僅把自己看成世界公民,更自以為是「世界鍛造師」。彷彿著了魔地深信,憑藉初創企業、群眾募資計畫與慈善計畫,我們就能翻耕這個世界,誠如那些來自矽谷的傳奇、成功的企業創辦人,或歷史上的天才發明家所示範的那樣。光是改變自己的人生已經不夠,我們想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們為以此為宗旨的組織服務,願意減少一半的酬勞來換取「意義對價」。
  「個人能夠改變世界」可謂本世紀最大的意識形態之一,它同時也是一個宏偉壯麗的錯覺。這裡頭匯流了兩種思考錯誤。一是第十一章的「聚焦錯覺」。對此,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納曼曾說明道:「人生中沒有什麼事情是如你正在想著它們很重要時所以為的那麼重要。」如果你拿支放大鏡在地圖上觀看,相應的地圖區塊就會被放大。注意力就好比放大鏡。當我們埋首於改變世界的計畫時,這計畫看起來會遠比實際上重要。我們總是系統性地高估計畫的重要性。
  第二種思考錯誤則是所謂的「刻意立場」(intentional stance)。美國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提出此一概念。意指:我們會猜測每個改變背後的意圖,無論那背後是否真有個意圖。當鐵幕崩塌,如同一九八九年那樣,必定是有人針對這件事情施力。如果沒有曼德拉這樣的先驅,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根本就不可能瓦解;印度之所以能夠成功獨立,全有賴甘地這樣一位人物;智慧型手機需要賈伯斯的催生;沒有歐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就不會有原子彈;沒有愛因斯坦就不會有相對論;沒有賓士(Karl Friedrich Benz)就沒有汽車;沒有提姆.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就沒有全球資訊網。我們會揣想,在每個改變的背後,必然存在某個想要給世界帶來那項改變的人。
  「在發展背後必然隱藏著某種企圖」的揣測源自演化。寧可多一次揣測隱藏著企圖,也不要少一次。如果草叢裡傳出窸窣聲,寧可懷疑是頭飢餓的劍齒虎或是不懷好意的敵軍,也不要認為那只是風。沒錯,確實有人總認為那只是風,這些人雖然可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裡省下逃跑所需的熱量,但某天他們就會突然從基因庫裡被移除。今日的人類全是「刻意立場」高度活躍的原始人的後代。這種傾向深植於大腦。
  「刻意立場」致致我們把世界史詮釋成「偉人」史(而且主要都是男性的「偉人」)。
  我們總是傾向將過多讚譽灌注在某個於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的聰明人身上。」啟蒙時代的思想家早已明白這一點,孟德斯鳩曾寫道:「人們將宗教改革歸因於馬丁.路德……但這其實是大勢所然。若不是馬丁.路德,也會是其他的人。」
  一五○○年左右,一小群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征服者佔領了中南美洲。阿茲提克、馬雅與印加等帝國在短時間內相繼崩潰。為何?並不是諸如科爾特斯之類的「偉人」特別聰明或特別有才華,而是因為大膽的冒險家無意中將歐洲的一些疾病帶到美洲,他們本身對這些疾病免疫,但這些疾病對原住民卻是致命的。病毒與細菌才是今日有半個大陸講西語和葡語,並且信奉天主教的原因。
  如果不是這些「偉人」,世界史會由誰寫就?答案是:沒有人!歷史事件是由無數潮流及影響所促成的偶然產物。與其說有如一部汽車,它的運作方式更近似於道路交通。沒有人調度它。世界史是無規則、偶然、不可預測的。如果鑽研大量歷史文獻,將發現,所有重大改變都帶有偶然的因素。你會了解,傑出人物不過是歷史事件的木偶。要想獲得美好的人生,就別崇拜「偉人」,也別錯以為自己能夠成為「偉人」!

42 改變世界錯覺—Part 2

  但總有例外吧?例如,沒有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就沒有活字印刷的書本,沒有愛迪生就沒有燈泡,沒有萊特兄弟就沒有飛機。
  這也都是誤解,這三者也都只是被形塑出的時代指標人物。如果古騰堡沒能成功,也會有別人發展活字印刷術;要不,這項技術遲早也會從中國(那裡的人們在更早之前便已掌握這項技術)傳到歐洲。燈泡的情況也一樣,發現電力後,發明最初的人造光源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此外,最早發明燈泡的也不是愛迪生;在他之前,有史可考的,就有二十三人已成功讓金屬絲發光。馬特.瑞德利指出:「雖然他的成就看似耀眼輝煌,但就算沒有湯瑪斯.愛迪生也無妨。還有另一個歷史事實:艾理夏.格雷(Elisha Gray)與亞歷山大.格拉漢.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在同一天提出發明電話的專利申請。假設他們其中之一在前往專利局的路上被馬踩死,這個世界還是會和今日一樣。」同樣地,萊特兄弟也只不過是全球眾多將滑翔機與發動機結合在一起的研究團隊之一。就算沒有萊特兄弟,也不代表今日你仍必須搭乘渡輪前往馬約卡島(Mallorca)。會有其他人發明動力飛行器。所有的發明與發現也都是如此。馬特.瑞德利證實「科技會去需找它的發明者,而不是倒過來」。
  高科技的突破也與個人無關。一旦測量工具有了必要的精確度,發現遲早就會自行發生。這是科學的詛咒:個別的研究者根本無關緊要。所有能被發現的東西,遲早都會被某人發現。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企業經營者與經濟領導者。家用電腦於一九八○年代推出後,亟需有人開發相應的作業系統。比爾.蓋茲偶然地成了這個人。也許另一個人無法跟他一樣,把軟體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但我們肯定會有類似的軟體解決方案。如果沒有賈伯斯,我們如今所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也許沒那麼優雅,但在功能上肯定大同小異。
  我有些 CEO 朋友,其中有部分人領導超過十萬員工的大型集團。他們很認真看待工作,往往把自己操到油盡燈枯,為此付出不小的代價。然而,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在他們離職數年後,就再也沒人記得他們的名字了。奇異(General Electric)、西門子(Siemens)或福斯汽車(Volkswagen)之類的巨型企業肯定也都有過十分傑出的 CEO,但如今還有誰知道他們的大名呢?而他們不僅是可替換的,就連所屬公司那些出色的業績成就,也鮮少是取決於他們的決定,而是該歸因於整體市場的偶然發展。巴菲特曾表示:「一個良好的業績,仰仗你所乘坐的船隻,遠多過於依靠你划船的效率。」馬特.瑞德利則說得更直白:「大多數的 CEO 都是搭便車的人,他們在員工們合力掀起的浪潮上衝浪,卻坐領高薪……媒體為他們維持了彷彿封建君王的形象。但那其實只是海市蜃樓。」
  曼德拉、賈伯斯、戈巴契夫、甘地、路德、眾多發明家與偉大的 CEO 其實都是所處時代的子女而非父母。當然,他們確實運用自己的方法控制了某些重要的過程,然而,就算不是他們,也會有別人去做類似的事情。因此,如果事涉將「偉人」捧上神壇,最好採取保留的態度;特別是,如果關係到自己,我們更應當保持謙卑。
  無論你的成就有多麼不同凡響,事實是:就算沒你也行!你對世界的影響就像螻蟻般微小。不管你有多出色,身為企業家、學者、CEO、將軍或總統,在偌大的世界裡,你都無關緊要、可有可無、可被取代。你唯一真正扮演要角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人生。請專注於此、專注於自身周遭。你會發現:光是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堪稱雄心勃勃了。為何你要妄言改變世界呢?省省你的失望吧!

43 公正世界謬誤

  或許偶然三不五時地將你推向承擔重責大任的位置。那就請好好扮演分配給你的角色。盡己所能,當個最好的企業家、最明智的政治人物、最有能力的 CEO 或最優秀的學者。但可不要誤以為全人類都在殷切地期盼著你。
  我一點都不懷疑我寫的書會像一顆小石頭般,沉沒在世界史的大海裡。我死後,或許我兒子偶爾會提起我,希望我太太也會。也許我的孫子們也會。接著一切就畫下句點,再也沒人記得魯爾夫.杜伯里;事實上也該如此。別把自己看得太重,這是獲得美好人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大多數人深信,這個世界是正義的。善行必被獎賞,惡行必被懲罰。壞人有朝一日必須贖罪,凶手終會被繩之以法。
  遺憾的是,現實完全不是如此!這世界不僅不正義,還頗為不公不義。我們該如何面對這難堪的事實呢?我相信,如果你能接受世界並不正義的事實,還能心平氣和地忍受,你就會有較好的人生。省卻人生旅程中大量的失望感。
  事實是:世界從未有什麼正義計畫,也從未有什麼不正義計畫,這世界沒有任何計畫;它基本上是無道德的。由於缺乏這層認識,近來學者們特別提出一個相應的概念,稱為「公正世界謬誤」(just-world fallacy)。這不代表我們不該致力於減少不公不義之事,例如透過保險或社會重分配,但有許多事是既無法保險,也無法重分配的。
  結論:這世界從未有正義計畫。確實接受這一點,是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要件。請專注於自己的花園,也就是個人的日常生活,那裡也有夠多你可以成功剷除的雜草。你會在人生過程遭遇的事情,特別是重大的命運打擊,和你是個好人或壞人沒什麼關係。請平靜且從容地接受自己的不幸和失敗。面對夢幻般的成功與幸福,也請抱持同樣的心態。

44 貨物崇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上的許多小島都成了美日激戰的舞台。從未見過士兵(更別說吉普車和無線電器材)的原住民驚訝地看著發生在自家草屋前如雷鳴般的景象。穿著奇怪制服的人們拿著骨頭靠近自己的臉,還對著骨頭說話。大鳥盤旋在天空,從空中丟下一包包東西,那些東西綁在張開的布底下,飄在半空中。那一包包的東西裡全是些金屬罐子。
  沒有什麼比食物從天而降更能令人聯想到天堂。士兵們把罐頭食物分享給原住民。沒人見過這些外人前去狩獵或採集,顯然他們做了什麼正確的事。問題只是,他們是如何成功引誘那些會投下食物的大鳥前來?
  當戰爭結束,部隊撤離,島上又只剩原住民時,奇怪的事發生了。許多小島居然發展出一種稱為「貨物崇拜」(cargo cult)的新信仰。原住民燒掉山頂上的灌木叢,用石頭圈起所獲得的土地。先是用稻草以一比一的比例造飛機,再將它們置於人工的斜坡上。此外,他們還用竹子修築無線電塔,用木頭雕出耳機,裝腔作勢地模仿他們在戰爭中所見到的士兵的動作。他們還會點火以模擬信號燈,在皮膚上刺下軍服上的徽章。簡言之,他們假造機場,希望藉此吸引曾在戰時為他們帶來豐富食物的大鳥。
  我有個夢想成為暢銷小說家的朋友。打從他開始修習英國語言暨文學之後,他就不談別的。海明威是他的偶像。海明威不是個壞榜樣,他的外表帥氣,有過許多女人,作品暢銷數百萬本,可說是首位出現在全球媒體上的超級明星作家。那麼,我那位朋友都做了些什麼呢?他留起鬍子,穿上沒有燙過的襯衫,敞開衣襟,恣意品嚐各式各樣的雞尾酒。他買了一堆 Moleskine 的筆記本,因為海明威顯然使用過這種筆記本(事實並非如此)。悲劇的是,這一切形式既未對他的成功,也未對他的不成功起作用。我朋友淪為「貨物崇拜」的犧牲者。
  你或許會覺得「貨物崇拜」可笑。但令人訝異的是,它其實流傳甚廣,就連在經濟方面也不例外。有多少企業把自家辦公室營造得有如 Google 的辦公室,設置溜滑梯、按摩室,提供免費餐點等等,希望藉此招攬頂尖的員工。又有多少野心勃勃的企業家穿著帽 T 去參加投資人會議,希望成為下一個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不單單只有原住民或學者會落入「貨物崇拜」。我有個夢想成為暢銷小說家的朋友。打從他開始修習英國語言暨文學之後,他就不談別的。海明威是他的偶像。海明威不是個壞榜樣,他的外表帥氣,有過許多女人,作品暢銷數百萬本,可說是首位出現在全球媒體上的超級明星作家。那麼,我那位朋友都做了些什麼呢?他留起鬍子,穿上沒有燙過的襯衫,敞開衣襟,恣意品嚐各式各樣的雞尾酒。他買了一堆 Moleskine 的筆記本,因為海明威顯然使用過這種筆記本(事實並非如此)。悲劇的是,這一切形式既未對他的成功,也未對他的不成功起作用。我朋友淪為「貨物崇拜」的犧牲者。
  在稽核員身上可見一種根深柢固的「貨物崇拜」儀式。他們每年都會藉由檢查清單來確認:每次董事會是否都有簽了名的會議記錄、每項費用憑據是否都正確檢附?營業額的時間區隔畫定是否正確?形式決定一切。如果公司在數個月後破產或倒閉,
  稽核員便會驚訝萬分。顯然,他們精於審核形式的缺陷,卻拙於找出真正的危險。
  不具實質的形式主義比我們所以為的更加普遍。如果期望擁有美好的人生,就請揭穿它們的真面目,將之自你的人生驅逐出境。形式主義不僅會浪費你的時間,還會窄化你的視野。對陷入「貨物崇拜」的個人或組織敬而遠之,避開沒有真材實料、只會裝腔作勢的企業。特別是,請你不要裝模作樣地仿傚成功人士的行為,卻不去真正了解是什麼造就這些人的成功。

45 跟自己賽跑的人獲勝

  如果研究過祖先在五萬多年前是如何生活與工作,肯定會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能熟練地掌握每件事而訝異不已。當時並沒有任何石斧設計專家、石斧製造專家、石斧行銷專家、石斧客服專家、石斧培訓專家或石斧溝通管理專家等等,根本沒有人只侷限在石斧的研發和應用。每個人都在製作自己的石斧,每個人都曉得該怎麼使用它們。狩獵者與採集者並不曉得什麼叫「職業」。
  直到一萬多年前,情況才有所改變。當時有越來越多人轉成定居的生活型態。慢慢地,分工現象開始出現,牧人、農民、陶工、測量師、國王、士兵、水夫、廚師、抄寫員等等,職業於焉誕生,後來又有了事業、專家,
  一個身在石器時代的人如果想要存活,他就必須是個通才,專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大約一萬多年前起,情況整個翻轉,如今唯有身為專才才能存活,通才反倒沒有機會。
  身為專家,我們會覺得自己殘缺不全、有懈可擊、容易受傷。舉例來說,某位自信滿滿的客服中心經理有時也會覺得難堪,他會恥於自己不過只是個客服中心經理,認為自己必須為不懂某些超出專業領域的事情致歉。這種情況在今日世界裡十分普泛。
  該是時候停止把通才浪漫化了!大約一萬多年前起,通往事業成功與社會繁榮的唯一道路就是專業化。但在這當中,發生了兩件沒人能夠預見的事。第一件事情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興起,從前被地域分開的專業位置,如今卻融合在一起。身在不同城市的兩個男高音原本井水不犯河水,彼此都能享有可觀的收入。但由於唱片的出現,他們突然間站上同一個舞台,如今更擴大為全球性的舞台。這下子,全世界不再需要成千上萬名男高音,三個就夠了。「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效應導致嚴重的收入分配不均。少數贏家囊括了幾乎整個市場,其餘絕大多數的競爭者只能勉強度日、苟延殘喘。
  另一件事情則是,各種專業職位不斷地繼續分化、再分化,專業領域的數量呈現性爆炸的成長。
  這代表什麼呢?第一,我們往往不夠徹底專業化,一旦被他人超越,就會感到驚駭。以放射科醫師為例,如今唯有成為更進一步專業化的放射科醫師,像是核子放射科醫師、侵入性放射科醫師或神經放射科醫師等等才真有價值。因此,不要只停留在自己的框架這個層次上,還得問問自己,到底是哪個框架。這不代表你不該偶爾將頭探出儲存倉,你可以藉由類比,從其他領域引入許多有用的東西。只是當你這麼做的同時,務必顧及自己的專業位置、顧及自己的「能力圈」(參閱第十四章)。
  第二,如果你的專業位置居全球之冠,「贏者全拿」效應就掌握在你手中。如若不然,你就必須繼續專業化。投入自己的比賽,如此一來,你才能從中贏得勝利。
  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如果你有意改善自己的事業前景,就別再去累積所有可能的知識。這部分涉及「備多力分」的道理。教育如今只有當作嗜好才富有意義。

46 軍備競賽

  許多年輕人相信,光彩奪目的事業始於學業。一般來說,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高於沒有讀過大學的人。但如果把學費和求學時間考慮進去,某些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並沒有比較好,甚至還比沒讀過大學的人糟。龐大的時間與金錢耗費的對應價值都到哪裡去了?
  如果人人都擁有大學學位,那麼擁有大學學位就不再是特殊的事。為了獲得理想的工作,人們得擠進一所菁英大學。於是高等教育就成了某種主要只有利於軍火商的『軍備競賽』,只不過這裡的軍火商角色改由大學來擔綱。」
  身在軍備競賽裡的人鮮少體認這一點。陷阱在於:每個投資、每個進步,就其本身看來都是有益的;但所有行為者的總得分卻是○,甚至是負分。務必洞悉這樣的局勢。當你預期自己又將陷入軍備競賽,趕緊退出吧。你肯定無法在其中找到美好的人生。
  該如何退出呢?請你為自己尋找一個沒有軍備競賽的活動領域。我與幾位好友共同創辦「getAbstract」這家商業書摘公司時,我們的準則之一就是:不要捲入軍備競賽的動能裡。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開闢一個沒有競爭的利基。的確,曾有超過十年的時間,我們是市場上唯一的商業書摘供應商;這是個十分夢幻的處境。
  存在於許多人的工作行為中的軍備競賽是相當顯而易見的。如果同事的工作時間較長,你也必須拉長自己的工時,否則就會相形失色。如此一來,你的工作時間就會超過有意義的生產力臨界點,徒然浪費了多做的工時。和狩獵、採集的先祖相比,他們的每週工時大約是十五到二十小時左右,其餘全是休閒時間。那簡直是天堂啊。如果沒有軍備競賽,我們也能享有同樣的生活。也難怪人類學家會將狩獵與採集的時代稱為「原始的富裕社會」。當時的人們完全無法進行資產競爭,因為他們還沒有定居下來。弓、箭、毛皮、小孩,居無定所的人得扛在身上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有什麼會讓人想再額外增加更多負擔呢?不,謝了!當時根本不存在軍備競賽的激勵系統。
  如今的情況截然不同,不單只在職場,私生活也是如此,一個不留神,可能很快會捲入軍備競賽的漩渦中。如果他人更頻繁地推文,你也得這麼做才能在推特保有一席之地;別人更用心經營臉書,你也必須多加把勁,否則可能會淪為社群媒體的邊緣人;越來越多朋友跑去整形,你很快就會覺得自己迫切需要挨一刀。這種情形放諸服裝、飾品、房屋大小、休閒運動(像是馬拉松、鐵人三項等等)、汽車馬力和其他社會尺度皆準。
  如今全球每年大約有兩百多萬篇科學研究發表。一百年前,大約在愛因斯坦的時代,科學研究的產量還不及這個數目的百分之一。儘管如此,在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的頻率,卻是相差無幾。就連科學研究也被軍備競賽扭曲的動能所左右。時至今日,學者們的薪資和晉升主要取決於發表論文的數量和它們被引用的頻繁性。如果有人發表更多論文,如果有人的論文更常被引用,為了不落人後,其他人也得發表更多論文。這樣的競賽早已偏離了追求知識的宗旨。漁翁得利的只是那些科學期刊。
  試著擺脫軍備競賽那扭曲的動能。每個個別的軍備步驟,就其本身看來,似乎都有其益處,那股動能因而難以察覺。是以,請你偶爾脫離部隊,從高處觀察人生的戰場。切勿淪為這種瘋狂舉動的犧牲品。軍備競賽是一條慘勝的鎖鍊,你最好掙脫與它的連結。唯有在人們不會為此爭鬥的地方,你才能找到美好的人生。

47 接受異類當你的朋友

  偉大的作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之中,不乏為數不少的桀傲不馴之人:克萊斯特(Bernd Heinrich Wilhelm von Kleist)、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王爾德、托爾斯泰(Leo Tolstoy)、索忍尼辛、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所有宗教的創立者也毫無例外地盡是異類。當然,我們不該高估這些「偉人」(參閱第十四章),如果不是他們,也會有其他替代者做出類似的優異成就;重點只在於異類的動作往往快於同類,從而更早有所作為。
  異類享有戰略上的優勢。他們不需要遵守統治集團的規定,不會因此浪費時間。他們不需要跟著眾人瞎攪和,無須參與大多數「俱樂部」的狗屎固定程序。也不必讓那些華而不實、愚蠢透頂的 PowerPoint 幻燈片秀來侮辱自己的智慧。他們可以規避會議中令人神經緊張的強勢進攻,可以自信地忽視所有的形式主義,不必接受任何邀請,不必參加任何「只為了露臉」的活動;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被邀請。他們無須為了避免被趕出去而非得政治正確,因為他們早就在外面。
  另一項優勢是:旁觀的立場有益於看清當局者視而不見的主流系統缺失與矛盾。局外人可以看得更透澈,對於現狀的批評不至流於表面,而會深入根本。
  這會讓人對身為異類產生浪漫的遐想。儘管如此,勸你還是不要成為異類。社會會把矛頭指向你,猛烈的逆風會無情地向你吹襲。幾乎所有異類都會因傾全力對抗世界而心力交瘁,只有極少數人發出彗星般的光芒。不,異類的生存方式適合寫成電影劇本,卻不適合美好人生!
  該怎麼辦呢?請你把一隻腳穩穩地留在體制內,如此一來,你就能確保所有「俱樂部會員」的好處。但把另一隻腳放在體制外。我知道,這聽起來像是一種不可能的考驗,但事實上是可行的。請你和異類交朋友。做起來可能有點難。以下是與異類相處的幾個原則:⑴不必奉承,只需誠心地關切他們的工作。⑵放下身段。異類根本不在乎你有沒有博士頭銜、是不是扶輪社主席。⑶寬容。異類很少會準時。有時他們可能會蓬頭垢面,也可能奇裝異服。⑷互惠。請你回饋對方一些什麼,像是點子、金錢或關係等等。
  如果你能掌握這種「劈腿」技巧,或許你也能成為連接元素,就像賈伯斯或比爾.蓋茲成功辦到的那樣;這兩位體制內的成員與一些瘋狂的科技怪咖有著頻繁的交流。時至今日,我們很少見到願意和異類打交道的 CEO。無怪乎許多企業都缺乏創意。
  結論:有幅梵谷的畫掛在牆上,好過當梵谷。越多活生生的梵谷圍繞在你身邊越好,他們那新鮮有趣的觀點,會為你的美好人生帶來有益的影響。

48 祕書問題

  你想雇用一位女祕書,有一百位女性看到招聘廣告前來應徵。你以隨機排序的方式請她們一個一個前來面試。每次面試結束後,你必須決定是否要錄用她,不能考慮到明天,也不能延遲到面試完所有應徵者再決定。此外,你不能收回在面試後隨即做成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你會錄用看來十分精明幹練的首位應徵者嗎?如此一來,你或許會錯失最佳應徵者,因為後頭可能還有許多跟她一樣好,甚至比她優秀的應徵者。又或者你會先面試前百分之九十五的應徵者,藉此掌握應徵者的平均素質,然後從最後百分之五的應徵者中,挑選一位最接近至今你見過的最佳應徵者人選?萬一剩下那百分之五的應徵者素質全都糟到慘不忍睹,又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數學圈裡廣為人知,它還被貼了一個政治不正確的標籤:「祕書問題」。耐人尋味的是,這所謂的「祕書問題」確實有個最佳解答:先面試並拒絕前百分之三十七的應徵者。你會從這百分之三十七的應徵者身上察覺最佳人選應具有怎樣的素質。接著你繼續面試,一旦有人的條件超越前百分之三十七應徵者中的最佳人選,便直接錄取。這絕對會是上上之選。也許你無法從一百位應徵者中挑到最好的那個,但你的選擇肯定是好的。統計結果證實,其他方法都無法得出更好的結果。
  三十七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三十七是一百除以數學常數 e(二.七一八)所得出的結果。假設你只有五十個人選,就先面試並拒絕前十八位(50╲e)應徵者,隨後第一個條件優於這十八個應徵者的那位,就是你該直接錄取的人。
  祕書問題原本叫作「求婚者問題」。談的是:在我結婚前,該先「試用」多少位可能的女性(或男性)人選?由於無法預知配偶候選人的數量,進而最佳化上述解答方式,數學家們才給這個問題改了名字。
  祕書問題為什麼重要?因為它給了一個提示,就重要問題做出最終決定前,我們到底應該先反覆嘗試多久。祕書問題點出絕大多數人都太快決定人選了,我們應該反向操作。選擇事業、職業、行業、配偶、居住地點、最喜歡的作家、樂器、最喜歡的運動或理想的度假地點前,絕對值得你先花點時間嘗試不同的選項,再做出最後決定。還沒對諸多可能性好好了解一番便貿然下決定,這絕對是不理性的。
  為何我們會傾向過早做出決定?急躁從何而來?採樣其實是種很奢華的行為。如果求職五次就能找到工作,為什麼要求職一百次?決定從事某個工作之前,幹嘛要經歷十種不同的求職過程?這實在很費勁,比我們想像得到的還費勁。此外,樣本還具有黏性。人很容易只因為在年輕時稍微有點接觸,就一直停留在某種行業裡。當然,人們確實可以在那裡頭幹得有聲有色。但如果還有點冒險精神,或許也能在別的行業裡做得更成功、從中獲得更多幸福感。我們之所以傾向過快做出決定的第三個原因是:喜歡有個被清空的腦袋。我們希望能夠盡快解決某個問題,好空出手解決下一個問題。碰上不重要的事情倒還好,但如果是重要的決定,這麼做往往適得其反。
  幾個月前的某一天,褓姆(現年二十歲)面帶愁容地來敲我家大門。她的初戀,也是至今唯一交往過的男朋友跟她分手了。看著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的她,我們試著以理性的方式勸她清醒一點:「妳還年輕,還有大好的光陰!先交往個十到二十個男朋友,這麼一來,妳就會比較清楚感情或婚姻市場上有什麼樣的對象,知道誰才真的適合與妳長相廝守。」
  遺憾的是,人們往往如同這位褓姆,樣本數太小、決定得過於匆忙,或套句統計學家的話,不具代表性。我們依靠一個錯誤描繪的現實,認為試個兩、三次,就能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真命天子、理想的工作、最佳的居住地點。是的,有時這確實行得通。如果你的情況如此,我由衷地祝福你,但這不過是偶然的好運,不應該對此有不切實際的指望。
  世界遠比我們所以為的更大、更豐富、更多樣。趁年輕時盡可能多採集樣本。若剛成年不久,生活的重點不該擺在賺錢或打拚事業,而該擺在認識人生的基本整體性。請敞開心胸接受各種事物。請品嚐所有偶然為你送上的菜餚。請多多閱讀,因為小說和短篇故事都是很不錯的人生模擬。等你老了以後,再改變模式。到時,請你懂得精挑細選。到時你會曉得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49 期望管理

  大腦不會在沒有預期的狀況下運作。基本上,大腦是台如假包換的預期機。如果扳動門把,便預期門會打開;打開水龍頭,就預期有水會流出來;搭上一架飛機,就預期空氣動力會在空中支撐著它;預期太陽在早上升起,傍晚落下。我們從不會意識到這些,人生的規律性被寫入大腦,無須主動揣想。
  遺憾的是,大腦也會對人生中不規律的情況產生預期,正如我在那場除夕派對裡痛苦經歷的那樣。如果我能花點時間,切實思考對於那個機會的預期心理,或許就能避免失望的下場。
  相關研究證實,預期對幸福感有著巨大的影響。不切實際的期望是最厲害的幸福殺手。舉例來說,年收入十萬歐元左右還會因收入增加而有效激發幸福感,超過這個數額,金錢就會變得無足輕重(參閱第十三章)。然而,縱使低於這個門檻,幸福也可能會因某種矛盾而被摧毀,也就是說,如果「收入預期」的增長速度快過「收入本身」,幸福感就會蕩然無存,誠如倫敦政經學院的心理學家保羅.多蘭所指出。
  經常聽到有人說:「我絕對要當上 CEO」、「我非寫出這本小說不可」、「我無論如何必須有子嗣」。不,這一切都不是你非要不可的。除了呼吸、吃飯、喝水,根本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你非要不可的!很少有願望是出於真正的必要性。因此,請你寧可這麼說:「我想成為 CEO」、「我希望寫出一本小說」、「我的目標是生養小孩」。把願望看成生活必需品,只會讓你變成一個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的人。它只會煽動你做出愚蠢的行為,無論你有多麼聰明。越早將這些貌似生活必需品的事情從你的人生曲目中刪除越好。
  你的諸多不幸時刻,都該歸咎於馬馬虎虎的期望管理;特別是對他人的期望。你不能夠期望別人總會順你的意,正如你也不能夠期望天氣總會順你的意。
  期望能夠對外發揮的力量非常有限,對內的影響卻十分巨大。因為我們在處理自己的期望上可說非常不嚴謹,還允許他人影響我們的期望。廣告無非就是一種期望工程,推銷也是。舉例來說,銀行專員將某種金融商品推銷給你,當著你的面,畫出未來可能會有的高額獲利大餅,這無非就是一種期望工程。
  我們該如何構築切合實際的期望呢?第一步:在每個會面、約會、計畫、派對、度假、閱讀和打算之前,請你明確地做出必要性、願望和期望的區別。第二步:請先以○到十的數值來評估自己的期望。你所預期的是一場災難(○),還是某個人生夢想的實現(十)?第三步:將這個數值減掉兩分,並在思想上適應這個數值。整個過程最多只要十秒左右。斟酌一個數值,可以中斷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的自動機制。藉由這樣的方式,你賦予自己一個所謂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這時你的期望不僅變得適度,還可能略低於合理的期望值。我每天有好幾次機會進行這三個步驟,而就打造我個人的幸福來說,確實有令人稱羨的效果。

50 史鐸金定律

  但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出版品,百分之九十也都是廢話!他的回答後來被貼上一個標籤,稱為「史鐸金定律」(Sturgeon’s law)。
  有多少書是你可以欲罷不能地從頭讀到尾,又有多少書是你翻了幾頁就失望地束之高閣?電視播放的電影,有多少是你會從頭看到尾,又有多少是你看了幾分鐘就轉台?這個比例應該和史鐸金定律相去不遠。
  在美國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看來,史鐸金定律還不只適用於書本和電影方面:「所有的東西,大概有九成都是垃圾,無論它們所涉及的是物理、化學、演化心理學、社會學、醫學……搖滾樂或鄉村音樂。」確切的比例究竟是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還是百分之九十五,這點或許有所爭議。但這種爭議其實沒什麼意義,也無關緊要。簡單起見,姑且以百分之九十為準。
  初聞史鐸金定律,我真的大大解脫。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深信人類的每項創造都是重要的、經過深思熟慮的、富有價值的。當我覺得它們有什麼地方怪怪的,我總認為問題可能出在我身上。如今我明白了:當我覺得某部歌劇很失敗,問題並不在於我缺乏藝術涵養;如果某個商業計畫看來慘不忍睹,問題並不在於我缺乏商業頭腦;如果晚宴上百分之九十的賓客都令我感到無聊,問題並不在於我缺乏仁愛之心。不,問題並不出在我,而是出在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大聲地說:百分之九十的產品都是爛貨;百分之九十的廣告都是垃圾;百分之九十的電子郵件都是廢話;百分之九十的推文都是胡說;百分之九十的會議都是浪費時間;在這些會議中,百分之九十的發言都是空話;百分之九十的邀請都是我們最好避開的陷阱。簡言之,被投進這世界的物質或精神事物,百分之九十全是狗屎!
  史鐸金定律是一項出色的思想工具,它「讓」我們不會因為「冷落」大部分的所見、所聞、所讀而感到良心不安。這個世界是個空談俱樂部,你無須聆聽。
  請懂得慎選,試著把重心放在少數富有價值的事物上,其他的一切,不妨就晾在一旁。
  市場先生所喊出的價格中,有百分之九十……應該是百分之九十九,是你可以安心忽略的。遺憾的是,許多投資人不把股市看成非理性、具有躁鬱傾向、愛吵鬧的小孩,卻視之為真實的反映;他們混淆了股票的價格與價值,因此在投機中損失金錢。
  不僅股票市場喧囂,其他市場也會每天提供你新的產品、電影、遊戲、生活方式、新聞、私人情誼、休閒活動、度假勝地、美食餐廳、運動競賽、電視明星、逗趣影片、政治觀點、事業機會或一些小玩意兒。你應該像忽略水果攤上的爛蘋果那樣,忽視絕大多數的事物。它們百分之九十都是愚蠢的、三流的廢物。當市場的喧囂變得過於嘈雜,請摀起耳朵或繼續前進。市場並非一件事物重要、美好或價值的指標。
  實踐可沒那麼簡單。原因就跟所有問題一樣,都出在我們的過去。想像自己活在三萬年前,是個狩獵者或採集者,生活在一個為數大約五十人的小團體裡。你所遇到的事物大多非常重要。植物,要不能吃,要不就有毒;動物,要不你獵捕牠,要不牠獵捕你;部落成員,要不拯救你,要不就危害你的性命。當時的情況正好與史鐸金定律所說的相反,百分之九十的事物都是重要的。那百分之十的垃圾,頂多就是人們在營火旁講述的一兩個故事、在山洞裡描繪的動物圖畫,或是你這個聰明的部落成員所藐視的風俗習慣。百分之九十的重要事物,百分之十的狗屎。
  最後,且讓我們坦承面對自己:史鐸金定律不僅適用於外面的世界,也能套用在我們身上。就我個人而言,我承認我有九成的想法都是沒有用的,有九成的情感都是沒理由的,有九成的願望都是荒謬的。由於我曉得這一點,所以會更加注意自己認真看待了哪些「內在產品」,又對哪些部分一笑置之。
  結論:別對所有廢物或垃圾來者不拒。切勿只因一時興起,便屈從於每一次的衝動。別只因為存在著某些小玩意兒,就每個都想試試。真正重要、一流、富有價值的事物極其稀少。史鐸金定律能幫助你省卻許多時間和惱怒的情緒。請你懂得分辨點子與好點子、產品與好產品、投資與好投資。是狗屎就當成狗屎。對了,還有一條一再為我個人經驗所證實的小原則,那就是:如果你不確定那事物到底是不是狗屎,那它就是狗屎!

51 讚美謙卑

  如果奧斯曼、福煦(Ferdinand Jean Marie Foch)或拉斯帕伊(François-Vincent Raspail)這些人的鼎鼎大名,其「有效期限」大約只有四個世代,那麼,當今一些知名人物如雷貫耳的名號勢必也會在幾個世代後無人聞問。也就是說,一百年後,最晚兩百年後,將幾近無人知曉比爾.蓋茲、川普或梅克爾(Angela Merkel)是誰。至於你我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升斗小民,也許幾十年之後便無人聞問。
  不妨用下個世紀的視角觀看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不論你現在多了不起,就從大名歸零的時點來觀看你自己。別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促成美好人生的重要關鍵。這當中甚至存在著反向關係:越不看重自己,你的人生會越美好。為何?原因有三。
  第一,看重自己需要耗費精力。看重自己的人,必須同時經營一個放送系統和一個雷達系統。一方面要向世界發送你的自我表現,另一方面就像雷達一樣,不斷記錄這個世界對你的反應。不妨省下這些力氣,把放送系統與雷達系統一起關閉,專注在工作上就好。說得更白一點:不要老王賣瓜、不要大肆宣揚自己的豐功偉業、不要自抬身價!你是否剛獲得教宗的私人接見,一點也不重要。如果是,你可以暗自高興一下,但沒必要把照片放在別人都看得到的地方。如果你是個富豪,不要堅持冠名才願意贊助某些大樓、教職或足球場。這是愛慕虛榮。你幹嘛不乾脆去買電視廣告來讚揚自己的光榮事蹟呢?奧斯曼等人的大名成為街道名稱至少還是免費的!
  第二,越是看重自己,就越容易陷於「自利偏誤」。你的所作所為將不再是為了達成目標,而是為了抬高身價。投資人身上經常可見自利偏誤的現象。購買某些迷人的飯店或性感的科技企業的股票,並不是因為那是優質的有價證券,而是想藉此「提升個人價值」。此外,看重自己的人總會高估自己的學識與能力(所謂的「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這容易導致一個人做出嚴重的錯誤決定。
  第三,容易樹立敵人。看重自己的人不允許別人看重他們自己。因為地位高低是相對的,別人增高就等於我的降低。最遲等到你有所成就,同樣看重自己的人就會對你展開攻擊。
  由上可知,與其說自我是你的朋友,還不如說是你的敵人。這件事也算不上新知,在兩千五百年前,這甚至是標準觀點。斯多噶學派早就知道要抑制過度膨脹的自我價值感。馬可.奧里略是個經典範例。對他而言,成為羅馬皇帝並不怎麼快樂。借助寫日記自省,他一再強迫自己保持謙卑;這對世上最有權力的人來說可不容易。不僅在哲學中,在宗教裡也能找到用以抑制自我膨脹的思想工具。許多宗教甚至將自我價值感視為魔鬼的表現。然而,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裡,文化的自我剎車逐漸放鬆。時至今日,人人都儼然是個人小品牌的經理。
  別忘了,你我只不過是全世界數億人口中的一個,短暫存活,有個偶然的起點、偶然的終點。每個人(包括我)都在這段短暫的時間裡做了不少蠢事。你該為沒有街道以你為名而感覺幸運,因為那只會讓你倍感壓力。謙卑的人過得比較好,甚過招搖的人。自信很簡單,每個人都會;謙卑卻很困難,但它更符合現實,還能撫平情緒的波瀾。
  如果你奉行一套清楚的個人外交政策(參閱第九章),當你越謙卑,別人越會尊敬你。藉由誠實,尤其是對自己誠實,最能幫助你做到這一點。
  傲慢已然成為一種真正的文明病。

52 內在的成功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成功排名。然而,這些成功人士到底有多成功,端視人們對成功做何理解。
  透過衡量成功與賦予威望的方式,社會可以操控個人如何投資自己的時間。美國心理學教授羅伊.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曾寫道:「在為了生存奮鬥的小型社會裡,威望被分配給把最多蛋白質帶回家的人(獵人),或是殺掉最多敵人的人(戰士),這點絕非偶然。母親的威望也根據同樣的道理升降;這取決於社會有沒有更高的人口需求。」現代社會標舉《富比士》排行榜,宛如揮舞著一支閃亮的旗幟,藉此指引我們:這才是王道!
  為何現代社會試圖將它的「綿羊」引向物質的成功,而不是諸如更為悠閒這樣的方向呢?為什麼只有富豪排行榜,卻沒有最滿足的人的排行榜?很簡單,因為經濟成長維繫了社會。「有一個展望更高生活水準的願景,便能夠抑制財富分配的壓力,無論這個願景有多麼難以企及」,銀行家薩特雅吉特.達斯(Satyajit Das)曾如此寫道;他還引述美國聯準會前理事亨利.華利奇(Henry Wallich)的話:「只要有經濟成長,就會有希望,而希望讓人可以忍受巨大的財富不均。」
  根據出生年代的不同,社會揮舞的成功大旗也有所差異;但都是想要說服你相信它的成功定義。不可盲目地跟隨這些大旗。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美好的人生會在別處等候你。
  此外,物質方面的成功,純粹事關偶然。儘管誰也不想讓偶然作為成功的原因,但事實如此。基因、誕生城市或地區的郵遞區號、聰明才智、意志力,誠如在第七章裡所見,你對這一切都無能為力。當然,成功的企業家會努力工作、會做出明智的決定。但這又是基因、出身和群落生境所促成的結果。因此,請將《富比士》排行榜視為「偶然排行榜」,拒絕崇拜榜上那些人。
  前不久,有位朋友十分驕傲地告訴我,他有幸受邀,和某某富豪共進晚餐。我聽了之後聳聳肩。有什麼好驕傲的?與某位富豪見面有什麼好值得興奮的?這位富豪送他錢的機率是○。這表示,重點應該是所見的這個人是不是個有趣的談話對象。他的財富一點也不重要。
  請容我為你介紹一種截然不同的成功定義,一種至少有兩千年歷史的成功定義。根據這種定義,成功既不取決於一個社會如何分配威望,也不取決於庸俗的排名。這種定義就是:真正的成功其實是「內在的成功」。你瞧!
  這與薰香、打坐或瑜珈全然無關。追求內在的成功可謂是最理性的態度之一;它同時也是西方思想的根源。如前所述,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家稱這種成功為「心神安定」。一個人若能達到心神安定的境界,即使遭逢命運打擊,也能泰然自若。換言之,無論得意或失意,一個人都不會讓自己失去平靜,那便是成功。
  如何追求內在的成功呢?那就是:只專注在我們可以發揮影響的事物,對其他一切則視而不見。以投入取代產出。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投入,卻無法控制產出,偶然總會左右大局。金錢、權力和名望都是難以控制的。如果你專注在這些事物上頭,一旦失去它們,就會淪於不幸。但若你訓練自己保持沉著、冷靜、心平氣和,無論命運帶給你什麼衝擊,你將永遠幸福。簡言之,內在的成功比外在的成功更穩定。
  約翰.伍登(John Wooden)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籃球教練。他要求子弟兵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定義成功:「當你竭盡所能,力求自己可以達到的最佳表現時,那時的心靈平靜就是成功。」成功並非冠軍、獎牌或轉會費,而是一種態度。
  說句坦白話,沒人能夠全心追求內在的成功,卻對外在的成功嗤之以鼻。儘管如此,還是可以藉由日常練習,接近「心神安定」的理想境界。請在結束一天生活後自我反省:今天在哪失敗了?今天在哪被有毒的情緒給毒害了?你讓哪些控制權不在你手中的打擊給撼動了?為了改善自我,你必須鍛鍊哪些心理工具?你無須是墓園裡最富有的那個,寧可自己在當下取得最大的內在成功。伍登總是惕勵球員:「讓每天都成為你的傑作!」請你也這麼做!內在的成功永遠無法完全企及,那是必須練習一輩子的課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完成這項工作。
  追求外在成功的人(例如追求財富、CEO 職位、金牌或獎章等等)同樣也瞄準了內在的成功,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罷了。某位 CEO 用自己的獎金,以二十萬歐元的代價買下一只萬國錶的超卓複雜型腕錶;或許是因為看著手腕可以讓自己開心,又或許是因為這樣可以惹人羨慕。不管如何,他砸重金購買萬國錶,為的就是讓自己感覺良好。否則他就不會這麼做。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情況都是:人們之所以想要在外在取勝,為的是在內在取勝。既然如此,你幹嘛要捨近求遠地取道外在成功呢?請選擇直通幸福的道路!

後記

  我們創造了一個難以理解的世界,充滿複雜性與不穩定性,此時直覺再也不是可靠的羅盤。身在不透明的世界裡,我們卻試圖借助一個為了截然不同的世界,即為了石器時代所打造的大腦來給自己導航。緩慢的演化進程讓大腦來不及適應迅速的文明發展。即便外部世界在過去一千多年裡已徹底改變,但我們內部世界的軟、硬體(大腦)卻和長毛象依然活躍的年代沒什麼兩樣。這也難怪種種系統性的錯誤不單只出現在抽象的思考中,也出現在具體的日常生活裡。
  這也是為什麼備好一個你能反覆利用的心理工具箱是如此重要。思考工具有助於我們以比較客觀的態度看待世界,長期以理性的態度去行為。如果學會掌握這些心理工具,換言之,在日常生活中活用它們,就能逐漸改變或改善大腦結構。這些思考模式(在心理學上也稱為「啟發法」〔heuristics〕)雖然不能保證讓你擁有美好的人生,但相較於仰賴直覺,這些思考模式卻能幫助你(就平均而言)做出更好的決定、採取更好的舉措。我深信心理工具比金錢、比關係更重要,甚至也比智力重要。
  美好人生的文章,人們經常會問我:那到底是什麼?該如何定義?我的回答是:我不曉得。我的方法相當於中古世紀的「否定神學」。對於「上帝是誰或什麼?」這個問題,神學家們答道:我們無法確切地說上帝是什麼,我們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麼。美好的人生也是一樣。我們無法確切地說美好的人生是什麼,只能肯定地說美好的人生「不是」什麼。
  借用諾貝爾獎得主理查.費曼的話:「就算你曉得世界各地的人各是如何稱呼某種鳥,你對那種鳥本身絕對還是一無所知……因此,且讓我們仔細地端詳牠、觀察牠、看看牠的行為模式。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在非常年輕時就已學會區別『知道某些事物的名稱』和『知道某些事物』之間的差異。」
  投資人承受一種特殊的刺激,激勵他們盡可能看透這個不透明的世界。儘管一無所知,他們還是得力圖好好評估未來。他們得出的結果會反映在收益或損失上。所以,自班傑明.葛拉漢以降的投資人,無不極力追求一種盡可能客觀的世界觀,以及能夠保護自己免於莽撞決定的思想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