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阅读者》书摘


聪明的阅读者 / 阳志平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2023.5
ISBN 978-7-5217-4853-6


第一篇 阅读的科学:何为读

第一章 成为聪明的阅读者

人有两种快乐,感性的快乐与知性的快乐。前者来自人类的肉欲本能,比如盛宴华筵、豪宅华服,快感易得,然而转瞬即逝。后者来自人类的脑力劳动,比如思考学习、创作发明,持久存在,不易令人厌倦。

阅读的迷思

在“如何读”上,三大典型迷思是读书要从“易”到“难”、读书需要从头读到尾,以及只读一本书。

读书要从“易”到“难”

很多人宁愿听他人解读,也不愿意直接读原著;宁愿读大众科普,也不愿意读“难”一点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宁愿读二手解读的畅销书,也不愿意读“难”一点的原始论文。这一迷思的错误之处在于,你大大低估了大脑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旦大脑被某些思想固化,那么未来想清除会很难。你以为读了几本看似容易的书后,就会自然选择“难书”,事实上,下次碰到“难书”,你多半翻上两三页就放弃了。
如何破解?你需要见识足够多的好书,才能优化阅读模式。因此在阅读时需要取法乎上。我们不能说所有好书都是“难书”,但是不少好书都是有阅读门槛的。书与书看似一样,实质凝聚的作者心力大不相同。之前那些你敬而远之的“难书”,因为离知识的源头更近,反而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当你啃下一本“难书”之后,体验到智识的乐趣,那么,你反而更有阅读热情。这就是为什么你读了一百本畅销书,看了一千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都不如老老实实地读透某个学科或领域中的关键著作。掌握阅读技法之后,“难书”并不是真的难,“易书”并非读书好的起点。

读书需要从头读到尾

不少人的阅读模式是买来一本书,兴致勃勃地打开第一章,开始读,读到第二章、第三章,兴致没了,这本书从此搁置不理。久而久之,买的书越来越多,下载的电子书越来越多,读透的书却越来越少。
怎样改善?对于少数关键著作,你需要从头读到尾,文本细读第一。但多数书并非关键著作,我们阅读它最重要的目标是获取信息,改变个人观念,增进对世界的理解。人们容易高估自己,以为可以从头读到尾,事实是你多半读不完。既然明白你的阅读时间有限,那么不妨改善自己的阅读技法,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
只读一本书。很多人习惯一段时间只读一本书。然而,认知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这并非符合人类大脑工作原理的阅读习惯。有种说法是,吃透一本书,才算好好读过。其实,比吃透境界更高的是通透。吃透仅限于书中内容,通透则是将书中内容与正反上下、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相互关联。当你做到读书通透,收获将远远大于手头那一本书。那么,怎样将书读得通透?读书时你不能只读一本书,而是需要从读一本书到读一批书。
以学习决策为例,你需要读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是整个认知科学领域绕不过的一本书。但仅这一本书远远不够。你还需要了解卡尼曼在书中提出的人类大脑信息加工的“双系统理论”的学术脉络。
比卡尼曼更早提出“双系统理论”的学者是英国认知科学家乔纳森·埃文斯,早在 1989 年,他便发表了相关著述《人类推理的偏见》(Bias in Human Reasoning)。你还需要了解认知科学家近二十年对卡尼曼理论的修正,这是加拿大认知科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一书中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
你还需要阅读与卡尼曼观点相反的著作,它们是加里·克莱因的《洞察力的秘密》、吉仁泽的《适应性思维》,以及吉仁泽与莱因哈德·泽尔腾合著的《有限理性》。
不是只有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决策,你还需要跳出学科的束缚,阅读其他领域关于决策的重要著作。运筹学领域的专家罗纳德·霍华德与霍华德·雷法开创了决策分析领域,前者可读其与阿里·阿巴斯合著的《决策分析基础》,后者可读其与拉尔夫·基尼合著的《多目标决策》(Decisions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 )。综合认知心理学与运筹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你才能初步形成一个关于决策的全局认识。

喜欢追新

如果将知识理解为大海,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些更重要的著作,我将其称为“基本书”。潺潺溪流,肆意大海,更多著作由此生发。以中国古籍为例,按照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的经部收录儒家经典著作及相关著作。古人治学,先读目录书,再读目录书中提及的基本书,围绕基本书写注疏,再著书立说。这种中国传统经学与目录学的治学路径,是更高效、更科学的方法!只是在今天,我们需要寻找21世纪的“基本书”。

第二章 当你阅读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阅读的生理机制

人类的大脑结构早在 200 万年前的更新世就定型了。正如进化心理学家的调侃,我们携带着石器时代的大脑生活在 21 世纪。幸运的是,大脑具备可塑性。人类大脑会根据环境进化而调节自己的行为。法国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提出的“神经元再利用”(neuronal recycling)假说认为,虽然人类大脑在 200 万年前并没有为阅读做好准备,但到了五千年前,我们借用一部分其他大脑的神经回路,可以组合完成阅读行为。
为了阅读,人类大脑究竟借用了哪些已有的神经回路呢?主要有三类:视觉系统、语音系统、运动系统。

语素意识、语音意识与正字法意识,是阅读能力的三大根基。一切高阶阅读能力皆由此生发。还有没有其他元语言意识呢?答案当然是有,比如语用意识,即合乎礼仪地使用语言。但其他元语言意识都不如这三大意识重要。它制约着更高阶的阅读能力的形成、生发与成长。
既然阅读是借用人类大脑在进化早期的视觉系统、语音系统与运动系统的通道,从进化角度来说,阅读能力受到三大限制,分别来自视觉系统、语音系统与运动系统。

从 2004 年开始,谭力海、萧慧婷团队在《自然》《人脑图谱》等科学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其中提出的“文化特异性理论”发现,中
文和英文的语言加工都涉及左脑额下回、左脑颞枕区和左脑颞中上回几个共同的脑区;但不同的是,中文语言加工还包括左脑额中回、左脑顶上回、右脑颞中上回三个英文语言加工不需要的关键脑区。
方小萍等人认为,无论英文还是中文,字形分析都涉及左侧梭状回,形音匹配都涉及左侧顶下小叶。不同的是,阅读英文时的语音加工是与字形分析同时进行的组装式的加工,语音激活与字形加工同时展开。
对于阅读中文来说,参与字形分析除了左侧梭状回,还会额外卷入右侧梭状回和双侧枕中回,并且汉字的语音加工往往是在字形加工到了一定阶段,达到临界值之后才能被激活,也称为“阈限式的加工”,即语音的激活需要以字形分析进行到一定程度为前提。中文阅读中左侧颞上回后部较少被激活,由于中文存在大量同音字的现象,需要左侧额中回单独整合语音和字形,确定最终语义。
这些研究,提醒了我们理解阅读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英文阅读能力依赖“听”,提高中文阅读能力依赖“写”。如果说英文阅读能力是以语音作为中介,需要先将视觉符号拆解为字母,再将字母编码为语音,借助于语音检索语义,那么,汉语是将视觉符号拆解为部件后,直接转译为语义。大脑神经元遵循用进废退原则,越使用某些神经回路,那么这个神经回路越发达,越容易被激活。中英文在大脑层面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如果想提高英文阅读理解能力,你得注重听说,听说越多越好;想提高中文阅读理解能力,你得注重书写,书写越多越好。

阅读的认知机制

表层表征、基础表征与情境模型

在阅读时,大脑将文本编码成三种不同层次的记忆痕迹,由浅到深分别是:表层记忆、命题记忆与情境记忆。金奇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考察了人们在 4 天内这三种记忆的表现,结果发现:表层记忆 40 分钟之后只记得住 20%,4 天后全部忘记;命题记忆,40 分钟之后记得住约 70%,4 天后只记得一半;出乎意料的是情境记忆,无论是 40 分钟还是 4 天后,都记得清清楚楚。

情境模型的工作机制

认知科学家罗尔夫·兹万将情境模型总结为五个维度:空间、时间、因果、主角和意向。

情境模型是如何被我们的大脑不断存储和记忆的呢?它由四种工作机制构成。
建构。也就是模型的初始化。当你开始阅读时,你会从一两个句子或短语中描述的情境,创建第一个“测试版”的模型。随着你读完所有句子,你将所有句子整合为一个模型,即“正式版”的模型。
更新。也就是模型的修正。当你阅读时,碰到一个新句子,你从这个新句子提取出来的信息——空间、时间、因果、主角与意向,可能与之前的模型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种把新句子融合到“正式版”的模型中的过程,称作更新。
激活。也就是模型的存储与提取。读完所有句子之后,你会将最终版的模型,存储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当你未来试图回忆读过的文本时,最终版的模型或者它的部分成分就会被激活。
聚焦。也就是模型细节的完善。举个例子,阅读时不明白某个术语的意思,此时,你会查阅字典、词典,或者检索维基百科,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这个更关注某些信息,而非其他信息的过程,就是聚焦。

阅读的学习机制

通过阅读的认知机制,你的头脑中存储了一个又一个类似“塞翁失马”这样的情境模型。当不同的情境模型相互竞争时,比如,当你
碰到倒霉的事情时,你头脑中可能既存储了“塞翁失马”这个情境模
型,也存储了“祸不单行”的情境模型。那么你的大脑究竟会提取哪
一个情境模型呢?这就涉及阅读的学习机制。
关于阅读的学习机制,最重要的是“必要难度理论”(desirable difficulty)。
什么是必要难度理论?人类记忆存在广泛且普遍的元认知错觉,会误将“记住了”当成“学会了”。
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与提取。比约克区分了记忆竞争的两种不同类型:存储优势(storage strength)与提取优势(retrieval strength)。以前,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存储越容易,提取就越快。简言之,记得越快,学习效果越好。但比约克的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接下来,我将介绍必要难度理论的三个重要研究:测试效应、分散学习和交错学习。

测试效应

亨利·勒迪格和杰弗里·卡皮克让学生阅读了一段文字,然后把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继续阅读三次文字;第二组继续阅读两次文字,做一次自由回忆测试;第三组不再阅读文字,做三次自由回忆测试。然后三组学生在五分钟和一周后分别进行自由回忆,即只提示文字标题,回忆尽可能多的内容。结果发现,五分钟后,学习次数越多,成绩越好;然而,一旦将时间拉长到一周后,参加测试次数越多,成绩越好。
认知科学的“测试效应”告诉我们,“学习+测试”的效果远远强于“学习+学习”,更能保持长期记忆。什么是“学习+测试”?举个例子,每当我学习一个重要学科,我会选择一本带考试题目的教科书,读完即参加考试,看看自己哪些知识点搞明白了,哪些知识点依然陌生。
什么是“学习+学习”?举个例子,大家看书的时候喜欢画线,写一些批注。又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方法都是低效的。2013 年认知心理学家们联合审查了十项流行的学习技术,发现不少普遍流行的学习方法仅在特定情境下有效,或者效果很差。其中,证明非常有效的是实作测试、分段练习,对不同年龄、不同材料、不同考试都有效;实用性最差的五项是概述材料、标记、关键词助记、图像辅助学习、重读,效果有限,还仅限特定情境。
测试不仅能提升阅读的记忆效果,还能减缓遗忘的进程。即使是非常简单的自我测试,比如回忆所学内容,或者用自己的话口述读过的关键内容,也比当下大部分流行的阅读策略更有效。

分散学习

“分散学习”是对必要难度理论的逆向运用。它是指将原本集中在一起的学习内容,分散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等分别学习。
按照分散学习原理,一个出乎意料的反常识结论是——不要上课记笔记。因为按照必要难度理论,上课记笔记,都是在记忆的舒适区工作,写得越快,忘得越快。隔了几个小时记笔记,存储略有难度,数月后提取记忆的效果反而更好。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散学习——时间上的分散。另一种“分散学习”是地点分散。挑两组人背英语单词,第一组在同一个地点背,第二组在两个地点背,结果是第二组记忆效果更好。
与分散学习相对应的是“集中学习”。比如考前复习,熬夜抱佛脚,突击课本。从学习效果来看,究竟是短期高密度的“集中学习”好,还是拆分学习时间地点的“分散学习”好?哈里·巴利克等人曾让 35 位大学生学习西班牙语词汇,结果在 8 年后依然发现分散学习效应。多项研究表明,“分散学习”会带来更好的测试成绩,过一段时间提取记忆时也更准确、更高效。
目前“分散学习”的主流研究实验范式设计是:初次学习→学习间隔→再次学习→保持间隔→最终测试。因此,带来一个有趣的效应——间隔效应。它是指将学习时间间隔开,学习会更有效。在一项为期 9 年的纵向研究中,包括巴利克在内的 4 人,学习了 300 个英语-外语词对,在 14 天、28 天或 56 天的间隔内进行了 13 次或 26 次重新学习。在训练结束后的 1、2、3 年或 5 年内对记忆保持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间隔 56 天的 13 次重新学习的记忆保持率与间隔 14 天的 26 次重新学习的记忆保持率相当。23
既然间隔 56 天与间隔 14 天学习效果一样,那么,究竟间隔多久比较合适?尼古拉斯·塞佩达等人对上千人的研究发现,如果 1 周后测试,那么最佳间隔时间在 20% 到 40% 之间;如果 1 年后测试,那么最佳间隔时间在 5% 到 10% 之间。“从现实意义上而言,建议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 5%~10% 最佳。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计划 300 天后再次测试,那么,距离上一次学习之后,大约 15 天或者 30 天再次学习,效果最好。也就是说,如果想在一年后记住一本书的关键内容,那么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后再读,记忆效果最佳。

交错学习

什么叫“交错学习”?假设你需要学习多个知识点或多个技能,一种学习方法是批量学习,先学会 A 多次,再去练习 B 多次,最后练习 C 多次。这种 AAA-BBB-CCC 式学习叫作批量学习。反之,把不同知识点混在一起学习,比如,ABC-BCA-CAB,这种学习叫作交错学习。
研究结果均发现,交错学习效果更好。
阅读启示: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学习,而要尝试多个概念、多个知识点一起学习。


人不喜欢测试,人喜欢临时抱佛脚,喜欢看似简单的学习——为什么人类喜欢选择次优学习策略,不是更好的学习策略?因为大脑爱偷懒,大脑爱模式。人类记忆存在广泛且普遍的元认知错觉,误将“记住了”当成“学会了”。
为什么你在阅读时喜欢用绘制思维导图来代替读书笔记?因为大脑更喜欢绘制思维导图过程的快乐,并不关心思维导图是否真正帮助你学会了什么。然而,思维导图有用但低效。认知科学家卡皮克等人 2011 年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研究了类似思维导图的方法:概念图。结果发现,概念图法非常低效。120 名被试中有 101 名被试(84%)的测试成绩均为“提取练习”优于“概念图”。有意思的是,人类的元认知错觉又欺骗了多数学习者。75% 的学习者认为,概念图学习方法优于其他方法。即使实际效果差,人们仍然以为“概念图”方法高效。
阅读的认知机制告诉我们,你可以在阅读时,多进行一些测试;读完一本书后,不要立即写笔记,而要隔上几个小时再写笔记,以及每隔一定时间,再重读一本书,温故知新;学习同一主题下的多个知识点,通读全书或者借助多本书相互参阅,而不是在一个知识点上不断死磕。

第三章 信息、叙事与美感

一种新的图书分类体系

大众科普常常是单本发行,但也有成套发行的。最著名的莫过于英国的“牛津通识读本”与中国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前者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从 1995 年开始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截至 2022 年 6 月底,该系列已出版 737 种图书,篇幅短小精悍,每本仅为 100~150 页。后者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从 2003 年开始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截至 2022 年 6 月底,该系列已出版 84 种图书,每本保持
十五讲的体例,页数在 200 页以上。两套丛书均涉及人文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众多知识领域。

手册指汇集某一学科或领域专业知识的工具书,或收录专家共识的参考资料。既有面向实践类的操作手册,如木工、编程、工程、医学、摄影等手册,也有讨论特定学术话题的专业手册。操作手册帮助我们快速学会某项技能,专业手册有助于我们了解某个领域。世界上最著名的专业手册丛书莫过于“牛津手册系列”(Oxford Handbooks),该系列自从 2001 年开始出版,目前已经出版上千部。每本均由世界顶尖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代表着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既有共识与未来研究方向。”
手册也许是最易被人低估的一种图书。刚开始学习一个学科或领域时,我推荐一个绝佳组合:教科书+手册。双管齐下,可以快速厘清学术脉络,抓住关键知识。

你还可以读一些科幻小说与心理学家撰写的小说。今天是一个强调理性与科学的时代,科幻小说展示了人性在大时空尺度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经典的长篇科幻小说可参考阿西莫夫的《基地》、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与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等书。心理学家撰写的小说则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细微之处,经典的长篇小说可参考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诊疗椅上的谎言》。

长篇纪实指写人或社会现象的书,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字数超过 10 万的特稿。长篇纪实的常见优点是资料翔实,可读性强,读后容易增进认知;缺点是作者易受个人偏见影响,有意无意地裁减素材。最著名的长篇纪实类作品莫过于普利策非虚构奖的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除了大众科普、学术专著、历史小说偶有斩获,历年获奖作品多为优秀的长篇纪实,如 2007 年、2010 年、2014 年、2016 年、2017 年获奖作品分别为《末日巨塔》《死亡之手》《汤姆斯河》《黑旗》《扫地出门》。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再会,老北京》等书,亦可参考。

在本书第十一章“通识千书”中,我们整理了四百二十位智者的著作,多数均提供了传记,供读者参考。看到那么多闪耀的名字,你是不是以为传记是只给历史上的伟人写的?其实不然。你可以写自传或个人回忆录,还可以给亲朋好友立传。人没了,精神与记忆依然流传于世。

根据英国心理学家乌塔·弗里思的研究,小朋友阅读能力的习得经历了三个阶段:图形阶段、语音阶段与正字法阶段。五六岁前的孩子,正处于第一阶段图形阶段,主要依靠形状、颜色、字母、弯曲等视觉特征,将物体、图形与整体单词对应起来。这个阶段,以阅读图画书为主,辅以少部分文字。
给孩子挑选图画书有哪些注意事项?关键是从人物系列入手,也就是优先阅读人物剧情导向的系列图画书。与人物系列相对的图画书是零散绘本,零散绘本可以看,但对孩子来说,构建剧情的难度很大。孩子很难记住非人物剧情导向的系列图画书,更难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人物导向系列图画书有哪些值得推荐呢?荷兰的米菲系列,德国的雅各布、科妮系列,美国的大卫、哈利系列,日本的安东医生、霸王龙系列,英国的小熊很忙系列。
随着孩子长大,开启双语启蒙,可以直接读英文原版图画书,依然记得坚持优先阅读人物系列。如牛津图画书有 Winnie and Wilbur 系列、Super Happy Magic Forest 系列、Boris 系列、Christopher Nibble 系列、Goat and Donkey 系列、Hugo and Bella 系列、The Woollies 系列。

第二篇 阅读的技法:如何读

第四章 文本细读:阅读基本功

什么是文本细读?细读,即逐字逐句地慢慢读、反复读。文本细读的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要对文本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发掘。它侧重从文本自身出发,发现作者真正的观点、言外之意与矛盾之处。

文本细读:与作者对话

文本细读强调你与作者在同一个社会意向性层次上对话。
什么是社会意向性?也就是“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
为什么你仅仅通过口头语言交流,就能理解到对方希望自己做什么?为什么你仅仅通过阅读文本,就能理解到不同时空的作家的思想?背后的奥秘正是在于人类拥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心理理论。这种能力能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能推测并明白别人想要什么、思考什么、相信什么。
心理理论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当你两三岁的时候,只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信念和意图,比如“我想喝奶”“我要玩玩具”,此时你只具备了心理理论的一阶社会意向性,简单说就是“我知道”;再大一点,你开始会揣测其他人的意图,推断别人是怎么想的,即“我知道你知道”,这就是二阶社会意向性;到了三阶社会意向性,则进一步扩展为“我知道你知道他知道”。人的意向性层次通常只有 4~5 层。到了五阶就是极限。而伟大作家都是理解人性的高手,往往能具备六阶、七阶社会意向性。如果当作者在七阶社会意向性层次上表达,结果你却停留在二阶、三阶,显然,你并没有真正与作者在同一个层次上交流。

阅读信息型文本(如大众科普、学术专著等),字词级别,重点在于核查作者讨论的“术语”或“概念”;句子与段落级别,重点放在作者的主题句与论证结构;篇章级别,重点是理解作者提出的观点或理论模型。
阅读叙事型文本(如小说、传记等),字词级别,重点在于核查作者提到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的时间线;在句子与段落级别,重点放在关注书中的主人公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与他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冲突;在篇章级别,重点是理解作者的叙事结构,想表达的是爱还是战争?
阅读美感型文本(如诗歌等),字词级别,重点细读作者使用了哪些“新异词汇”。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用词习惯,有些作品令你印象深刻,常常是因为作家使用了一些“新异词汇”。“新异词汇”用于形容某位作家首次发明的词汇,或者创造性使用某个熟词的语言现象。比如,鲁迅在创作时善用明清白话和日语元素,张爱玲则将英文和上海话融入作品。在句子与段落级别,重点看作者的金句与修辞。一位伟大的作家笔下常有传诵千古的金句与独特的修辞手法。在篇章级别,重点是理解作者创作的独特意象或形象。意象侧重文字美感,形象侧重视觉美感。

文本细读的具体技法

理解作者的关键字词

细读叙事型图书时,在字词层面要着重去理解主人公。你可以学习伟大的编剧,尝试对人物做心理画像。曾有一个采访者问美国著名演员李·马文:“你演了 30 年的坏蛋,总是扮演坏人一定非常可怕
吧?”马文笑着说:“我?我从来没有演过坏人。我演的是那些挣扎度
日的人,他们是在尽其所能来将就生活给予他们的东西。其他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是坏人,但他们不是。”
可见,好的编剧和演员对人物的理解从来不是脸谱化的。好的作品能反映人性,原因正在于此。在这些作品中,没有简单粗暴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物都有丰富的性格特征。
对于叙事型文本中的人物,我们不要只是记住一个人名,更要理解人名背后那个活生生的人,包括他的性格、家庭关系、生活背景。

读美感型文本时,在字词层面要重点留心作者的新异词汇。正如史蒂芬·平克所说,伟大的作家酷爱阅读,他们掌握了一份由海量字词、成语、构造、比喻和修辞技巧构成的清单,以及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如何冲突的悟性。这就是好作者的“耳感”。
如何操作呢?可以将作者使用的新异词汇整理出来。以苏轼的《超然台记》为例,该篇结尾为: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这一段出现了很多新异词汇,比如“夏凉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撷园蔬”“取池鱼”,21 世纪的国人理解毫无困难,但在日常阅读中接触不多。将这些词汇记录在小本本里面,参照第八章“卡片大法”的技巧,写成“新词卡”,不仅能改善你的文本细读能力,更能提高你的写作能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一句话:“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乘物以游心,超然世外。”即活用《超然台记》。
鲁迅的新异词汇都来自哪里呢?第一类是书面语,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他从传统书面语中找到一些非常好的词汇,比如《故事新编》借用古代神话。第二类是明清白话,比如他把“东西”写作“物件/物事/货色”,“脖子”写作“颈子/颈项”等。第三类是方言,比如“很”,他用的是“蛮”;“不敢”,他用的是“怕敢”;“抱抱吧”,他用的是“抱勃罗”;“反倒”,他用的是“倒反”,这些都是南方方言。第四类是借用日语、英语词汇,比如“万年笔”“氛围气”等都是典型的日语词汇,出现在文章中给人一种极其新鲜的感觉。
再来看张爱玲。对《张爱玲作品集》进行统计发现,她的新异词汇大致分成四类:第一类来自旧学功底,比如“朗吟”“怅惘”“娉婷”等;第二类来自新式教育、白话文,像“略胜一筹”“模棱两可”等;第三类是方言、市井俗语,比如“讨人厌”“死七昏咧的”“不作兴”;第四类是英语,比如“罗曼蒂克”“英国麦分”(mufin)、“司空”(scone)等。

理解作者的关键句子与段落

叙事型

对于叙事型文本,在关键句与段落的层面,我们要关注事件与冲突,看作者如何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试看一个张爱玲的例子。下面是她《鸿鸾禧》中的一段话:

广大的厅堂里立着朱红大柱,盘着青绿的龙;黑玻璃的墙,黑玻璃壁龛里坐着的小金佛,外国老太太的东方,全部在这里了。其间更有无边无际的暗花北京地毯,脚踩上去,虚飘飘地踩不到花,像隔了一层什么。整个花团锦簇的大房间是一个玻璃球,球心有五彩的碎花图案。客人们都是小心翼翼顺着球面爬行的苍蝇,无法爬进去。

在连接语句的时候,写作新手常常大量使用“突然”“但是”这类词汇来生硬地转折。而这里,张爱玲使用了一种高超技法——用动词带动事件往前走。比如“脚踩上去,虚飘飘”、“苍蝇,爬”,这些动词比“十分舒适”这类侧重解释的词汇更能触动人的感觉。
鲁迅也是善用动词的高手。王安忆在《小说课堂》中评析说,鲁迅写孔乙己被打断腿之后,没有说他“爬”,而是: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拿“用这手走来的”来代替“爬”,是高手中的高手的写法,因为它不仅符合时间顺序,自然带动事件往前走,还一石二鸟,消解了汉语的动词也是名词带来的弊端。
鲁迅受日文影响更多。而受英式中文影响较深的作家,在推进事件发展时,往往不习惯用情景来自然带动事件,只能很生硬地嵌入
“突然”这类词汇来转折。试看白先勇的名作《寂寞的十七岁》。

她在我耳边喃喃地说。她的声音都发哑了,嘴巴里的热气喷到我脸上来。突然间,她推开我,把裙子卸了丢在地上,赤着两条腿子,站在我面前。
“唐爱丽,请你——不要——这样——”
我含糊地对她说,我的喉咙发干,快讲不出话来了,我害怕得心里直发虚。唐爱丽没有出声,直板板地站着,我听得到她呼吸的声音。突然间,我跨过椅子,跑出了教室。我愈跑愈快,外面在下冷雨,我的头烧得直发晕。回到家的时候,全身透湿,妈妈问我到哪儿去来。我说从学校回来等车时,给打潮了。我溜到房里,把头埋到枕头底下直喘气。我发觉我的心在发抖。1”

这里的“突然间,我跨过椅子,跑出了教室。我愈跑愈快”不够自然,不是事件自然带动的。“我害怕得心里直发虚”已经做了铺垫,再来一个有力的打击,就会将主人公吓跑。可惜,中间少了这个打击。因为写了“突然间”这样的转折词,后续作家不得不顺手补上“外面在下冷雨”这样更突元与事先没铺垫的句子。同样,“突然间,她推开我,把裙子卸了丢在地上”也有这样的问题。

美感型

在阅读美感型图书时,句子与段落层面要重点关注它的语句和修辞。以海子的诗为例。

我在一个北方的寂寞的上午
一个北方的上午
思念着一个人
——海子《跳伞塔》

在动词(“思念”)前插入空间词汇(“一个北方的上午”),制造出一种空间感觉。这种很高超的写法,很多伟大作家都不约而同在使用。举个例子,钱锺书在《围城》中有个经典的比喻,“柔嘉打个面积一方寸的大呵欠”,也是这种写法。
除了明喻、暗喻、排比、对偶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一些高级的修辞术,比如风喻。你可以将风喻理解为比喻的N次方。试看日本诗人小野小町的排句:

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

既然身如浮萍,那么浮萍会断根,也会有水相邀。我们可以画个简单的示意图:身→浮萍→断根→水→相邀→同行。一路比喻下去。
钱锺书、张爱玲都是风喻高手。比如钱锺书《谈交友》的第一段:

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末,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所以,上帝垂怜阿大(Adam)的孤寂,只为他造了夏娃,并未另造个阿二。

在这篇经典作品中,钱锺书大量使用风喻,如开篇第一句,以必需与奢侈来比喻恋爱与友谊,然后直接跳到上帝造人的传说,钱锺书故意将亚当译为阿大,由阿大又引出一个阿二,读来妙不可言。

理解作者的篇章结构

美感型

阅读美感型文本时,在篇章层面上,我们重点关注作者呈现的意象或形象。以海子的诗为例:

我的双脚在你之中
就像火走在柴中
雨鞋和羊和书一起塞进我的柜子
我自己被塞进相框,挂在故乡
那粘土和石头的房子,房子里用木生火
潮湿的木条上冒着烟
我把撕碎的诗稿和被雨打湿
改变了字迹的潮湿的书信
卷起来,这些灰色的信
我没有再读一遍
普希金将她们和拖鞋一起投进壁炉
我则把这些温暖的灰烬
把这些信塞进一双小雨鞋
让她们沉睡千年 梦见洪水和大雨
——海子《雨鞋》

诗人在某种意义上与精神病患者类似,大脑中会同时浮现无数个意象。但诗人与精神病患者的区别在于,诗人能将纷杂的意象约束到同一套时空系统中。比如《雨鞋》,“我的双脚在你之中”“塞进我的柜子”“卷起来”“塞进一双小雨鞋”呈现了统一的空间关系;“我的双脚在你之中,就像火走在柴中”“一起塞进我的柜子”“潮湿的木条上冒着烟”呈现了一个很微妙的时间系统。
伟大的诗人不仅能将纷乱而来的意象统一在一套时空系统之中,还会使用“时空变形”创作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仍以《雨鞋》为例,细读“我自己被塞进相框,挂在故乡”一句。常人的写法是,“我把我亲爱的妻子和小宝的照片放在我眼前的两个相框里”。“我”与“相框”的关系是我主动操控相框,但海子把自己装到了相框里面,我被自己挂在相框里。“我自己被塞进相框”——这是第一处时空变形。
“挂”的时候又产生了第二处时空变形,不再挂在眼前的相框,而是挂在远方的故乡。从眼前到远方,从相框到故乡,千里之外仿佛近在眼前,一下子改变了空间距离。这种强烈的时空变形意象,正是海子的厉害之处,也是我们读诗歌时要重点细读的。
从结构上看,《雨鞋》呈现意象时,使用的是AB结构,“我的双脚在你之中”,是“我”和“你”,然后是“柴”和“火”。总是指向自已、指向身边不远的具象事物,同样的结构重复多遍,就构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歌。

信息型

在阅读信息型图书时,我们要注意查找一些术语或概念、主题句或论证结构,以及观点或理论模型的反例与边界。
哲学家波普尔在20世纪提出“可证伪原则”,今天成为科学界通用的准则。然而,当你用读书“反”法来思考,就要假设科学可证伪性在某一时刻会失效。一旦用逆向思维,怀疑这类看似不可推翻的基本原则,你马上会找到很多好书,比如,陈晓平的《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与纳尔逊·古德曼的《事实、虚构和预测》。你还会看到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对波普尔所做的批判。站在古德曼、西蒙的角度,重新反思“可证伪原则”,你在理解科学本质上将更进一步。
再如安德斯·艾利克森提出的“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相信读者都不陌生。然而究其根源,却是错的。
美国认知心理学教授戴维·汉布里克发现,练习时间长短和表现好坏有正相关,但练习时间仅能解释表现当中 12% 的变异量;练习效果对游戏类表现帮助最多,接着是音乐、运动、教育,但练习仅能解释教育和职业表现中不到 5% 的变异量。连心流提出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也认为,刻意练习不可能带来心流,而心流才是顶级专家的表现。
第三个错误是,刻意练习的研究存在统计学与程序性硬伤。简单说就是,究竟什么样的练习算刻意练习,我们无从定义,也无从测量。
定义混乱、可有可无的解释效应,以及无法测量与复用的方法和统计硬伤,都让“刻意练习”一词的边界非常模糊,导致这个概念越来越不能得到主流认知心理学家的承认。

文本细读的进阶思考

元:文本细读的高阶操作

我们常常高估同时代的人,低估历史上已经被时间证明的智者。那些智者都在“细读”什么?伟大的科学家都在谈论什么科学作品?伟大的文学家对其他文学家有什么样的点评解析?伟大的诗人在讨论哪些诗人?借高手之眼,我们可以从杰作中窥见更多细微之处,获取更多启发和灵感。
在毛姆的《巨匠与杰作》中,你能看到毛姆作为读者的样子。他说:“为了真正洞悉一部伟大的小说,你就必须对写这部小说的人有一个必要的了解。”于是,他在《巨匠与杰作》中穿插了十位作者信息量巨大的八卦,清新自然、平易近人又不乏猛料。你还可以参考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和《俄罗斯文学讲稿》,阿西莫夫的《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巴黎评论》等书,了解顶级作家眼中的顶级作家是什么样子。
伟大科学家谈论科学的著作,可以看诺贝尔奖得主、天体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的《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以及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神经科学之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的《致青年学者》,这本书我买了近十本,赠送友人。自己也读了两遍,其中“意志力之病”这一章值得反复阅读。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给年轻科学家的信》亦可参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术市场竞争如同战争,躲开枪炮声猛烈的地方,在阵地旁边观察。

空:什么情况下,无须文本细读?

读坏书,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你读得越多,浪费的生命就越多,所以请珍惜生命,甄选好书。选书时,让时间作为过滤器。
我将图书分为坏书、可用之书、力作、杰作与神作(具体评选标准参见第十章)。多数图书难以超越“杰作”这条金线。所以你无须将有限的生命细读“力作”之下的著作。可用之书与多数力作,速读即可;那些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的杰作与神作,才值得文本细读,反复体会,再三回味。
值得你文本细读的好书就是:2000年后阅读《庄子》,1000年后阅读《辛弃疾词集》,500年后阅读《西游记》,100年后阅读《物种起源》,80年后阅读《哲学研究》,60年后阅读《创新算法》,40年后阅读《自私的基因》,20年后阅读《这才是心理学》。

第五章 抽样阅读:科学跳读

什么是抽样阅读?也就是带着假设去读书。将长文本看作由不同文本单元组成的全集,针对全集提出假设,找到值得阅读的文本单元,仔细阅读;验证或推翻假设之后,进行第二轮抽样,循环往复。

一辈子能读多少本书?

阅读一本书,你不需要将所有文字都读完。在不少人看来,读书就是要从头读到尾。艾柯在《带着鲑鱼去旅行》一书中讽刺道:

一般拥有相当可观藏书量的人,当他们家来客人的时候,那些人一走进门就例行公事地说:“哟!好多书啊!请问你都读过了吗?”最初我还以为,典型不读书的文盲才会问这种问题,此种人家里照例只有两排书,包括五本平装本简易世界名著和分期付款购买的儿童大百科全书。但经验告诉我,很多我们以为还有点文化水准的人也会说这种话!他们仍旧认为,书架不过是个装“已读”文本的储物架,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可谓是个仓库。

在阅读杰作、神作时,采取上一章介绍 的“文本细读”;在那些不够重要的著作上,采取另一种读法,这就 是本章要介绍的“抽样阅读”。

抽样阅读:带着假设去读

英国小说家毛姆非常推崇跳读,他在《跳跃式阅读和小说节选》中写道:“聪明的读者只要学会一目十行跳跃式阅读这种有用的技巧,就能在阅读时获得最大的享受……人人都会跳跃式阅读,但既要跳跃式阅读又不受损失,却并非易事。”3光自己尝到跳读的甜头还不够,毛姆甚至联合出版社,把历史上杰出小说家的原著改为缩写版,从几百万字缩写为几十万字,结果缩写版比原著更受欢迎。

抽样是一个统计学术语,指从研究的全体中抽取部分样品单位,抽取的样品单位要能充分代表全体的特性。

“抽样阅读”,也就是带着假设去读书。将长文本看作由不同文本单元组成的全集,针对全集提出假设,找到值得阅读的文本单元,仔细阅读;验证或推翻假设之后,进行第二轮抽样,循环往复。
从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来说,相对“文本细读”,“抽样阅读”更符合人类大脑工作的原理。
首先,大脑爱脑补。“汉字序顺并不一定影阅响读”,大脑会自动脑补成正确语义。当你阅读某篇文章时,依据幂律效应,从一个网络中大约 20% 的信息节点中,即可获取 80% 左右的高质量信息。
其次,大脑有“未完成情结”。为什么有些书,你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有好事者评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催眠的三本书,分别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但是,假如这些书你只读其中的一章,大脑反而对还没有读完的文字念念不忘,你会在头脑中想象作者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会讲什么。
最后,大脑也是贝叶斯机器人。当你猜测事情发生的概率时,先验知识会影响你的预测概率。大脑的工作原理也是这样的。你在某一领域拥有越多的先验知识,那么最终的预测准确率就越高。一位聪明的阅读者,正是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贝叶斯预测的准确率。

抽样阅读的具体技法

确定样本章节

既要跳跃式阅读又不受损失,并非易事。用统计学术语来说,难在如何保证抽样对全体样本的代表性上。
我们向统计学学习,提高所选样本对全局的代表性,这一步被称为确定样本章节。步骤包括掌握图书结构、规划阅读目标、具体实施抽样。

掌握图书结构

先来看一本书的结构。大多数图书由三部分构成:

  1. 边角料:包括封面、封底、版权页、推荐序以及媒体和名人撰写的推荐语。
  2. 作者对图书的介绍:包括图书目录、作者的自序与后记、致谢、注释、参考文献等。
  3. 图书的正文:篇、章、节、目。它们代表一本书的整体结构。什么是篇、章、节、目?篇的英文是 part;篇的下一级是章,对应的英文是 chapter;节,从属章,常用标题格式 1.1 或大写一、二,再或者省略编号,用标题加粗来表示;目,从属节,常用标题格式 1.1.1。节的下面有时也有更小的单位,但绝大多数时候可忽略不计。
规划阅读目标

再对书的专业性进行分类。越是面向大众的书,你越可以采取较快的阅读速度,阅读时无须聚精会神,也无须保持较高的专注力。怎样判断一本书是面向大众的还是面向专家的?推荐一个阅读技巧,通过字体大小、排版,以及正文的“节”与“目”是否有数字编号来区分。一般来说,字体较大、排版宽松、正文的“节”与“目”没有数字编号的图书,大多数是面向大众读者的。反之,字体较小、排版紧凑、正文的“节”与“目”采用数字编号,比如 1.1、1.1.1,这类图书多半是面向专业读者的。

明白一本书的结构之后,再来看看如何规划阅读目标。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读多少字才有代表性?读多少章才有代表性?

  1. 读多少字才有代表性?经验法则是至少读整体字数的 20%。

每本图书都会在版权页列出这本书的总字数。
我的文集《人生模式》的版面字数为250千字,也就是25万字(实际字数会少于该字数)。读20%,意味着至少读5万字。

  1. 读多少章才有代表性?理论上,你阅读的样本章节总字数应该不低于全书 20%。

一个简洁的估算公式是:

$$\text{需要阅读的章节总数} = \text{总章数} \times 0.2 \times \text{系数}$$

系数取多少与每页排版宽松、紧密程度有关系。一般来说,每页字数 700 以上,属于排版紧凑,如果一本书每页有 700800 字,系数取 1.3;800900 字,系数取 1.2;9001000 字,系数取 1.1。一页超过 1000 字的图书较为罕见,往往是特例,比如字典、词典等。每页字数 700 以下,属于排版宽松,如果一本书每页有 600700 字,系数取 1.4;500600 字,系数取 1.5;400500 字,系数取 1.6。一本书一页低于 400 字的,往往是特例,比如诗集、绘本等。
有的书导论或附录与正文字数较多,同样需要计算在章节数中。《人生模式》正文 24 章,加上导论,总计 25 章;每页 25 行,每行 30 字,总计 750 字,属于排版比较紧凑的,系数取 1.2。因此,《人生模式》一书,如果我们想读完整体字数的 20%,意味着至少要读完 25×0.2×1.2=6 章。
再举一个例子。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为例。该书正文 38 章,附录有 2 章,总计 40 章;每页 34 行,每行 28 字,总计 952 字,属于排版紧凑的,系数取 1.1,这意味着至少要读完 40×0.2×1.1=8.8 章,取整后也就是 9 章。
在实际操作时,如果你读的不是纸质书而是电子书,无法估算一本书的每页字数,系数默认采用 1.2,上述公式简化为:

$$\text{需要阅读的章节总数} = \text{总章数} \times 0.2 \times 1.2$$

前文提及,需要较高专注力的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小时 6250 字,需要较低专注力的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小时 15000 字。《思考,快与慢》最有代表性的 20% 内容,也就是 8 万字,对我这样的认知科学领域的专业读者来说,可以快速阅读,按每小时 15000 字的阅读速度,大约需要 5 个小时读完;对非认知科学领域的读者,则需要慢速阅读,每小时 6250 字的阅读速度,大约需要读 12 个小时。
假设你近期工作较忙,一天只有 1 个小时阅读时间,《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你就需要阅读 12 天。然而,以人类的喜新厌旧程度,如果无人监督,那么多数人难以坚持阅读超过 1 周的时间,也就是说,你常常会在第 8 天放弃阅读。
更合理的阅读目标是什么呢?集中火力,一周读完一本书最精华的 20%。假设每天读两三个小时,意味着三四天就可以读完。这个阅读节奏,不仅适用于阅读《思考,快与慢》,更适用于一切无须细读的好书。

具体实施抽样

真正的难点来了。一本书那么多章节,究竟如何确定哪些章节是最精华的 20% 呢?答案要回到统计学中去寻找。
在统计学上,有八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其中,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这四种是概率抽样;便利抽样、专家抽样、配额抽样、雪球抽样,这四种是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相对客观,依赖你要阅读的文本本身的数学分布规律;非概率抽样相对主观,依赖阅读者的个人判断。

下面依然以《思考,快与慢》为例,介绍这八种抽样方法在阅读时的应用。

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是指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样本单位。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相互独立,彼此毫无关联。
我们可以利用 Excel 或者在线网站来获得答案。以统计网站 biostats.cn 提供的在线简单随机抽样功能为例,在该网站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输入起始编号、终末编号、抽样个数、随机种子四个参数。具体到阅读时,起始编号是指第一章(或导论);终末编号是指最后一章(或附录);抽样个数是指需要阅读的最小章节总数,比如《人生模式》计算结果是 6 章,《思考,快与慢》计算结果是 9 章;随机种子可不填写。
以《思考,快与慢》为例,起始编号为 1,终末编号为 40,抽样个数前文已经确定为 9。输入完数据之后,点击“提交”,就获得了 3,5,6,9,15,17,19,24,39 这 9 个随机数,那么我们就读这 9 章。

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等距抽样的关键是确定抽样间隔,这个间隔值一般被称为 k 值。

以《思考,快与慢》为例,全书共 40 章,最少要读 9 章,k 就
只能小于等于 4,否则抽取范围将会超过 40.

k=1 时,读 1、3、5、7、9、11、13、15 章;
k=2 时,读 1、4、7、10、13、16、19、22 章;
k=3 时,读 1、5、9、13、17、21、25、29 章;
k=4 时,读 1、6、11、16、21、26、31、36 章。

再如《超越智商》有 13 章,13/3=4.3(除数“3”确定的原则依然如上所述,为了确保最小的抽样代表性,所以至少要读 13×20%=2.6 章,取整后为 3),k 的取值也是小于等于 4.

k=1时,读1、3、5章;
k=2时,读1、4、7章;
k=3时,读1、5、9章;
k=4时,读1、6、11章。

如果采取二八原则,假设一本书的 20% 最有代表性,那么 k 的取值只能是 1~4.

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指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调查单位,而非一个一个地抽取调查样本。
具体怎么操作呢?你可以把一本图书划分为不同的群,在划分时,按照图书已有的篇(部分)挑选群。比如《思考,快与慢》总共有五个部分,如果抽到的是第一部分,就把第一部分全部读完,以此类推。
一般建议读包括章节数最多的篇(部分),否则无法确保最小的抽样代表性。《思考,快与慢》总计五个部分,分别包含 9 章、9 章、6 章、10 章、4 章内容。建议你放弃第三和第五部分,在第一、二、四部分中选择一个阅读,否则达不到 8 章的阅读目标。
你也可以按照其他维度挑选群,比如,按照作者的身份。我主编的《认知尺度》有很多作者,你可以将作者的身份划分为作家、科学家、企业家三类,然后挑选其中一类阅读。你可以挑郝景芳、陈楸帆等作家撰写的章节来阅读,也可以选择魏坤琳、黄扬名等科学家撰写的章节来阅读,还可以挑选路意、李雪凇等企业家撰写的章节来阅读。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指的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如性别、类别等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以上文介绍的《认知尺度》一书为例,你可以按照作者身份分成三类,每类只读一个作者,比如作家只读陈楸帆,科学家只读魏坤琳,企业家只读李雪凇。这样能快速把握图书的整体思想。
你也可以按照“核心章节”和“边缘章节”分层。如何快速找到图书的核心章节?你可以从图书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入手。很多人读书时只把注意力放在正文上,但一本书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同样颇有价值。通过注释和参考文献,找出作者引用自己文献最多的章节、作者原创贡献最多的章节,这些章节就是核心章节。以《人类网络》一书为例,全书共 9 章,每章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的数量分别为 1、11、4、3、4、7、7、11、9。作者引用自己原创的研究越多的章节显然越有可能是核心章节,也就是第 2、6、7、8 与 9 章。
当然你也可以按照另外一个思路确定一本书的核心章节,即作者引用别人文献最多的章节。以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一书为例,该书参考文献中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才 8 次,引用《剑桥英语语法》作者杰弗里·基思·普鲁姆同样高达 8 次。这 8 次分布在第 2、4、6 章。其中第 6 章引用普鲁姆的文献 4 次。显然,第 6 章可能是“核心章节”,但更大概率是平克自己没那么擅长的章节。
判定是核心章节还是非核心章节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看作者引用别人文献最多的章节是不是全书核心思想所在,显然,《风格感觉》一书引用普鲁姆 4 次的第 6 章不是核心思想所在,所以我们判定它为“边缘章节”。一个经验法则是,越在前面的章节,是“核心章节”的概率越高。
试举一例。英国认知科学家安迪·克拉克所著的《预测算法》一书,引用英国神经科学家卡尔·弗里斯顿总计 63 次,甚至超过引用自己的文献的次数。显然,整本书在浓墨重彩介绍弗里斯顿的思想。作者在第一章即引用弗里斯顿的文献总计 10 次,那么第一章有较大概率是核心章节。
以上四种方法属于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法是指你利用客观、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章节,通过选中的样本对整本书做出强有力的统计推断。相对来说,它对整本书的代表性更强一些。这四种方法有何区别?简单随机抽样适用范围最广,效果相对理想,尤其适用于章节数较多的图书,但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知识;等距抽样操作最为简单,最易记忆;整群抽样需要了解图书结构,尤其适用于本身带有篇的目录结构;分层抽样最能触达图书核心章节,但需要深入剖析图书结构,前期准备工作最多。
很多时候,你也可以采取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法是指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章节的方法。这种抽样方法更容易让你保持阅读兴趣。典型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有四种:便利抽样、专家抽样、配额抽样、雪球抽样。其中,便利抽样最能激发阅读兴趣;专家抽样适合该领域的专家撰写的导读或阅读建议;配额抽样尤其适合目的性明确、时间有限的阅读,比如考试;雪球抽样适合刚刚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对该领域不够熟悉的阅读。

便利抽样
直接阅读与手头工作最相关的章节。举个例子,我给认知科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的中文版撰写了一篇万字导读,当时文中需要引用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提及斯坦诺维奇的内容,那么我就可以直接在《思考,快与慢》电子书中检索关键词“斯坦诺维奇”,发现名字出现在图书第 3 章。这就是一种便利抽样。
另一种常见的便利抽样是,通过阅读边角料以及作者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发现作者反复提及的关键词,然后阅读该关键词所在的章节。

专家抽样
专家抽样也被称为选择性抽样,选择样本章节依赖于专家建议。专家说先读哪个章节就先读哪个。比如我主编的《追时间的人》,这是一本对话体的书,我给读者提供的阅读次序建议是……

配额抽样
在这种抽样中,根据预先确定的总体特征来选择样本。比如阅读《实验心理学》这本书时,预先确定选取作者提及如何做实验的章节,与做实验无关的章节可以不读。

雪球抽样
当抽样框架难以识别时,更好的方法是雪球抽样。什么是雪球抽样?在做调查时,让已参加调查的人推荐更多他们认识的人,样本的大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增加。同样,阅读时,你拿到一本书后可以先任意选择一章试读,再读作者在这个章节中提到的另一章,如此滚雪球般读下去。

提出假设

当你确定好要读的章节,速读边角料、作者关于图书的介绍之后,就可以提出假设了。如何提出假设?你可以从数量、质量、结构三个维度提出你的阅读假设,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维度。

数量:对书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做出假设。
阅读《原则》这本书前,我最初假设作者瑞·达利欧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智者。我的假设正确吗?并不正确。统计全书,出现桥水 285
次、中国 89 次,其他尚在世的名人名字不下 30 次。我难以想象,一本号称人生总结的著作中,一位淡泊名利的智者会用如此之大的篇幅
提及国家领导人。
从达利欧在书中引用的 29 篇参考文献来看,多数是商业畅销书,只知道金斯不知古尔德,只知卡尼曼不知斯坦诺维奇,只知威尔逊不知阿奇舒勒。
对比之后,瑞·达利欧是不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智者,相信你已心中有数。

质量:对图书哪些章节的原创贡献大提出假设。
以《俄罗斯文学讲稿》为例。我们了解到,纳博科夫写过的唯一人物传记是《尼古拉·果戈理》,经常提到的作家是托尔斯泰。那么,你就可以选取《俄罗斯文学讲稿》中果戈理、托尔斯泰两章来抽样。
仔细阅读前言及相应推荐语,的确有多处提及果戈理与托尔斯泰,由此验证“这两章是信息抽样关键节点”是正确的。纳博科夫高度推崇果戈理,认为果戈理是一种不存在的作家。
再如前文提到的《人类网络》,作者马修·杰克逊引用自己发表的文献最多的章节集中在第 2、6、7、8 与 9 章,由此可以假设这几章是本书的核心章节。

结构:对图书的组织结构提出假设。
以《超越智商》为例,阅读前你可以对这本书的论述重心提出假设。在该书的推荐序中我重点介绍了斯坦诺维奇的“三重心智模型”。由此,你可以提出假设:这本书的论述重心是三重心智模型。该假设是否正确?可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阅读第一篇即可。

验证假设
修正假设
  1. 假设得到支持,进行第二轮抽样阅读。
  2. 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完全被否定,继续第二轮抽样阅读。
  3. 假设部分支持、部分否定。此时,你需要先修正假设,再开始第二轮抽样阅读。修正假设常常是在原有假设的基础上增加限定词、例外条件等。

抽样阅读的进阶思考

阅读一本书时,我们首先会形成一些假设,比如宇文所安推崇王维。
当该假设最终通过验证,如何进行更高阶的思考?你可以做这样的场景变化:除了宇文所安推崇王维,人类历史上还有哪一个作家推崇另一个作家?

当一本书太薄时,无须带着假设去读,快速读完即可。比如陪孩子读绘本,一本不到 300 字的绘本,无须带着假设去读。当一本书足够关键时,无须带着假设去读,需要反复琢磨。当一本书很文艺时,比如诗歌、散文、小说,也无须带着假设去读。

第六章 结构阅读: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

结构阅读:像智者一样思考

思想实验:思想实验是指通过想象去进行实验,这是哲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思想实验虽然是哲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但并不会局限于哲学这一学科。在任何涉及抽象概念的操作时,它皆可大显身手。比如,理论物理学、理论生物学中常常可见“思想实验”的身影。最著名的莫过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构建的“升降机”“与光同行”等系列思想实验。

抽象:哲学家的术语体系和正常人的术语体系非常不同,他们会使用更高级别的抽象。美、道德、自由、意志、知识、真实、理性,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构建了不同的边界和抽象级别。

符号思考:符号思考是指使用抽象的符号而非自然语言来思考,这是数学家、统计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远在古埃及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各种数学符号来辅助建设金字塔。
人类大脑的运作规律,在认知科学上表现为多维函数。认知科学家往往将那些超过三维的维度空间称为高维空间。比如,我们的视觉对一把椅子的表征,一维是椅子的线,二维是椅子的面,三维是椅子的立体。但椅子还存在四维的一些属性,比如什么人、什么时候坐过这把椅子等。所有参数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维空间。最终,人类心智的各种特征值,就会构建出一个庞大无比的高维空间。
此时,为了将其简化到人类大脑能够理解的维度,我们就要进行降维操作。认知科学家约书亚·特南鲍姆发明的等距映射(Isomap)算法就是在流形计算中高频使用的一种降维算法。“同样,为了放大差异,我们需要执行升维操作。举一个升维的例子。曾经有一种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它的数学原理就是将在低维上很难发现的一些差异,放到高维去,从而放大差异。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指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它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常用的认知方式。
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通过田野调查,从族群、文化特例中总结出规律。
语言学家常常做的事情是什么?他要寻找语言中的特例,从特例中总结出一套规律。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乔治·莱考夫著有《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为何将这三者关联在一起?在汉语、英语中,女人、火、危险事物分属三种不同类别,但在澳大利亚原住民迪尔巴尔人的语言中,它们却被归入一种范畴。这种特例,常常引发语言学家的灵感。

幽默叙事
人类为什么会有幽默感?认知心理学家约兰·纳哈特在 1970 年提出失谐-解困理论(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他做了一个经典的重量实验,实验内容是让被试举重。前几次,实验者让被试举起
一个七八十公斤的道具;之后,实验者把道具换成形状一样,但只有
十公斤的其他道具。当举起这个特殊的道具时,绝大多数被试都笑了。人类为什么会笑?心理学家发现,刺激材料的不可预测性和失谐性,跟你是否会发笑正相关。在安全场景之下,体验预期与意外是幽默叙事的关键。
幽默叙事只需两个事件——营造语句和关键语句,前者是指给你营造安全情境的句子;后者是指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句子。在第一个笑话中,营造语句是福尔摩斯问华生时他的回答。当你随着华生的回答正沉醉在仰望星空的安全情境中,突然福尔摩斯抛出一个关键语句“有人偷了我们的帐篷”,打破了你的预期,让你不禁哑然失笑。在第
二个笑话中,营造语句是病人们拍手欢迎总统的安全情境,一位病人突然打破了这种预期,对不拍手的总统扔出了一个关键语句:“你不想吃肉包吗?”
无论是笑话、段子还是反讽,常常涉及攻击或伤害他人,或者通过攻击自己来维系自尊。没有伤害,就没有幽默叙事,这些伤害,常常与温饱、安全、性爱与亲情等人类进化早期的事物有关。第一个笑话,与安全有关;第二个笑话,与温饱有关。

故事叙事
任意一个“最小故事”都由三个叙事事件构成:事件一是状态,描述行动者所处的时间、空间状态;事件二是行动;事件三是事件一的逆转。在时间上,事件一先于事件二,且先于事件三。在因果上,事件二导致事件
三。先看一个例子。

事件一:有个男人很幸福。
事件二:他遇见一个女人。
事件三:从此,他很不幸福。

短短三句话,就构成了一个“最小故事”。怎样的“最小故事”才具备“故事性”?一般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最小故事”的事件数量是三个。为什么两个事件无法构成“最小故事”?两个事件,只能连成一条线,不足以构成一个立体。人类大脑不喜欢记忆平面的东西,更偏爱记忆立体。
原则二:事件二导致了事件三的发生。人类是强因果关系的动物,强到什么地步?即使两件事情完全没有关系,比如“一个男人结婚”和“他不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但我们就是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不快乐是结婚导致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在大脑强大的脑补功能加持下,必然出现的结果。因此,人类是先天的故事接收器。
原则三:遵从固定的时间次序,事件一发生在事件二之前,事件二发生在事件三之前。伟大作家经常使用的写作技巧是什么?他们会像时间魔法师一样,快进或放慢实际发生的事件和故事叙事的时间长度。《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茨威格徐徐铺陈,把短短的 24 小时高帧慢放到一生般漫长;反之,《银河大战》中,几十亿年的时光则随作者笔锋旋转,转瞬即逝。
原则四:逆转,事件三一定不同于事件一。为什么一定要有逆转?这是人类在进化早期习得的一种本能,人类大脑对新奇刺激的加工强度要远远高于平淡事件,并且更愿意传播给更多人。相比婚前婚后都幸福的爱情故事,人类天然喜欢八卦、三角恋与狗血剧情。

认知科学有六个母亲: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与神经科学,这六个母亲,涉及思想实验、实验科学、田野调查、计算模拟等多种认知方式。


前文介绍了人类九种主流的认知方式,聪明的阅读者至少要精通其中四种,熟悉另外五种。同时,精通的四种认知方式,相互距离越远越好。为什么有人会给人一种书呆子的感觉?因为他只拥有单一的认知方式。
举例来说,思想实验与田野调查,两种认知方式距离较近,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与语言学家也常常使用“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思想实验和实验科学,两者距离就较远,不少哲学家排斥实验。一个人如果同时掌握思想实验、实验科学、计算模拟、幽默叙事四种距离较远的认知方式,那么他的知识结构就相对全面。反映在阅读上,你就应该不断挑选体现不同认知方式的读物。

结构阅读的具体技法

部落中的先知就是最初的学者,攀山越岭,渡海行川,田野调查也是最先出现的一种认知方式,人类一直沿用至今。当人类开始思考,就产生了哲学,古代文史哲不分家,这时候就产生了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伴随古希腊《几何原本》和中国《九章算术》的出现,符号思考的认知方式慢慢形成。工业革命前后,受弗朗西斯·培根科学实验的影响,诞生了实验科学的认知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诞生了计算机,产生了计算模拟的认知方式。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争,双方都各持其理,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加“合理”“真实”“可信”。
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构建“情境化的”“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安妮特·拉鲁的《不平等的童年》,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她提出,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无形却强有力的方式,冲击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如何影响教育方式。
定量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将社会现象数量化,计算出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结果。菲利普·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介绍了著名的斯坦福实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分配扮演“狱卒”和“犯人”,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验。然而,实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就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这就是通过定量研究,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了解这些和阅读有什么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前先掌握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将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如何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先找到自己在读书目的隶属学科,用“XX学科+研究方法”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方法论书籍,比如你在读医学领域的《食物与健康》前,可以先读柳叶刀的《临床研究基本概念》;假如你要读尼克拉斯·卢曼的《法社会学》,可以先读卡尔·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假如你要读格雷厄姆·艾利森的《注定一战》,可以先读斯蒂芬·范埃弗拉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假如你要读布拉德福德·基尼的《变的美学》,可以先读诺伯特·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提前了解控制论。这些方法论图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相关著作的精髓。
如果是与自己的工作相关的学科,建议精通这些学科的方法论。以社会科学为例,若要了解社会及行为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论,可以读杨国枢老师主编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全套总计三册:《总论与量化研究法》《质性研究法》《资料分析》。

好的作者会清晰地区分自己的贡献与他人的观点,严谨地遵循学术共同体的约定。反之,那些糟糕的书要么没有使用格式规约,要么用了但不够规范。

结构阅读的进阶思考

元:结构阅读的高阶操作

回顾一下,结构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弄清楚作者的认知方式。所以,结构阅读的高阶操作就是认知的认知,即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即对认知的认知。例如,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另一方面又要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这种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就是元认知。
结构阅读中另一个关键是提出问题,在结构阅读的高阶操作中也涉及元问题,即问题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本更专业的书,我们都可以使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前主席杰拉尔德·格拉夫提出的重要技巧。例如,“他们说过/我要说”模板。
“引述”他说时,我们会这样写:

最近,许多社会学家认为_____。
现在人们经常忽视_____。
Y和Z最近尖锐批评了_____,理由是_____。

表达同意时,我们会说:

我同意_____,因为我_____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
Ⅹ的观点_____确实是正确的,因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_____,虽然她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
Ⅹ的_____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为_____这个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这些写作模板也可以应用到阅读中,帮助你发现作者是如何总结归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构建自己的论证的。
格拉夫还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元评论”,元评论就是评论你自己的观点,告诉其他人应当以及不应当如何认识这些观点。你可以把元评论想象成电影中的旁白。元评论就像正文旁侧的“第二文本”,职责是阐明正文含义。在主文本中,作者讲了一个观点;在元评论中,作者则会引导读者去理解、消化所讲的内容。这些元评论内容可视为对作者认知的认知,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第七章 主题阅读:不只读一本书

主题阅读:从一本书到一批书

什么是主题阅读?即围绕同一主题,阅读一批图书,快速找出这些图书之间的相同与差异,相互参照,识别出关键知识,提高阅读效率。主题阅读为什么比只读一本书高效?因为大脑爱不同,因为大脑爱模式。先说大脑爱不同。相比对一个问题深入思考,人的大脑更善于在不同事物之间找不同。譬如你的爸爸和妈妈有什么区别?你会在万分之一秒得出众多结论:性别不同、外貌不同、爸爸用苹果手机、妈妈用安卓手机··再说大脑爱模式。人类大脑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它能快速找出两者的不同。当你看到三根并非相连的线条时,你会将其脑补成一个三角形。
主题阅读善用“大脑爱不同”与“大脑爱模式”,从多中找不同,自动补齐模式,符合人类天性。因此,采取此种阅读方法非常节省脑力。

如何更好地开展主题阅读?你需要知道“最小知识法则”。它是指掌握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最小知识集合,也就是一个学科或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对该学科或领域的理解超过业余爱好者的水平,达到业余专家水准。学习任意一个学科或领域,你都应该问自己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核心知识体系,源头出自何处?以认知语言学为例,认知语言学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诞生的?是什么支撑这门学科的成立?要解答这个问题,不是去看该学科或领域现在的教材,而是要看它最原始的那
一本著作。比如,认知语言学的原始著作是乔治·莱考夫 1980 年写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读后,你会明白认知语言学因为“范畴与范畴化”而诞生。
第二个问题:这个学科或领域有怎样独特的话语体系?某个学科或领域因某个原因诞生,那它必然有一套跟其他学科或领域不一样的话语体系。如认知语言学,它跟“认知修辞学”与“认知心理学”大不相同,强调“基本层次隐喻”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
任何一个学科或领域,都会产生一个只属于该学科或领域的特殊话语体系,此外,这个话语体系会延伸到下一个层面,推演出二级话语体系。所以第三个问题就是:该学科或领域的二级话语体系是什么?接着上面的例子,认知语言学的二级结论是什么?答案是“象似性原则”与“经济原则”相互冲突,导致人类心智与语言的一些有趣之处。比如人类语言习惯一定是有生命的大于没有生命的,人类先于动物,阳性大于阴性。再比如我们只会说美女与野兽,而不会说野兽与美女;只会说夫唱妇随、男耕女织,而不会说妇唱夫随、女耕男织。
但是,仅仅停留在一个学科或领域还不够。你需要思考第四个问题:其他学科或领域如何看待这个学科或领域的大问题?仍然以认知语言学为例,此时,我们关心的是社会心理学如何看待隐喻,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研究分支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学习任意一个学科或领域要掌握的四个最小知识。我将其称为学习任意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最小知识法则”。如果你掌握了某个学科或领域的四个最小知识,就很容易理解该学科的全局,不被细枝末节带歪。这正是更好应用“主题阅读”的指导原则。

主题阅读的具体技法

如果说文本细读帮助你把书读厚,抽样阅读帮助你把书读薄,结构阅读帮助你把书读懂,那么主题阅读就是帮助你把一个领域中的书读透,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与文本细读、抽样阅读、结构阅读不一样的是,主题阅读开始时书本并不确定,需要从选书开始。具体如何做呢?第一步,你需要确定主题阅读的层次,究竟是掌握一个大学科,还是掌握一个子学科或某个专业领域,还是只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了解一个作者。不同层次的主题阅读,决定了不同的选书方向、数量。第二步,确定主题阅读的范围,找到相应的书目。第三步,确定阅读的次序,先读哪一本,后读哪一本。第四步,也是主题阅读最重要的一步,通过“目录对比”等具体实操方法,结合前文所述文本细读、抽样阅读、结构阅读等方法,获取一个学科或领域中的知识体系,并将其整理出来。我推荐“树形结构”,这是一种最符合人类大脑认知习惯的知识结构。
这就是主题阅读的四个关键操作:确定主题阅读的层次,确定主题阅读的范围,确定主题阅读的次序,将知识点整理为树形结构。

将知识点整理为树形结构

如何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呢?我建议用树形结构进行整理。
为什么是树形结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认知科学教授约书亚·特南鲍姆在一篇论文中探讨了人类表征抽象知识的最佳结构。他比较了循环结构、星形结构、方块结构、链条结构等不同结构,最终证明人类表征抽象知识的最佳结构是树形结构。
只有树形结构,才最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从树的上一层到下一层,具备唯一通道,便于大脑将知识从记忆底层快速提取出来,符合人类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的特点。树形结构又是兼具横向扩展与纵向扩展能力的最优雅的结构。它有唯一通道,从一个概念通往另一个概念,每一个通道又可以无限展开。因此,它成了人类存储抽象知识的最佳结构。
在儿童学习词汇时,最初是将物体进行扁平互斥的划分并对应到不同名称,当他们意识到可以用树形结构来学习时,认知开始大幅度发展。
相比之下,其他的结构有哪些弊端?先来说云状结构的代表——标签系统。多年来,我认识的朋友,除非超级勤奋,否则,很少有人能成功坚持使用标签系统。它存在什么问题?首先,输入时无法按照统一的规则处理。当你给读过的书贴标签时,有时贴多个标签,有时贴少数标签,有时甚至没有,数量越多越凌乱。其次,即使是事先严谨规划的标签系统,一旦变更其中某个标签,那么会影响之前设定的所有标签,你不得不面临一起变更还是不变更的难题。最后,标签系统容易随时间的推移而动荡。标签的形式并不方便提取记忆,记忆恰巧经不起这类时间动荡。
除了使用标签系统,更多的人喜欢使用随机分类,比如读完一本书,写一些笔记,然后随机再读另一本书写一些笔记。这种方式很难打通不同书和不同书之间的知识点。
反观主题阅读,通过目录对比,对某领域的知识体系形成初步假设,将其写成树形结构。根据领域词汇确定根节点、一级节点、二级节点。一级节点是一级学科术语,二级节点是子学科术语。

第八章 卡片大法:像智者一样写笔记

人人爱卡片

该如何写读书笔记呢?有的阅读者喜欢在书本上标红涂绿,有的阅读者喜欢绘制视觉笔记,有的阅读者喜欢绘制思维导图或大纲笔记。然而,认知科学家研究发现,上述笔记法并不高效,事后考查记忆,难以提取,并且常常给你营造一种自以为知道的错觉(有关研究参考本书第二章)。

卡片大法:符合人类大脑工作规律的笔记法

首先,撰写卡片笔记,能够提高大脑启动速度。如果你写一篇读书笔记,一上来给自己很高的要求,比如洋洋洒洒千字以上,并且对外正式发表,那么会给自己很大压力,压力一旦大了,就容易拖延。反之,写一张百字左右,只给自己看的读书卡片,压力则大为缓解,也容易完成。
其次,撰写卡片笔记,能够降低大脑认知负荷。正如梅棹忠夫所言,写卡片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遗忘。我们阅读一本书,会形成种种想法,如果这些想法在大脑中飘来飘去,那么会挤占大脑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一旦你将其落实成文字,将种种想法从大脑中的意识世界迁移到纸笔承载的物理世界,就能腾出更多的大脑计算能力。
最后,撰写卡片笔记,便于提取与记忆。以前,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记得越快,学习效果越好。简言之,存储越容易,提取就越快。但认知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识提取会更方便,尤其是将时间或空间错开,效果更好。比如,当时当场写笔记,不如隔上几个小时或换个地点写笔记(参见第二章介绍过的必要难度理论)。写卡片笔记,往往发生在阅读之后,那时你对阅读记忆的回想,实际在帮你巩固记忆。反之,在书本上标记、撰写思维导图或大纲笔记,则发生在阅读时。
相对其他常见笔记法,卡片笔记比视觉笔记能降低大脑认知负荷,启动速度更快。比在书本上做标记、做思维导图或大纲笔记,记得更牢,提取更快。

卡片大法的具体技法

注:在实际写作中,你可以将“标题”(title)简写为 t,将“参考”(reference)简写为 ref,将“唯一编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cation)简写为 uuid,而“内容”(content)常常省略标识符,无须刻意强调。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使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以标题为例,你既可以拿首行作为标题,也可以用加大字体、加粗字体等方式表示标题,还可以使用 Markdown 语法,“#”来表示标题。

标题:读《听听那冷雨》**
原文: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评论:余光中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堪称白话文范文,将中文之美用到了极致,开篇“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凄凄切切”,又“天潮潮”“地湿湿”“潮润润”,又“惊蛰一过”“春寒加剧”“雨季开始”。从头读到尾,毫不呆板。
参考:阳志平《风格练习》
唯一编码:201711050101

“参考”指卡片提及的参考资料,包括两种:外部引用与内部引用。外部引用建议写成自己习惯的文献格式,我常常使用的是 APA 格式第七版。多数时候,可以将其简化为格兰诺维特.(2008).找工作这种形式。如果搭配文献管理软件使用,还可以简化为相关软件自动生成的键值。以 BibTeX 等参考文献管理软件为例,可以简化为 [@Citationkey] 这类格式。”内部引用是指引用其他卡片,那么此处写下其他卡片的唯一编码即可,比如:[201501011506]。
“唯一编码”是指卡片的唯一标识,最常见的有两套编码系统:“时间”与“数字-字母”。无论纸质卡片还是数字卡片,“时间”编码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建议精确到分钟,使用 12 位时间戳。比如前文的“201501011506”表示 2015 年 1 月 1 日下午 3 点零 6 分撰写的一张卡片。“时间”编码系统优点是维护成本最低,缺点是无法直接展现相关卡片的层级关系,需要在“引用”处手动维护。一个常用的小技巧是设置输入法的某个自定义短语(例如 sj)为时间戳,从而提高输入效率。

改进之后的编码系统供参考。
卡片:平时随手写的,没有明确用途的卡片,统一使用时间编码。可以写在任何软件中,只要写作处有时间戳即可,未来方便导入导出数据即可。不要拘泥于单一卡片笔记软件。
文章:使用“数字-字母”编码。比如,1 表示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1-a 表示这篇文章的第一节。1-al 表示这篇文章第一节的第一张卡片,这类卡片既可以是专门为这篇文章而写,也可以复用卡片库中的卡片。
图书:使用“字母-数字”编码。比如,a 表示自己写的第一本书,a-1 表示这本书的第一章,a-1-a 表示第一章的第一节。a-1-al 表示该节的第一张卡片,这类卡片既可以是专门为这个章节写的,也可以复用卡片库中的卡片。
结合时间编码,可以每年创建一个文件夹来管理卡片、文章与图书等不同层级的知识创造。如图 8-1 所示,这是一个极简版的文件夹结构示意图。

新词卡常见的信息结构是:“新异词汇+原句+造句+参考+唯一编码”。试举一例:

例11:新词卡
新异词汇:微醺而饭
原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
造句:人生呵,可以像李白一样秉烛夜游、任侠放歌,将那辉煌璀璨浓缩在春日一夜;也可以像沈复一样,慢慢地穷困潦倒一生,慢慢地与芸娘在月光下对酌,在池塘前微醺而饭,那何尝
不也是一种幸福?
参考:阳志平《浮生若梦》
唯一编码:201712061942

注:在实际写作中,你可以将“新异词汇”(new words)简写为 nw,用作卡片标题;将“原句”(source sentence)简写为 ss;将“造句”(targetsentence)简写为 ts。
如果一句话中有多个新异词汇,你可以将其分别表示为nw1、nw2等。“原句”如是古文或英文,卡片中可引相关翻译:“不一会儿,月映水池,虫声四起,我们又摆设竹榻于篱下,这时老太太告诉我们已经酒温饭熟了!我们即在月光下饮酒,微醉着吃饭。”在造句时,亦可多个句子,用ts1、ts2等表示。
哪些新异词汇值得积累?准确、鲜活的名词、动词、富有节奏感的四字词、令人耳目一新的旧词新用等。从哪里积累新异词汇?你正在阅读的任何图书。若有余力,可以尝试分析所选新词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

第九章 综合应用: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

如何读学术专著

阅读学术专著的难点包括无法形成对一本书的整体理解;读的是已被证伪的书;读不懂术语或概念;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用不上;找不到相应的学术专著。以下一一介绍。
无法形成对一本书的整体理解。很多学者的学术专著针对同行写作,在阐述时默认假设同行已经拥有一些前置知识,如果你不是这个领域的从业者,这些前置知识会成为拦路虎。似乎一本书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但是这么多知识点关联在一起表达了什么?读完区分不清知识点的权重,无法整体把握一本书,这是阅读学术专著的常见难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请参考第六章介绍的“结构阅读”,先理解作者全书主要的认知方式是什么,是侧重思想实验、实验科学,还是田野调查?以认知科学为例,同为斯坦诺维奇的著作,《机器人叛乱》一书侧重思想实验,《超越智商》一书侧重实验科学。继而参照第六章介绍的各种提问模板,向作者提问。仍以《机器人叛乱》一书为例,“思想实验”提问模板如下:

作者构造了怎样的思想实验?这个思想实验是作者第一次发明,还是基于历史上已有思想实验的演绎?这个思想实验和你头脑中的常识有什么不同?给你提供了什么样的反常识?仿照作者的这个思想实验,你可以用它批判什么观点?

我们试着回答一下。作者在书中构造了“机器人叛乱”这一思想实验,该思想实验出自哲学家丹尼特。这个思想实验告诉了我们一个令人惊恐的反常识——人,是机器人;人,背叛了自己的主人——基因。随着漫长的演化,人作为基因载体自身的利益本身,会与基因的利益发生冲突,最终背叛基因的利益。从“机器人叛乱”实验出发,你可以重新反思进化心理学的对错。进化心理学仅代表基因的利益,低估了人自身的利益。
如何更全面深入理解本书的内容?继而查阅《机器人叛乱》一书涉及的方法论、格式规约,结合第五章介绍的“抽样阅读”快速跳读,以及第八章介绍的“卡片大法”,重点撰写该书的新知卡、术语卡、图示卡等读书笔记。其中图示卡侧重用自己能够理解的符号,绘制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如此一来,得以形成关于一本书的整体理解。
读的是已被证伪的书。很多学术专著,宣传漂亮,但实际上书中涉及的理论或观点已经落后于学界共识,已被证伪。但是你并不知道,因此你阅读这本书极可能是浪费时间。如何判断一本学术专著的理论或观点是否靠谱?你可以参考第五章介绍的“抽样阅读”,找出
一本书的关键理论假设,然后看其论证逻辑。

  1. 是不是有多方面的证据支持?认知心理学中的“工作记忆理论”不仅在提出时有实验心理学方面的行为证据,近些年还涌现了大量认知神经科学的脑成像证据。反之,不少学术专著提及的理论之所以被推翻,正是有了与之相悖的新证据出现。
  2. 是不是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不少学术专著的理论或观点在提出时曾被质疑过,在一轮轮大浪淘沙中,有的经受时间的沉淀始见真金,有的却是一场空。前者如卡尼曼在《选择、价值与决策》一书中提出的前景理论,后者如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3. 是不是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读不懂术语或概念。与大众科普不同,学术专著并非将学科共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其涉及的问题常常没有定论,因此先需综述介绍前人研究成果,再阐述自己的结论及边界、例外。对没有相关学术背景的读者来说,有些术语或概念难免晦涩难懂,怎么办?你可以参考第四章的“文本细读”,来理解信息型图书的术语或概念;你也可以参考第八章的“主题阅读”,使用另一本书中对这个术语或概念的解释来攻克这本书。读不懂卡尼曼与人合著的学术专著《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可以先读他的大众科普《思考,快与慢》。读不懂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威尔曼关于心理理论的学术专著《塑造心智》(Making Minds),可以先读他的大众科普书《孩子如何社交》。

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用不上。我们在阅读学术专著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你会觉得学术专著所讲的内容离自己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同样是读卡尼曼的作品,你读《思考,快与慢》这种大众科普书,多少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甚至能将其中的理论运用到投资决策中。但你读《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这种由一大堆论文构成的学术类专著,和现实产生鸿沟,很难将这本书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该怎么办?
请参考第七章“主题阅读”,获得更多配套阅读材料。如果读布尔迪厄的名作《再生产》,理解他的“文化资本理论”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有困难,那么你可以读英国学者罗伯特·休伊森与约翰·杰洛瑞的同名著作《文化资本》。休伊森的《文化资本》一书,以酷不列颠、千禧巨蛋、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向读者揭示了文化如何变成
一种商品。杰洛瑞的《文化资本》一书,以文学经典为例,讨论了文化资本的分配如何规训识字、阅读、写作等习性。
如何更好理解学术专著中的关键术语、概念或者理论模型?分享
一个实用小技巧:你在搜索相关术语、概念、模型时,加上“应用”或“工程”或“技巧”等词,更易找到实践应用类图书。以《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为例。该书重点谈的是行为经济学,那么你搜索“行为经济学+应用”,即可找到彼得·戴蒙德的《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搜索“行为经济学+工程”,即可发现史蒂芬·温德尔的《随心所欲》一书;搜索“行为经济学+技巧”,即可发现托拜厄斯·莫斯科维茨的《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一书。

如何读教科书

教科书知识体系常常落后于学术界最新发展3~5年,如果加上翻译耗费时间,国内读到的教科书常常已经落后于学术界最新发展10年了。因此,我们需要尽量读那些更能反映学术界最新共识的教科书。以认知心理学教科书为例,为什么我不推荐罗伯特·斯腾伯格的《认知心理学》?虽然斯腾伯格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但他这本教科书介绍的智力三大认知模型(卡罗尔的智力三层次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除了卡罗尔的智力三层次理论,其他两个理论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如今都不是主流,如前文所述,先后被证伪,所以这本教科书不够好。

如何找到那些好的教科书?请参考第七章介绍的“主题阅读”以及第十章“如何选书”。阅读教科书并非一上来就拿着老师发的教科书开始读,而是借来一大批与该领域相关的教科书,了解整个领域的知识结构之后,从中甄选一本教科书再开始读。接下来如何读?第五章介绍的“抽样阅读”与第四章介绍的“文本细读”开始登上舞台。通过抽样阅读,你能借助不同教科书的演绎,快速吃透一本教科书读不懂的概念;通过文本细读,真正拿下每本教科书都在反复提及的关键知识点。
有没有老师教学的时候不用教科书呢?当然有。这在人文学科领域常见,在21世纪依然有人文学者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不用任何教科书,只是为学生开书单,让学生按照书单去写读书笔记。如果你能邀请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历史学家钱穆、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为你量身定制教科书,那当然是一件人生幸事。
可惜大师的时间和能带的学生永远是有限的,今天很少有人如此幸运。那么,有没有巧妙的方法让我们接触到更好的老师、更好的教科书呢?答案是肯定的。
你用“名校+所学习的领域+教学大纲”作为关键词检索,在互联网上就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材料。以心理学为例,你可以登录心理学教学协会的官方网站(teachpsych.org),该网站有个栏目汇总了心理学教授的教学大纲。

不知道如何组织教科书的庞大知识点。为什么好的教科书那么罕见,差的教科书一不留神就写成工具书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本教科书涉及的知识点实在太多了。相对大众科普来说,一本学术专著涉及的知识点已经不少,但教科书动不动就是一个学科或领域中众多论文或专著的观点浓缩,知识密度可想而知。
以《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这本教科书为例。该书第一版是认知科学家约翰·安德森在1980年出版的,之后由他的学生不断修订,目前最新版是第9版。这本书的主题索引,一级知识点涉及600多个,二级知识点涉及400多个。即使是积极心理学领域这样的新学科,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编写的教科书《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的知识点也有上千个。
如何高效地读懂一本教科书的知识点?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第四章到第八章阐述的各项阅读技法。在本章我只强调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区分不同级别的知识点,对这些庞大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你既可以按照第五章“抽样阅读”介绍的整群抽样法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第四章“文本细读”介绍的“大理论、中理论、小理论”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其他维度分类。
以阅读心理学类教科书为例,我一般建议各位读者对知识点按照“大理论、中理论、小理论”进行分类。
什么是大理论?大理论是整个学科领域的核心议题,比如,认知心理学教科书都会谈感知觉、记忆、语言、推理与决策、专业技能习得和问题解决、创造力等,这些都是认知心理学的大话题。一个大的话题下,一般会有4~6个大理论进行竞争。每10年或20年会有一个比较主流的理论脱颖而出,这些大理论是你需要重点掌握的。但是为了公平起见,作者一般会介绍学术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大理论,你要学会区分哪些是主流的,哪些是已经被历史淘汰的,对于那些已经被
淘汰的大理论就没必要去记忆了。
比如,双过程理论是关于认知能力和心智架构的主流大理论,工作记忆理论是关于记忆的主流大理论,必要难度理论是关于学习的主流大理论。
与工作记忆理论竞争的大理论,在心理学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个,有1970年哈佛大学心理系主任乔治·米勒提出的“短时记忆理论”,认为人先需要一部分短暂的记忆空间去保存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再转为长时记忆去存储;有美国心理学家杰里米·阿特金森提出的记忆学说:短时记忆要经过不断复述、强化,才能转移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复述时间越久,长时记忆就越牢固;还有纳尔逊·考恩提出的记忆模型,这个模型与工作记忆模型有极高的相似性。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理论和模型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到现在,艾伦·巴德利的工作记忆理论已经得到认知神经科学“脑成像”研究的验证。
什么是中理论?在学习双过程理论时,你会接触到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心智程序;在学习工作记忆理论时,你会接触到语音回路、视觉空间画板;在学习必要难度理论时,你会接触到间隔效应、分散学习。这些就属于中理论。
什么是小理论?包括调查、实验等。认知吝啬鬼会谈卡尼曼发现的琳达效应实验,工作记忆会谈巴德利的英国邮编实验,必要难度理论会谈比约克夫妇的知晓感实验。
很多具体的调查或实验证明了一个中理论,很多个中理论又汇集成一个大理论。一本认知心理学的教科书往往会出现10多个大理论、40多个中理论,200多个调查或实验。掌握抽象知识的最好结构是树形结构,当我们了解了一本教科书讨论的核心议题(也就是大理论),再通过大理论来统率中理论与小理论,这样就能编织成一个树形结构。有两种不同方法来记忆一本教科书的知识点。方法一:自下而上,先记住200多个调查或实验。方法二:自上而下,先记住10多个大理论,再记住40多个中理论,200多个调查或实验。显然,前者很难,后者更易。

没有意识到作者的偏见。也许是受中小学教育影响,一个学科只啃一本教科书,不少读者成年后学习教科书,常常将它看得太神圣,总以为教科书等于真理。其实,学术思想会彼此竞争,教科书正是一个学派与其他学派竞争的重要阵地。你需要意识到所有教科书的编写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会受到偏见的影响,他们会更推崇某些流派,而忽略其他流派。一本教科书的偏见不等于错误,只是作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些与自己竞争的学派的重要观点,或者将其放在了一个不重要的位置上。
在情绪科学领域,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学派:以保罗·艾克曼为代表的基本情绪学派和以巴瑞特为代表的情绪建构学派。显然,两个学派的教科书并不会大肆承认对方的观点。艾克曼的学生达契尔·克特纳编写的教科书《理解情绪》并没有给情绪建构论太多笔墨,同样,巴瑞特编写的《情绪手册》也没有给基本情绪留太多篇幅。
在阅读每一本教科书时,我们都需要问自己:作者是否归属于某个学派?是否有特殊的认知方式偏好?是否有特殊的研究方法论?从而得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具体技法,请参考第六章介绍的“结构阅读”。
一个巧妙破除作者偏见的思想实验是:“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是该教科书没有提到的流派?还有什么最新的发展?
答案常常出乎你的意料,你会对一个领域有全新的认识。

如何读传记

阅读传记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只读吹捧传主的传记,没有读批评传主的传记。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偏见,我们很难看到一本真正意义上客观描述传主的传记。以写弗洛伊德的传记为例,既有肯定弗洛伊德为主的传记,也有批评弗洛伊德为主的传记。
你需要做更多额外搜索工作,一上来就采用第七章介绍的“主题阅读”,从正反两面来理解传主。我们只有掌握更多关于传主不同角度的材料,才可以更好地勾勒出一个历史上的真实形象。

阅读的平衡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读书无须从“易”到“难”。看上去,教科书比学术专著更难,学术专著比大众科普更难。所以,人们常常喜欢从大众科普入手,从不阅读学术专著、教科书。实际上,这种难易只是你的想象,并不是阅读的实际体验。正如前文所述,照样有写得幽默易懂的学术专著、教科书。人们还会大大低估替换大脑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的难度。一旦大脑首先被那些错误的思想占据,那么未来再想替换,会很难。之前那些你敬而远之的所谓难书,因为离真相更近,反而能帮助你更快捷地理解这个世界。

第三篇 阅读的选择:读什么

第十章 如何选书

选书的错误

经管畅销书常常披着实证研究的皮,实为抽样偏差。这类书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不挑选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如何知道哪些作者最喜欢写这一类书呢?可以阅读《企业巫医》和《管理大师》。在这两本书中,作者们介绍了西方管理领域常见的伪科学。
一个从书名上辨认知识传销之作的小技巧,就是它们常常使用“新科学”这类词汇。“幸福的新科学”“意志力的新科学”“行动的新科学”···这类著作多数是知识传销之作。
多数图书难以超过杰作这条金线,市面上常见图书以力作、可用之书和坏书为主。所以,你无须将有限的生命,浪费在反复阅读力作之下的著作上。可用之书与力作快速阅读即可,读书万卷真须破;那些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的杰作与神作,则需要文本细读,坐得了十年冷板凳,反复阅读,再三回味。

从哪儿选书

RedditReads,网址参见:redditreads.com,该网站借助爬虫技术,自动汇总了社交网站Reddit上提及的所有图书,并且根据提及次数,自动形成最佳书单。

如何编制一份好书单

书单有大小之分。我开的书单,大书单如“育儿百书”“开智正典”“寻找牛人与智者清单”,包括的图书均在百本之上。而开设的小书单,如“读了这四本书,你会更懂人性”“读了这四本书,你会更聪明”“读了这四本书,你会更懂情绪”等包括的图书皆为四本。
大、小书单解决的问题大不相同。大书单反映的是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结构的认识,追求博观;小书单反映的是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深度的认识,追求约取。因此,大书单尽量不要错过重要的作者,小书单尽量不要错过反驳意见。
以“育儿百书”为例,该书单是我从购买的数千本育儿书中精挑细选百本,按照“育儿观念的破与立”“写给家长的育儿书:分龄”“写给家长的育儿书:专题”“写给专业工作者的育儿书:分龄”“写给专业工作者的育儿书:专题”“写给家长的图画书”“更多育儿书单”七个方面整理,基本覆盖了育儿方方面面的知识。

第十一章 通识千书:智者的代表作

1. 知识的知识

数学与逻辑学是从底层原理来探讨知识的知识。先看数学,数学尤其侧重将万事万物表征为形式化的知识。21世纪的数学已经发展成高度专业化、极其小众的庞大学科体系,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掌握数学的全貌。不妨从数学思想入手。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始终应该掌握的是那些关键的数学思想,可参考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哈代的《一个数学家的辩白》。《怎样解题》启发了认知科学的元认知研究——人类是如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个数学家的辩白》让数学门外汉看到数学之美。数学趣味题可参考马丁·伽德纳的《啊哈,灵机一动》。
《数学史》《数学的语言》《数学经验》《什么是数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以及伊恩·斯图尔特的《自然之数》《生命之数》《迷人的对称》《谁在掷骰子?》等数学科普读物,还有《知无涯者》《素数之恋》《我的几何人生》等数学家相关的传记可以参考。
进一步深入数学,《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以及“普林斯顿救生圈学习指南系列”、《现代数学概念》(Conceptsof Modern Mathematics)亦可参考。

2. 如何理解世界

打破学科分界,从整体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角度来探讨世界观的著作,推荐阅读德威特的《世界观》一书。世界观作为整个人类认知体系的反映,先后历经多次跃迁。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世界观到牛顿时代的世界观,人类跨越了将近 2000 年。如今,从牛顿时代的世界观步人 21 世纪的世界观,又大不相同。

综合来看,21世纪人类的世界观,受到以下三大思潮的影响。
(1)进化论的影响:19世纪的世界观最重要的突破,莫过于进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得我们逐步放弃人类中心论,不再认为人类是上帝设计的优雅的物种,而是在自然选择下逐步演化而成的物种。
(2)相对论的影响:以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莫过于爱因斯坦,著有《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等。
(3)复杂性研究的影响:绕不过的源头之作莫过于西蒙的《人工科学》

进化论与复杂科学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捍卫进化论最用力的四人被称为“进化论四骑士”,我们在智者清单中挑选了其中的道金斯与丹尼特两人。
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不仅普及了进化论,更是非虚构写作典范。与道金斯齐名的则是古尔德,两人同为进化论捍卫者,同为科学作家,但观点、文风颇为不同。
丹尼特的著作《达尔文的危险思想》让我们意识到,原来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一种生物学理论,更会影响到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威尔逊的著作《社会生物学》即为实例,尝试将进化生物学开拓到社会科学领域,虽然社会生物学在学术史上算不上成功,但接班人——进化心理学如今已经在学术殿堂占有一席之地。进化心理学既有托比等人合著的《适应的心灵》等书,也有邓巴撰写的《进化心理学》。
有了进化论与相对论铺垫,那么,看世界的角度已经接近20世纪了,此时还需要用21世纪的“复杂性研究”进一步升级自己的世界观: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关心事物本身到关心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简单还原论到复杂整体论,从均衡、控制到非均衡、涌现。
相关著作可读瓦茨的《六度分隔》、杰克逊的《人类网络》、巴拉巴西的《巴拉巴西网络科学》。

宇宙天文、山川地理

如何理解在宇宙中的人类个体呢?请参考天文学家、科学作家萨根的《宇宙》《暗淡蓝点》、宇宙学家格林的《隐藏的现实》《宇宙的结构》《宇宙的琴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的《最初三分钟》、彭罗斯的《通向实在之路》《宇宙的轮回》《新物理狂想曲》等著作。
霍金的《时间简史》与《果壳中的宇宙》同样可以参考,而与霍金的观点并不一致的著作可参考萨斯坎德的《黑洞战争》。更多可参考:《无中生有的宇宙》《量子宇宙》《弯曲的旅行》等。
当我们把视线从亿万年的星空,转到生活的大地后,地理学著作可以参考诺尔的《地球简史》与杰弗雷·马丁的《地理学思想史》。爱登堡的《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亦可参考。与传统地理学不同,戴蒙德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撰写人类地理变迁历史,他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备受好评。
在 21 世纪,环保主义受人关注,人人向往梭罗的《瓦尔登湖》宁静自然的生活。科学作家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正是继承梭罗的传统。西方环保主义的先驱之作,让我们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要珍惜地球这个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家园。

物质规律

理解物质的规律并不容易,物理学的两位巨人分别是牛顿与爱因斯坦。我们在总论中介绍了爱因斯坦,而回到知识源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值得参考。
物理学的大厦是由一位又一位物理学大师的思想构筑的。那么,除了牛顿、爱因斯坦,还有哪些物理学大师呢?由物理学大师伽莫夫撰写的物理学科普《物理大师》值得一读。经典物理学史著作可参考《物理学史》(弗·卡约里)。
无论哪种评选名单,这些物理学大师中必然有费曼一席之地。费曼以他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科学作品引人注目,推荐阅读《别闹了,费曼先生》与《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让我们铭记,人之为人,在于好奇心。
费曼流传后世的文字,多半是后人根据其讲授的课程整理的,而温伯格都是自己撰写文字,他甚至用写一本书、讲一门课的方式来学习
一个新学科或领域。他的《终极理论之梦》《引力和宇宙学》《亚原子粒子的发现》以及文集《仰望苍穹》《湖畔遐思》,颇值一读。
化学与物理学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等。波义耳的《怀疑的化学家》揭示了化学学科的起源;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命名了氧气;道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提出了科学原子论。鲍林则将化学带入量子时代,他在《化学键的本质》中提出的许多概念如今被广泛使用。

生物奥秘

地球上不仅活跃着人类,还是更多生物的活动区域,其中小的如细菌,大的如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恐龙。生物的起源与奥秘,可以参考孟德尔的《遗传学经典文选》。昆虫学经典可参考法布尔的《昆虫记》,动物学经典可参考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
了解生物学历史,可以参考迈尔的《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化是什么》。沃森等人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黄金时代。关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可参考沃森本人的《双螺旋》与贾德森的《创世纪的第八天》。
从小小的基因到更多的物种,物种和物种之间、物种和环境之间究竟会构成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关系呢?恩斯特·海克尔最早提出了生态学一词。重要的生态学著作可以参考: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正是他开创了系统生态学,并将生态学介绍给大众;马尔滕的《人类生态学》将久经考验的生态学原理与复杂系统理论结合,使得人们更易理解生态系统组织和发挥作用的机制。

5. 如何理解社会

莫斯的《礼物》,披露了人类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

6. 如何理解组织

组织何以成为组织?本质上是因为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小于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因此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就是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除了宗教组织、军事组织、社会组织使用的是特殊的价值评判体系,如国家利益、精神信仰与社会福祉,绝大多数组织采取的评判标准是相对简单直接的评价体系:金钱与财富。

第一个模块是招聘。如何招募到更合适的人才?这是每一位管理者关心的话题。推荐两本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著作给管理者们。一本是介绍麦克利兰胜任力模型招聘法的《才能评鉴法》。其中,胜任力模型也常常译作能力模型、素质模型。
1973 年,麦克利兰发表了经典论文《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在该篇论文中,麦克利兰认为招聘应该更侧重被招聘者对某一岗位的胜任力,而非智力。组织应该建立自己的胜任力模型。
麦克利兰自己的《成就社会》首次出版于 1961 年。在书中,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决定经济增长的不是种族、气候或人口增长,文化习俗和动机——尤其是成就动机——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催化剂。成就动机,影响了文明兴衰、国家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最聪明的做法是投资那些成就动机高的人,并且引导整个社会创造一种追求高成就动机的文化。同样,对一个企业的招聘来说,也是如此。
作为一种统治至今的招聘方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方法有其优点:系统、科学、高效。但在 21 世纪,胜任力模型理论受到诸多挑战,今天的招聘重心开始从重视确定岗位的胜任力转向不确定事业的潜力。
另一本是霍根的《领导人格与组织命运》。传统人事测评,将重心放在选拔足够“好”的应聘者上,而霍根更关心人们在高压力下的失常表现与不良行为。他也是如今人格心理学流行的黑暗人格研究的首倡者。这本书简略介绍了霍根理论,尤其关注了那些“失败的”管理者。

7.如何理解家庭

理解家庭需要两个视角:发展的视角与系统的视角。前者侧重从人生发展的全程来看待家庭中的重要事宜,涉及发展科学,主要包括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成年发展与老年发展等;后者将家庭当作一个系统,而非就事论事,涉及家庭科学,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治疗与家庭个案管理等。

在埃里克森看来,人生发展会经历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后期、老年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解决的冲突。比如,青春期要解决的是“同一性”冲突,需要成为自己,知道我是谁,要去哪里;老年期要解决的是“生成性”冲突,需要总结一生,以免带着遗憾离世。

沿着家庭的发展周期,我们关心四个重要话题。(1)创建家庭:
婚姻与恋爱;(2)扩大家庭:生儿育女;(3)改善家庭:家庭治疗;(4)离开家庭:安度晚年与告别世界。

创建家庭:婚姻与恋爱

美好的婚姻不仅在于相似,更在于对不相似的容忍。举个例子,即使这对夫妻非常不相似,但是夫妻两人的心理弹性极好,都善于包容与宽容对方,离婚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因此,夫妻之间的彼此沟通非常重要。此处参见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婚姻与恋爱不仅是家庭系统自身的事情,同时也深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关于这点可参考三位女性思想家的著作。霍克希尔德的《心灵的整饰》《职场妈妈不下班》让我们反思商业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努斯鲍姆的《善的脆弱性》《女性与人类发展》让我们看到弱者的正义与一种可能的理想社会;巴特勒的《性别麻烦》《身体之重》让我们意识到,性别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欲望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如果说那些关于婚恋的心理学倾向的著作是心灵鸡汤,那么这些著作则称得上是刺向男权统治社会的尖矛利刃。
为了更好地了解婚姻与恋爱,相关教材亦可作为参考。婚恋心理学推荐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该书汇总了婚恋心理学领域的诸多科学研究发现。婚恋社会学推荐大卫·诺克斯的《情爱关系中的选择》与尼霍尔·本诺克拉蒂斯的《婚姻家庭社会学》,这是两本广为流传的家庭社会学教材。

扩大家庭:生儿育女

成功组建家庭之后,面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生儿育女。此时我们需要掌握抚养下一代的知识,也就是发展科学,尤其是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与成人发展。
先说儿童发展。今天育儿最重要的知识,源头来自鲍尔比、皮亚杰与维果茨基三人。
鲍尔比提出依恋理论之后,安斯沃思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从而可以科学评估亲子依恋类型。安全感是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重要人生基础。如何培养安全感强的孩子?如果你希望快速落地到育儿中,可从《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一书入手。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在依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感圆环法”,指导父母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他们的《依恋创伤的预防与修复》一书以及布莱恩·巴伯的《侵入式教养》一书。
皮亚杰开启了儿童发展领域两个重要的知识脉络:心理理论与道德发展。身为皮亚杰的粉丝,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中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什么是“元认知”?也就是认知的认知。但元认知涉及的东西太多,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往里放的大箩筐。因此,弗拉维尔与学生们在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为ToM ).
什么是“心理理论”?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具体来说,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理解他人的行动、欲望、信念三大基石。小明为什么想去游泳?去游泳(行动),是因为想去(欲望),而且认为游泳池开放(信念)。
自从心理理论提出之后,整个儿童发展科学日新月异,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其中,威尔曼、高普尼克两人最为知名。威尔曼是心理理论的集大成者,高普尼克是心理理论的创新实验设计者,两人亦撰写了多本写给家长的育儿好书,如威尔曼的《孩子如何社交》,高普尼克的《园丁与木匠》《孩子如何学习》《宝宝也是哲学家》。
保罗·哈里斯的《想象的世界》与斯科特·米勒的《心理理论》亦是了解心理理论的两本杰作。
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基础上,设计了伦理道德两难故事来考查儿童道德发展,将其分成六个阶段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只关心自己,不了解社会习俗;习俗水平:遵从社会规范;后习俗水平:了解社会规范之后,追求良心与自我道德完善。
托马塞洛则从维果茨基的传统出发,重视社会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他在《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中提出了人类认知的棘轮效应:人类的文化传统和人造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改进。这是人类认知与动物认知的根本差异,也是人类认知的起源。之后又在《人类思维的自然史》中阐述了共享意图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传统发展科学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只重视行为研究,缺乏更底层的实证证据。因此,近些年来,教育神经科学诞生了。戈斯瓦米是该领域的领导者与开创者,推荐阅读她编写的教材《认知发展》,以及她为牛津大学通识系列撰写的小书《儿童心理学》。
再说青少年发展。霍尔的《青春期》一书,开创了青少年发展科学研究领域。在该书中,他提出了青春期理论,让我们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的各种风险。新一代青少年心理学领军人物斯坦伯格的科普读物《不是青春惹的祸》与教材《青少年心理学》亦可参考。
很多父母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善于抵制诱惑,没那么容易分心,有的则延迟满足能力较差,很容易走神。其实这与“执行功能”相关。什么是“执行功能”?它通常是指个体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执行功能就像是大脑中的指挥官,计划、组织信息、做出判断、解决问题都要受到这个指挥官的控制。青少年的执行功能会深深影响孩子的发展,相关著作可参考《聪明却混乱的孩子》《中小学生执行力训练手册》等。
最后再说成人发展。2436 岁的年轻人会面临形形色色的困惑,其中最典型的四类困惑莫过于:人生价值、良师益友、终身志业和爱的寻求。这就是耶鲁大学发展心理学家莱文森在《男人四季》《女人四季》中提出的理论:人生四季。
莱文森原本研究的是 35
45 岁的中年人的生活,探讨为什么有些中年人生活愉快,职业生涯发展很好,而有的中年人命运悲惨,一事无成。结果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年的发展不得不追溯回其青年时期。在 17~33 岁间,青年的四个大梦会持续地影响一生。第一个大梦是寻求人生的多元价值,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个大梦是找到能够与自己同行的良师益友;第三个大梦是找到终身志业;第四个大梦是爱情、友情、亲情等爱的寻求。

离开家庭:安度晚年与告别世界

当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后,我们的家庭于是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不仅要正视上一辈的老去与离世,还要正视自己的老去与离世。这涉及老年学与生死学。
今天的老年学当然不是劝人喝酸奶,如今已经演变成对衰老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进行全面研究的大学科。在生理方向,最受关注的是关于衰老基因的研究,关于这方面可参考生物学家柯克伍德的《人生几何》。
在心理方向,最受关注的是弗里德曼领导的大型长寿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参见《长寿项目》一书。这是一本介绍“长寿项目”的著作,它源自一个 80 年之久的跟踪中产家庭的智力研究项目。
多年来,我们一直被告知,如果想要长寿,要监控吃什么、吃多少,以及多健身。但是《长寿项目》这本书的结论出乎意料,比如:
(1)许多工作最努力的人实际上活得最久;(2)结婚并不是通向健康的神奇门票;(3)长寿者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谨慎而执着的人。类似结论还有很多。总之,这是一本极有启发意义的、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如何长寿的好书。
在社会方向,最受关注的是如何改造合适老龄人的居住环境等,可参考雷格涅尔的《辅助生活设计:为身心脆弱者提供住房指南》。其他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可参考罗伯特·阿奇利的相关著作。
罗斯·安妮·肯尼是一位爱尔兰老年病学家,她领导着一个大型项目——爱尔兰老龄化纵向研究,从生理、心理与社会多方面跟踪研究了数千位老人,在新书《年龄证明》中总结了有关成果,颇值得参考。
在梅奇尼科夫1903年提出“老年学”一词时,他的构想是有两个研究方向:老年学与生死学。前者研究人们如何老去;后者研究人们如何面对生死。然而,今天老年学研究斐然可观,生死学却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许与人类忌讳谈论生死有关。推荐阅读生死学行者余德慧的《生死学十四讲》。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探讨了人类如何直面死亡,亦可参考。还可以参考《最好的告别》《当呼吸化为空气》《死亡之书》等著作。

8. 如何理解人性

1921 年,奥尔波特使用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方法来研究人性:词汇学方法。他把词典上所有描述人性的词汇全部找出来,总共 13000 多个。然后使用各类统计方法进行分类与精简。
这些关于人性的词汇,奥尔波特将其称为特质(trais)。人性的基本单元就是特质,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最典型)、中心特质(构成你的独特性)和次要特质。
然而,奥尔波特的徒子徒孙们却忘记了他最初提出特质论的初心——描述人性,如今却停留在统计技术的炫技之中。汉斯·艾森克将其精简为三个主要特质;雷蒙德·卡特尔将其精简为十六个主要特质;今日流行的大五人格模型将其精简为五个人格特质: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与开放性。讽刺的是,我们越深入人格特质,距离人性的整体性描述越远。
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再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这些真的能描述人性吗?凯利在《个人建构心理学》中深表怀疑。我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凯利是心理学史上最被低估的天才心理学家。凯利认为,将人割裂为人格、认知、情绪、动机来分别研究是愚蠢的。无论心理学家提出什么样的
理论概念,最后都会落在人类大脑中,表现为个人构念,包括:内向-外向、聪明-笨拙、易怒-平和、孤独-合群等。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需要修改个人构念,反过来,个人构念一旦修改,行为模式也将发生变化。
西蒙才是真正的认知心理学家。与其他心理学家尝试搞明白人性不一样,西蒙反其道而行之,在《人工科学》《思维模型》等著作中提出,人们常常容易高估人性,却低估环境复杂度。千百年以来,人性的积极面还是仁义礼智信;人性的消极面还是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然而,今天人类面对的环境复杂度远远超过想象。与其研究人性,不如研究人类在处理环境信息、进行信息加工时,存在哪些瓶颈。
奈塞尔认识到早期第一代认知心理学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于是奈塞尔逐步退出认知心理学研究,改投吉布森阵营。而导致这些缺陷的错误——研究人性,太把人当回事,弗洛伊德、斯金纳、班杜拉、奥尔波特、凯利、西蒙统统犯过。所有心理学家从研究一开始,默认假设存在一个叫作“人”的主体存在。他的喜怒哀乐很重要,他的行为反馈很有价值。
然而,吉布森敏锐地注意到,环境中的物,其价值和意义是可以被直接感知的。甚至相对常规心理学研究经常探讨人如何改变环境中的物,环境中的物提供给我们的可能性反而更大,更有意义,更润物细无声。因此,他在1966年出版的《视觉感知的生态学方法》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词——可供性(affordance),将其定义为物提供给人或动物的行为可能性。
在传统心理学家那里,人在物之前;而在吉布森这里,物在人之前。正如李白的诗歌所言:“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山中寻僧不遇,这是人在物之前。然而,无论你是否去,那山中的石径、丹壑、松门、闲阶、禅室依然存在,这是物在人之前。当你来了,遇到石径,自然会顺着小径蜿蜒前行;当你遇见松门,自然会推开;当你看到闲阶,自然会迈过;当你来到禅室,自然会敲门。
数千年以来,我们对人性进行探讨,但竟然对物提供给人类或动物的行为可能性一无所知。这也许正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作怪!
从此出发,吉布森构建了一整套生态心理学理论体系,并且深深影响到设计界、工程界等实务领域。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的“无意识的设计”正是源自吉布森的影响。
在凯利那里,人性的一切都会落实为你的个人构念;在西蒙那里,环境开始变得重要,研究人性的复杂不如研究环境的复杂;而在吉布森这里,则干脆利落地让人类暂时走开。结果,我们反而获得了越来越多关于人性的全新认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性大师的努力,让我们越来越理解人性。

梅日尼奇是神经可塑性圈内翘楚,他早年创办致力于大脑教育的公司,成功上市十余年后,又看到了欧美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再次创业,创办了致力于提高老年人大脑能力、延缓认知老化的公司。他带领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6087 岁的老年人,经过每天 1 小时,一周 5 天,持续 810 周的听觉记忆训练后,很多人把他们的记忆时钟往回拨了 10 年左右,有的人甚至可以往回拨了 25 年。梅日尼奇的相关著作可参考《软连线》《改变大脑》等。

神经科学作为一个大学科,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再推荐10本由知名神经科学家撰写的通识读物参考。
迈克尔·加扎尼加(1939—,美国):《谁说了算?》
克里斯·弗里斯(1942—,英国):《心智的构建》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1944—,美国):《笛卡尔的错误》
约翰·卡乔波(1951—,美国):《孤独是可耻的》
V.S.拉马钱德兰(1951—,美国):《会讲故事的大脑》
克里斯托夫·科赫(1956—,美国):《意识探秘》
罗伯特·萨波斯基(1957—,美国):《行为》
米格尔·尼科莱利斯(1961—,巴西):《脑机穿越》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1965—,法国):《脑的阅读》
承现峻(1967—,美国):《神奇的连接组》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挑选关于人性最重要的四个模块,那么在我看来,它们分别是人的认知、情绪、动机与行动,也就是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行动心理学主攻的领域。

认知是指人类处理外界信息并做出反馈,比如通过嗅觉、视觉、听觉等五感收集外界信息,然后在大脑中处理掉之后,成为当下决策或问题解决的起点,或者用于未来学习与记忆。过去 20 年,认知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莫过于三重心智模型。
2002 年,卡尼曼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的理由是:“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卡尼曼提出了人类的大脑存在双系统(我们可以把他想象为张飞与诸葛亮,一个行事冲动,一个深思熟虑),并详细整理了人类非理性的各类认知偏差。与卡尼曼的观点并不相同,吉仁泽认为认知偏差在对人类产生消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而强调生态理性,参见《适应性思维》等书。
双系统理论由英国认知科学家乔纳森·埃文斯最早提出,然后由加拿大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发扬光大。之后,斯坦诺维奇将双系统
理论更新为双过程理论,并提出了三重心智模型,将人类的认知能力
分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与反省心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我引入并组织翻译的著作《超越智商》和《机器人叛乱》。附带说一句,斯坦诺维奇的成名作《这才是心理学》被无数人列为心理学入门第
一课。
平克堪称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明星。他撰写的《心智探奇》风靡
一时,将认知心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总结为计算主义与进化主义两条主线,娓娓道来,实为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入门必读。之后,平克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心理学科普写作上,结合人类文明史,连续出版了《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当下的启蒙》《理性是什么?》等佳作。

也许,你听说过以下说法:人性是“理性”和“兽性”相互博弈;情绪好比大象,控制情绪好比骑象人;因为进化的不同,我们的大脑会重现人类演化的历史,最终在大脑中呈现为爬虫脑、哺乳脑和皮质脑三重脑,情绪控制不当往往在于三重脑失调。
然而,巴瑞特教授告诉你这一切统统都错了。情绪是一种依赖社会现实的概念习得。这就是她提出的情绪建构论。对她的理论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情绪》一书。

在今天的互联网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非常流行。很多人喜欢引用需求金字塔图,说明人们会先寻求温饱,再寻求自我实现。不过,今天的科学研究进展告诉我们,这也是错误的。这就是由德西与理查德·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最出乎人意料的研究结论是:奖赏会伤人。成为自己,才是对自己的奖赏。相关研究的详细介绍,可以阅读《内在动机》一书。

如何提高你的行动力?也许你费了很大力气去做时间管理、学习各类课程,然而有一位天才的认知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执行意图。它是由彼得·戈尔维策发明的,参见《行动心理学》。
戈尔维策将“我要减肥十斤”这种制订计划的方式称为“目标意图”,他强迫自己的实验对象换成一种“执行意图”的目标制定方式,使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设定目标。比如:把“我要
多运动”改成“如果到了每周三、周五的傍晚五点,我就去操场跑步”;把“我要减肥”改成“如果今天已经摄入了 1800 卡路里,就不能再吃了”。

语言是洞察人性之窗。语言学家关于人性的见解也会给我们深刻的启发。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奠基了现代语言学。可惜他以西方语言为讨论对象。汉语作为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一种语言,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关于这一话题,可参考王力的《汉语史稿》
在我看来,齐夫的《最省力原则》也许是语言学家关于人性的最优雅的描述。齐夫统计人类语言的词频分布,发现在英语单词中,只有极少数的词被经常使用,而绝大多数词很少被使用。这就是著名的齐夫法则,也可以理解为语言学的二八定律。
齐夫的研究没有止步于语言学,而是更进一步,尝试构建一个新学科——人类行为生态学。他认为人类行为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会朝向最省力的方向演化。
乔姆斯基是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他在《句法结构》一书中尝试化繁为简,总结人类语言的普遍结构。然而,平克在《语言本能》中强烈反驳乔姆斯基的观点。也许是平克的写作能力太强悍,导致该书上市伊始,反乔姆斯基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多年后,我们才又重新回归乔姆斯基的语言路线,发现平克的语言学更多只是观点而已,而乔姆斯基提出的才是一整套语言学的体系。
莱考夫从另一个角度,开创了认知语言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如果说第一代认知科学家将人类理解为一台简单的计算机,莱考夫则重视具身认知,认为人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简单的计算机。人的认知受到我们所在的肉体、所处环境与文化的影响。

9. 如何理解身体

人体解剖学。最早探索身体的莫过于解剖学家。奈特在 1989 年出版的《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流传至今。在 21 世纪,从手绘图到照片,亚伯拉罕主编的《McMINN 和 ABRAHAMS 临床人体解剖学图谱》成为主流教材,而他编写的《人体运转手册》是更通俗的版本,是了解身体的必备图书。另一个需要深入了解身体的职业则是艺术家。戈特弗里德·巴梅斯在 1964 年出版的《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同样流传至今,亦可参考。
同样,各个关键器官,也可以阅读有关著作。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若想了解皮肤,可读耶尔·阿德勒的《皮肤的秘密》;眼睛被誉为心灵之窗,是收集外界信息的主力,可读深作秀春的《拯救视力图解指南》;心脏是血液循环之源,可读桑迪普·乔哈尔的《心脏简史》;大脑是我们处理信息与意识的中枢,可读桑德拉·阿玛特等人的《大脑开窍手册》与安德斯·汉森的《大脑健身房》;肝脏是身体内执行代谢功能的关键器官,可读孙胜振等著的《肝脏的秘密》;肠道系统组成了人体三分之二的免疫系统,可读朱莉娅·恩德斯的《肠子的小心思》与贾斯汀·索尼堡等人的《好肠道》。
若想了解女性的身体,可以读希拉·德利兹的《身体由我》;若想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身体,可读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系列与七尾纯的“可爱的身体”绘本系列。
身体何以演化成这样?进化论诞生之后,我们更多地将身体看成是一个自然进化选择的结果。推荐参考进化医学奠基者威廉斯的著作《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丹尼尔·利伯曼的《人体的故事》、
比尔·布莱森的《人体简史》与詹姆斯·汉布林的《如果身体会说话》亦可参考。
人的身体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长大成人的呢?这经历了无数奇妙的过程。基因组学正在快速改变我们关于身体的认知。柯林斯与文特尔都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领军人物,前者曾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领导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发现了多种致病基因,相关著作参见《生命的语言》;后者创办企业,参与基因测序竞争,相关著作参见《生命的未来》《解码生命》。普罗明开创的行为遗传学,则侧重研究基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相关著作参见《行为遗传学》《基因蓝图》。
悉达多·穆克吉的《基因传》是广受欢迎的大众科普,亦可参考。更多基因组学的科普,可参考马特·里德利的《基因组》与尼古拉斯·韦德的《天生的麻烦》。

营养科学。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营养学会定期根据当前医学成果更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它既有通用的指导,也有针对妇女、儿童的营养建议。如果进一步深入学习,可以参考弗朗西斯·显凯维奇·赛泽编写的营养学教材《营养学:概念与争论》。营养学在运动领域的应用,可补充参考克里斯蒂安·冯·勒费尔霍尔茨的《健身营养全书》。

升级我们的营养学观念,可以读尤德金的《甜蜜的,致命的》一书,作为最早提倡减糖的科学家,他在这本书中深入分析了糖带来的危害。出版不久的类似著作可读罗伯特·卢斯蒂格的《代谢》,接着可以读威利特的《吃喝和健康》、马特森的《间歇性禁食》与斯佩克特的《饮食的迷思》《饮食真相》,这些都是营养学领域的经典作品。
运动科学。经典著作推荐查尔斯·科尔宾的《健身与健康概念》与《健身与生活》。
日常健身可参考瑞比托的《力量训练基础》、阿诺德·尼尔森的《拉伸运动系统训练》、布拉德·舍恩菲尔德的《肌肉训练图解》、保罗·劳森等人的《高强度间歇训练的科学与应用》(Science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解决肌肉酸痛,可参考赛门·尼尔-亚瑟的《激痛点简明手册》与托马斯·迈尔斯等人的《解剖列车》。

睡眠医学。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睡眠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认为的那样。罗斯是睡眠医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与人合编的《睡眠医学原理与实践》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克里斯·温特的《睡眠解决方案》与盖伊·勒施齐纳的《脑子不会好好睡》从临床角度探讨如何改善睡眠,亦可参考。
吃好、运动好、睡好,看似简单,然而长期坚持并非易事。这是为什么呢?实际是因为人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健康心理学则是从人性的角度,让我们理解如何更好地保持健康的习惯,若想了解相关知识,推荐阅读习惯心理学领军人物伍德的著作《习惯心理学》。查尔斯·都希格的《习惯的力量》与福格的《福格行为模型》亦可参考。
在生理健康领域,从营养、运动再到睡眠,伪科学非常流行,批判性著作可参考本·戈德契的《小心!不要被“常识”骗了》、保罗·奥菲特的《坏建议》、盖里·陶比斯的《我们为什么会发胖?》与尼古拉斯·蒂勒的《怀疑论者的运动科学指南》。

我们的身体还受到我们所在环境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利用形式、材料、图案、光线、声音等来构建一个更适合人类体验的世界?
1977 年,美国建筑师亚历山大出版了《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他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筑的模式语言,描述了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总计 253 种模式。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润物细无声,比如在小区里,一种是塑胶保护、安全性极高的儿童乐园,一种则是粗犷、没那么安全的自然环境。小孩子在前一种环境下总是小心翼翼,在后一种环境下更容易培养冒险精神。戈德哈根的《欢迎来到你的世界》亦可参考。
环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室内主要通过空气、微生物等途径。可参考布鲁森的《室内环境手册》《健康的室内环境》等书。室外主要通过微生物、景观等途径。可参考布莱泽的《消失的微生物》与威廉斯的《大自然的修复》。前者强调微生物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建议慎用抗生素;后者强调了大自然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
环境不仅影响我们的生理健康,还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段义孚的《恋地情结》与史坦伯格的《治愈空间》可参考。改善居家空间布局,不仅变得实用,还能提升心情。近藤典子的《家庭收纳 1000 例》、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小家大变局》等书可参考。

身体出毛病了需要去医院进行处理,如果去之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那么会更容易与医师沟通。推荐《默克家庭医学手册》。这是一本经典手册。

了解心灵哲学,推荐阅读丹尼特与安迪·克拉克的著作。丹尼特的博士论文在1969年,也就是其27岁时,以《内容与意识》为书名结集出版。丹尼特的博士论文昭示了他未来在心灵哲学领域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意向性、意识与自由意志。这三大概念也是心灵哲学经常探讨的基本命题。分别参见《心灵种种》《意识的解释》《自由的进化》三书。安迪·克拉克则是另一位重磅级的心灵哲学家,他的新作《预测算法》,尝试结合弗里斯顿的自由能理论,将人类理解为一台有血有肉的预测机器人,我们改变我们的预测以适应世界,改变世界以适应我们的预测。

最小限度书单

1.知识的知识

  • 勒内·笛卡尔(1596一1650,法国):《第哲学沉思录》
  • 乔治·波利亚(1887一1985,美国):《怎样解题》
  • 杰拉德·普林斯(1942一,美国):《叙事学》
  • 保罗·瓦茨拉维克(1921一2007,美国):《改变》
  • 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一1998,苏联):《创新算法》

2.如何理解世界

  • 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英国):《物种起源》
  • 理查德·道金斯(1941—,英国):《自私的基因》
  •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宇宙》
  • 艾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让-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记》

3.如何理解历史

  • 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1985,法国):《论历史》
  • 钱穆(1895—1990):《国史大纲》
  •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 余英时(1930—2021):《朱熹的历史世界》
  • 爱德华·吉本(1737—1794,英国):《罗马帝国衰亡史》

4.如何理解时代

  •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德国):《精神现象学》
  •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德国):《战争论》
  • 皮埃尔·布尔迪厄(1930—2002,法国):《区分》
  • 保罗·格雷厄姆(1964—,美国):《黑客与画家》
  •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8,法国):《社会分工论》

5.如何理解社会

  •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国富论》
  • 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规训与惩罚》
  •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881—1973,奥地利):《人的行为》
  • 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论自由》
  •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美国):《菊与刀》

6.如何理解组织

  • 彼得·德鲁克(1909—2005,美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戴维·麦克利兰(1917—1998,美国):《成就社会》
  •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6,美国):《聪明的投资者》
  • 菲利普·科特勒(1931—,美国):《营销管理》
  • 沃伦·巴菲特(1930—,美国):《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7.如何理解家庭

  • 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发生认识论原理》
  • 戴维·巴斯(1953—,美国):《进化心理学》
  • 乌莎·戈斯瓦米(1960—,英国)《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 萨尔瓦多·米纽庆(1921—2017,美国):《家庭与家庭治疗》
  • 欧文·亚隆(1931—,美国):《直视骄阳》

8.如何理解人性

  • 乔治·凯利(1905—1967,美国):《个人建构心理学》(Psychologvof Personal Constructs )
  • 埃里克·坎德尔(1929—,美国):《追寻记忆的痕迹》
  • 丹尼尔·卡尼曼(1934—,美国):《思考,快与慢》
  • 乔治·齐夫(1902—1950,美国):《最省力原则》
  •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1900—1944,法国):《小王子》

9.如何理解身体

  • 彼得·亚伯拉罕(1947—,英国):《人体运转手册》
  • 约翰·尤德金(1910—1995,英国):《甜蜜的,致命的》
  • 阿伦·贝克(1921—2021,美国):《抑郁症》
  •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1936—,美国):《建筑模式语言》
  •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4,美国):《最年轻的科学》

10.如何理解信仰

  • 大卫·休谟(1711—1776,苏格兰):《宗教的自然史》
  • 王船山(1619—1692):《船山全书》,只读一卷,推荐《张子正蒙注》
  •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1854—1941,英国):《金枝》
  • 梁启超(1873—1929):《饮冰室合集》,只读一文,推荐《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