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辅修笔记
第二章 语音的性质
第一节 语言和言语
从语言的基本职能来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从语言的自身结构来认识,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符号:符号的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它具有极为广泛的含义,来自于规定或约定俗成。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言语就是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说话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从言语中提炼出来的可以分析的结构系统,是从无限的句子里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抽象出来的工具系统。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使用语言工具的行为和结果(包括写作、打字)。是内部外部的区别。
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语言是对言语的规范。
第二节 语言的功能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一)交际功能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它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增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发挥,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文字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体态语言
狭义指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时各部位的有意动作表达一定意义的视觉符号;广义还可包括舞蹈动作(舞蹈语言)、人体绘画、雕塑等。
(二)文化录传功能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文化最重要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三)语言链接
二、心理方面的功能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
思维的类型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第三节
(一)符号及符号的构成
什么是符号
符号约定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常常以甲事物代表乙事物,
,这代表乙事物的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它有形式和意义两部分。
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符号中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意义的结合完全是偶然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正因为符号形式和内容的这种联系不是天生的,不是必然的,所以世界上才有多种多样的表示同样意义的符号,所以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符号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学校的铃声:上课下课的符号符号与征候的异同
共同之处:符号与征候都有代替性。符号不同于事物的征候。
不同之处:
(1)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征候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通过它来推知事物。而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则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符号与征候的本质区别。
(2)符号是人为的,征候一般是自然形成的。
(二)语言是一种音意结合的符号
任意性
注意: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来说的,符号与符号一旦进入组合之后,它就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
-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即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 -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三、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层级的特点
- 语言是一套层级装置
- 语言层级的特点
任何语言中音位都是很少的,一般只有几十个。到语素这一级,数量多达几千。到词这一级,数量一般达到好几万,甚至几十万。到句子这一级,数量就是无限的了。
整个语言层级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一级地翻番增量,就可以从几十扩大到无穷。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 组合关系
- 聚合关系
第四节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五节 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
(二)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
两岁以前不接触第二外语,五岁左右最佳
二、语言是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概念: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声音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频率
音强:声音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幅
音长:声音长短,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
音质:又叫音色,是声音的个性或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震动的形式
汉语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
声带松,震动慢,声音就低;声带紧,震动快,声音就高
发音时用力大,气流强,声音就强,反之就弱。
产生不同音质声音的条件:
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共鸣腔、声门系统、喉头和声带、气管和肺)
舌叶:舌尖后,舌头两边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考点: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照表、口腔器官图、元音舌位图
语音的心理属性: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大脑听觉中枢在进行语音识别时,显然对听觉器官传送过来的声波进行了一定的过滤和筛选,只选择并提取与识别语音有关的特征,而舍弃其他信息。
第二节 语音单位——音素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构成语音片段的最小元素。
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至少一个音素,最多四个音素。
音标: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
元音: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辅音: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元音、辅音的区别: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发出某个音。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某一部分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比如汉语普通话ma(马)中的m,有的不振动声带,比如汉语普通话se(色)中的s。
口腔改变形状的三个办法:
(1)把嘴张得大些或者小些,
(2)把舌头往前伸或者往后缩,
(3)把嘴唇撮起或者展平。
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辅音分为:清音和浊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鼻音和口音
舌尖音、舌叶音:l
测试题
汉语普通话总共有(32)个音素。
汉语普通话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4)个音素。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是:R
一般元音的发音决定于口腔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口腔改变形状的办法主要有:口腔张得大或者小、舌头的前伸或者后缩、嘴唇撮起或者展平
下列音素是普通话的浊音的有:r、l、m、n
国际音标制定的原则是: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汉语“叶”、“科”的主要元音一样都是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举例说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①辅音必须由气流经成阻、持阻、除阻才能成声,元音的气流则不受阻碍就能成声;
②辅音发出的声音较小、气流强,元音则不用较强的气流且声音响亮;
③辅音发音器官只有阻碍气流的那部分肌肉紧张,元音发音器官均衡紧张;
④辅音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分为清浊两类,元音则都需要声带颤动;
3岁以后,能正确使用虚词和各种形态来构造完美无缺的句子了。这个阶段的儿童语言同成人语言已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被称作“成人句语言”。
一般认为儿童到6岁时可以算是完成成人句阶段,语言的获得过程至此结束。
第三节 音位
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音位的标写方式是在国际音标符号的两侧各加一条斜线,如“a”的音位写为/a/。
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名词解释:
1.对立: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
2.互补:几个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3.音质音位:过音质的差别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4.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差别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5.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
/t/:[舌尖中、塞、不送气] /x/:[舌面前、擦、清] /m/:[双唇、鼻音]
送气音:除阻状态是否送气
二元偶分法
第四节 音位的组合——音节
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结构:
1)V
2)C-V
3)V一C
4)C-V-C
V 代表元音 vowel,C 代表辅音 consonant
C一V 型这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
V一C 型,C-V-C 型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
音节分析方法:元辅音分析法、声韵调分析法(传统)、CMVE(现代语音学)
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
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
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
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汉语没有复辅音。ng 的音标是[ŋ]。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
面包[mian pʰau]→[miam pʰau]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如汉语的轻音就是弱化音节。
哥哥[kɣ gə]清辅音浊化
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话语里,往往是进一步弱化的结果。
豆[təu]+腐[fu]→豆腐[təu f]
第五节 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
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
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轻重音;
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可以构成语调。
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
连读变调: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
重音通常都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是仅仅同音强的增加有关。实验证明,英语、法语、俄语和其他一些语言的重音都不是以音强的增加为主要特征的。比如英语,总的来说音高和音长对表现重音所起的作用都要比音强大。
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与声调不同,语调不是部分语言而是所有语言里都有的语音现象,而且凡是句子就都有一定的语调。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的性质和语法单位
语法: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
构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构形法:词在组合成词组和句子时的词形变化
功能:词与词的组合规则以及词在词组和句子中的地位
语序:词在词组和句子中的顺序
虚词:关联词语的作用
语法学研究语法规则,包括词法学、句法学
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语素: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词组):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规则构成的语言单位
句子:意义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句子一定有语气和语调
句群:由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并且含有一个中心意思,几个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Workers:词根语素 work- 词缀语素 -er 词尾语素 -s
词尾语素又叫变词语素。去掉词尾后的部分叫词干
第二节 语法单位的组合规则
组合关系有:附加关系(派生、粘附)、句法关系、逻辑关系
前缀+词根(+词头):老师、unhappy retell
词根+词缀(+词尾):桌子、socialism
语法结构:语法单位组合
第三节 语法单位的聚合规则
与名词(代词)有关的语法范畴和形态:性、数、格、有定与无定
词可分为:体词、谓词、加词、连接词等,进一步可分为名词、动词等。
短语可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等。
词类是综合考虑词的形态、功能后进行的分类(聚合)。
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形态、词的组合功能、词的句法功能、词的概括意义
句子的语气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测度(也可归入疑问)、敬语等。
句子的结构类型(句型):单句、复句
第四节 同义结构与歧义结构
乔姆斯基认为,句子有逻辑主语和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属于深层,语法主语属于表层。
同义结构:结构不同的短语和句子通过转换可以变成相同的结构
歧义结构:相同结构的短语和句子通过转换得到不同的结构
歧义短语的类型:同形字歧义、同音词歧义、多义词歧义、结构歧义
语言的形态学分类:屈折语、黏着语、孤立语、复式综合语
语言的结构型分类:分析语、综合语、综合-分析语
语言的普遍特征:语言的作用是交际,即传递意义,各种类型形式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把词连成句子,并且保证句中的词具有确定的意义和作用。这种原理可称为普遍特征或普遍语法。普遍特征使语言的翻译有了可能。
第四章 词汇和词义
第六节 语法的发展
语义的性质
义素分析法
词义聚合和组合的特点
语义场的性质和特点
词汇:词和语的总汇。词汇和词是集合和个体的关系。
词汇的分类:基本词汇(山、水、的)、一般词汇(新词、古词、行业词、方言词、外来词、固定短语)
词义的性质:客观性和主观性、概括性(最重要)和具体性、明确性和模糊性(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范围,没有明确界限)、民族性和全民性、稳定性和变异性
词义的构成和结构:理性意义、色彩意义
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分为本义和基本义
本义:某词最初出现的意义
基本义(常用义):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又叫中心义,多义词中占据中心位置,经常使用的词义。
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写在[]内,“+”表示肯定,“-”表示否定。
义素分析的作用:能深入到词义内部的微观结构,是词义分析形式化、精确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b//p/ [双唇,塞,送气,清]
灌木 +矮小 +丛生 +木本 +植物
乔木 -矮小 -丛生 +木本 +植物
[矮小] [丛生] [木本] [植物]
灌木 + + + +
乔木 - - + +
语义场: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聚合体。
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 ——艺术
同义词:一种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同义词的分类:等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
绝对反义词:反义词之间没有表示中间状态的词。可逆用
相对反义词:反义词之间存在表示中间状态的词。不可逆用
对-错 白-黑
反义词的不平衡性:反义词在反义义场中总是对立的,但它们的使用频率,排列顺序、语义范围、有标无标等方面并不相等
第三章 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所以文字同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语言的特点要制约文字的特点。
文字的发展:
从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发展经历了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意音)三个阶段。
从文字的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汉字的体系是表意文字。
拼音文字分为: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二者有共同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
第六章 语言的演变
何以知道语音的演变:一是方言和亲属语言,一是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浊音清化、尖团合流
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时间性、地区性、
语法的演变:组合规则的发展(词序改变)、聚合规则的发展(形态改变)
词义演变的原因: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词与词之间相互影响引起词义的变化
词义演变的方式:引申、吞并、
词义演变的结果:义项的增减、概念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第七章 语言演变和语言分化
方言:地域方言、社群方言
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借词也叫做外来词,它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意译词和仿译词不是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