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之旅
转载自:Lumi Wu
黑盒恐慌
Dec 21st, 2017 / Business, Life
前些天很多人在晒一个微信公开课的H5,点进里边能看到自己注册微信的时间、第一个好友等数据。业内人应该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微信官方的一个页面,里边的数据显然是用微信的私有接口实现。然而,当晚就有谣传称,点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里的钱给偷了。几个小时内,竟然导致了解绑银行卡的用户有明显上升。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这愚蠢的事情发生?
首先必然是人们的脑容量早已跟不上世界的复杂性。于是复杂的东西被封装成了产品,给普通人提供了最简单的I/O接口,你只需要了解「摇一摇」就有妹子,只需要了解我们的产品有6%的年化收益率。只有这样,新的东西才能快速在市场上流行起来。
但这样的副作用是,事情的运作方式变成了一个黑盒。黑盒就意味着无法了解,而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有天生的恐惧。
反智的媒体们,善于编织「点一个链接就被盗银行卡」这样的标题。稍微懂点技术的人都知道这其中的夸张。但对于骗子来讲,利用黑盒机制确实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例如,很少有人了解如何用域名判断真伪,于是钓鱼网站流行了十几年,从PC流行到手机上,流行到朋友圈里。
于是人们担心在网上消费会被盗,微信支付绑卡会被盗,连点进一个微信官方的网页,看到自己好友的头像(which is 再正常不过),也成了「信息泄露」的证据。
到底是人们太蠢,还是世界太不友好?
外部世界越来越复杂,而教育和人们接收信息的意愿却停在原地。然而这不怪他们。咱的教育就是杜绝好奇的。不用思考、符合直觉的结论总是利于传播。如此一来,信息的发展,反而会加重信息不对等。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几十年来的中国奸商,让这里的商业环境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外部世界就是一个超大黑盒,一片丛林。人们被坑了几十年,普遍不存在互惠的概念,并且也变得极度敏感。有人完成了资本积累,而挖下的大坑则留给无数的后人去填。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黑盒恐慌是在一个社交网络的框架中发生。
当一个人把「千万别点这个链接」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给自己的亲人时,他在干什么?
他可能对内容本身并不在意,更没有兴趣在发送前稍微想想事情的本质。他只是在宣告,我是一个关心朋友的人,我是一个有安全意识的人,我这都是为你们好,我要让你们听见我的声音!
他看起来是在传播一个信息,但其实只是对自己的存在感和社会形象的自我满足。
人们是这样一帮乌合之众,他们愚蠢、健忘、易被煽动。在这个流行道德绑架、政治正确以及反智主义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这种善意的恶。你说要告诉他们判断真伪的方法?放心,没有任何用。
愚蠢、互害、反智。
到了最后,我们终于还是有了防辐射路由器。
——————
题图 © RealXu
程序员之死,与两类认知牢笼
Dec 21st, 2017 / Business, Life
最近,「中兴42岁程序员坠楼」这件事情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这个故事从简单叙事的角度来看,颇为怪诞:为什么一个看上去稳扎稳打、辛勤工作的普通人,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呢?
撇开其公司处理方式等外因之外,大家也都能看出来死者本身在自我发展和消费决策上是存在问题的,例如未能及时迭代自身能力、导致彻底丧失选择机会的能力,例如过度负债、让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变得极其脆弱。
但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本源是什么呢?是这个人不够聪明么?还是这个人过于贪心?
我看未必。
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合最近自己的一些思考,我发现其原因其实在于现行的社会系统给普通人施加的两类「认知牢笼」。环境与媒体以一种误导性的方式诠释了世界的运作方式,代替了人的独立思考。而我们所有人,也许都或多或少地生活在这样的认知牢笼之中。
这两类「认知牢笼」,一是「异化(alienation)」,二是「消费主义(consumerism)」。
第一类认知牢笼
在目前的主流价值观中,工作与自我实现存在着强烈的绑定关系。没错,人应该通过劳动而达成自我实现,而工作是劳动最直接的形式。这句话在理想情况下是完全成立的。
然而,在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公司」系统下,这种价值观很容易被利用,导致一种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的结局:人被异化为工具。
有这么一类公司,它们通常利用企业文化和各种管理工具,来使普通劳动者将其几乎全部的认知、时间、精力资源投入到一个非常细分的职位或领域当中(所谓螺丝钉),并在具象层面营造 peer pressure 让劳动者主动延续这种状态。与此同时,前文所述的价值观在整个体系内被作为「政治正确」的工具,使得人们对这种状态的厌恶反应成为了懒惰和不思进取的象征。
以上描述,并不是说「高强度的工作」是邪恶的,更不是在反对奋斗、反对加班。真正邪恶的,是高强度的工作占据了人的几乎所有认知资源,并有意识地误导人,使得其尽最大可能燃烧当下的剩余价值,而忽略人的成长与发展。接受这种误导的人,就进入了第一类认知牢笼。
如何判断自己身处这种认知牢笼之中呢?如果发现自己身处以下这种状态,就要小心了:
工作所提供的价值层次较低,无法从工作中获得视野和认知的提升,并且会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例如:
- 工作中基本无法了解到这份事业的愿景、价值和商业逻辑;
- 工作中很少接触其他人,或者无法成为各类资源的连接节点;
- 工作成果可替代性强,且影响范围小;
- 工作内容基本都是重复性操作;
职业领域过于狭窄,且缺少成长性,例如:
- 天花板非常低,做到100分和做到60分所产生的价值几乎没有区别;
- 职业只有一个很细分的领域才需要,无法扩展到更通用的领域;
- 职业需求完全依赖于时令热点(有些职业在当下这一波热点可能很吃香,但下一波可能根本没有价值);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这份工作消耗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认知资源,让自己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娱乐、思考等活动;
能够明显感觉到由于工作而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包括肥胖、睡眠问题、抑郁等等)。
如果身处这种牢笼而不自知,则很有可能将自己100%的精力和时间献给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事业中,反而只收获到很少的认知积累和个人成长。对于这种情况,有一个很粗俗但贴切的形容:「奋斗逼」。
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年代中其实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来,因为传统行业的兴衰周期往往较长。但现在,新兴行业的兴衰周期已经急剧加速,以「移动互联网」为案例,从2011年兴起到2015年达到相对稳定的格局,仅用了5年时间,而在这之后会出现一系列挤压泡沫的过程。而这些兴衰起伏的每一波机会,其需要的核心人才的能力图谱必然也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下,上述那种被异化的、功能单一的人,是价值最低的,会成为第一批淘汰的对象。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而且这也意味着一个恐怖事实:对身处某些行业的人来讲(例如我本人),其一生将必然经历一个或多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并在此过程中完整地体验其兴衰过程。
在行业兴起的过程中,大部分利得必然会归于资本,个人(特别是最基层的劳动者)往往只能吃到残渣。所以在这个大的过程中,资本(作为一个整体)一定是获利的,而个体的命运,则没有那么好预测了。
虽然大部分行业都有生命周期、总有衰落的一天,但是能赶上某个行业一波快速发展的机会,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也能获得一笔不小的原始积累了。我们拿着这个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拓宽视野、进行一些谨慎的投资,也能过得不错吧?
这个时候,系统就抛出了第二类认知牢笼:消费主义。
第二类认知牢笼
消费主义可谓是当今绝对主流的价值观。它鼓励人们通过消费而进行物质享受、提升生活质量,进而获得内心的富足和人生的价值。这是一个中性词。
消费主义连接着人的欲望,让人发现新的体验,刺激更多的人去激发创意、创造价值,支撑了美学、设计、营销等N个领域的基本需求,是人类不断升级自身体验的原动力。它的光明的一面叫做「内需」。
但消费主义的力量不止体现在物质生活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当消费主义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绑定时、与其社会关系的维系强烈绑定时,消费主义就会成为第二类「认知牢笼」:通过文化甚至道德层面的精神绑架,成为压榨人的手段,而非通往富足的工具。
有哪些消费行为,在文化层面是与个人实现强烈绑定的?对于普通人而言,从小的层面看,可以是手机;大的层面看,无非就是房产。我们能发现房产除了给人以实际的物质享受外,往往也能给人带来社会认同,甚至会成为社会关系维系的必需品(例如某些婚姻)。
这样的需求是如此强烈,再加上如今的媒体对「生活品质」是如此地鼓吹,很少有人能抗拒这样的认知轰炸,以至于在稍微乐观的条件下时,往往就会优先进行这些类目的消费,而且多半会在这过程中增加杠杆和负债。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资本运作的实质是:给人1块钱的工资,创造3块钱的价值,并通过5块钱的价格销售给他。这里的矛盾点在于:人的需求与所得往往不对等,消费欲望基本永远无法完全满足。而在各类媒体和营销工具的轰炸之下,人基本就成为了消费主义的奴隶。
更恐怖的是,这种「欲望的加码」与「行业生命周期的缩短」两种现实的叠加,会让人进入一种无比可怕的状态:
- 事业的萎缩导致的收入没有上升空间,而选择面的减小导致抗风险能力脆弱,但已有的负债还要偿还,而新的消费欲望依旧源源不断的出现;
- 消费主义连接着人生意义和自我实现,放弃消费即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 如果以上两者通过「佛系」可以解决,那么对于中年人而言,有个因素往往是无法避免的,那就是「责任的加码」,即对上一辈和下一辈的生活——甚至生存——的支撑。
这就是所谓中年危机。(讽刺的是,我一个26岁的人深夜窝在床里想这件事)
认知圈养
一方面,「异化」压榨着人的生产力,同时压制着人自身的发展,让人失去创造力,相当于在短时间内吸干你的血,且让你在更长的周期内丧失价值。
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操控着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标准,进一步榨取人的所得,并且通过文化压力让人在事实上失去选择权(除非选择佛系,归隐山林)。
两者的组合,我称之为「认知圈养」。之所以比喻为圈养,含义是在这样的认知体系内,人跟牲畜没有区别:仅提供必要的生存资料,不断输出劳动力,并且活着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被宰杀。
基于这个框架,我们能勾勒出一个身处认知圈养中的人悲剧的生命周期:
然而,有幸在这个生命周期的初期就享受「辉煌」的人,已经是极少数了……
如何破局?
显然,要避免这样的命运,必须首先把自己从认知牢笼里解救出来,并基于自己的思考和预判(而不是外在的文化压力)来主宰实际的行为。
我有几个初步的思路:
趁还有议价权的时候主动选择环境,尽可能找到一个关注个人成长的环境,远离那些以无脑奋斗作为文化压力、实际上压榨和异化员工的企业文化。根据自己的不完全观察,一家对个人发展友好的公司通常会有几项特性:
- 对员工对除职位之外领域的好奇心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 关注员工能力矩阵,主动避免施加高重复性、长期低层次的工作内容;
- 不要求员工在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将100%的认知资源用于执行手头上的工作(与关键时刻、具备必要性的全身心投入不冲突);
- 指明,或与员工共同探索个人生涯成长路径;
有意识地释放认知资源,腾出时间和精力思考更大的问题、探索更多可能性,寻找自身的优势和方向,勾勒属于个人的认知体系,多样化价值输出的方式;
尽早了解并尝试高价值层次的活动,例如管理,例如成为资源路由,例如投资;
警惕自己受到消费主义的过度洗脑,尽早想清楚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程中免不了各种尝试的过程),选择价值观最契合的伴侣,找到自己的定力,或称 inner peace;
对于职业规划,要做时间的朋友。如果短期内没有生存问题,那么尽量选择那些「单调递增函数」,即职业价值会随着经验的沉淀、能力的精进而不断持续提升的事情;除非自己握有资本,否则尽量不要参与那些「来得快、去得也快」的行业,毕竟赚到快钱的人都是少数,多数还是成为了时代的眼泪。不过要做到这点,首先还是得解决「inner peace」的问题。
希望大家都尽可能逃离被宰杀的命运。如果自己没那么大的能量改变系统,那就尽可能改变自己,跳出系统设定的循环。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25岁。
认知之旅
Jan 18th, 2018 / Life
去年年底本来想照例写写总结的,但想来刚刚过去的2017基本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成绩,反而很多时候在恐惧中度过。
是的,恐惧。在2017,我初次意识到自己所提供的价值也存在「生命周期」的规律:或许当下被需要,但随着行业的更迭、增长加速度的兴衰,总有一天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而且经过有意识的观察,这种「寻找出路」的心态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远不止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
其实稍作思考就能发现,期望自己掌握了某种技术就能一生稳定地输出价值,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期望自己能凑巧赶上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并从中获利,这个想法实现起来又太不可控。
那么,什么东西可以真正作为一个人创造价值的引擎?拥有什么才能给你带来最真实的安全感和控制感呢?
抱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一场认知之旅。
这是一个解构自己、解构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人的判断力和心性会发生变化。很多以前模糊的事情,会变得清晰起来,变得可触摸、可解释、可评价、可改变。价值开始在视野中慢慢发现,而你也会成为一个更加自由的人。
接下来,我准备输出一系列文章,分几个部分来总结这段时间的体验:
拨开迷雾。尽可能获取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里除了需要方法层面的理性和逻辑之外,更需要一种「放下自我」的态度,摆脱短期欲望、不解、抗拒、愤怒等情绪的蒙蔽,才能看见更多。
拥抱信息。信息量会令人不适,因为获取的信息量越多,你会发现自己错得越多、错得越离谱;获取信息量的基本,就是学习如何与错误共处。
追寻真实。前面一直都在说放下自我、解构自我,但我们同时也需要重构自我;这是个真实的自我,是逃脱了认知操控的自我,是不再受情绪干扰的自我,是一个价值体系建立在充足的认知上(而非道听途说)的自我;基于这样的自我,感觉才是真实的感觉,想法才是真实的想法。
探索路径。发现了真实的自我后,很难说当前的外部世界一定能让自己得到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去改变周遭的世界。基于对现实世界和自我的全新理解,我们需要找到一条路径,通往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是安全感和控制感的最终来源?我的答案是:认知能力。它决定了你将如何观察并理解外部世界、如何探求内部世界的真实需要、如何洞察规则和原理。
这场认知之旅将会是永续的,我希望通过它而找到一种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和谐一致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最终要追求的生活状态。
认知之旅(1):拨开迷雾
Jan 24th, 2018
通常来讲,你的认知会给你输出三种类型的信息:
- 对事实的解释
- 对未来的预测
- 价值观与判断
其中,「对事实的解释」是后两者的基础。只有实事求是地发现事实背后的成因,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外部世界的运作规则。然后,才有可能看到外部将会发生什么事,才有可能在内部拥有稳固的价值观。
认知之旅的第一步,是要让外部世界从抗拒变为接受,从模糊变为清晰。
放下虚假的自我
寻求「对事实的解释」这件事情,是有难度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本能是去抗拒与自己既有观念不符的事实,而不是去接受它们。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
- 你一直认为世界应该按照某种规律去运行(这里称其为「原始认知」吧);
- 然而,突然某一天你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按照你所认为的规律运行;
- 这种事情接二连三地频繁出现,你会感到不适、焦虑、恐慌、三观崩裂,你会陷入认知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无非类似于:去知乎上发表一个问题,名曰「如何评价XXX?他们怎么能够这样子?」。然后看着那些毫无营养的故事和鸡汤,让自己在情感上获得诸如「原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我的认知还是对的」这样的认同感,通过否定新的认知、无视现实世界,来解决认知之间的冲突,从而消解认知失调。
那么在这样的场景里,你的原始认知错了吗?
其实不一定是错了,而是你根本无法判断对错。你为了逃避认知失调的痛苦,不愿意否定自己的认知,扼杀了让自己探求真实的可能性。
你的原始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呢?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 被生活环境灌输的想法,例如:「去政府办事一定要行贿」;
- 基于身份特性而被强加的自我认识,例如:「女生的逻辑就是要差一点」;
- 基于自身不完全的观察,凭借直觉推断出来的经验,例如:「你们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这些认知的获取方式都非常容易,叙述都非常直观,让人不需要思考就很容易接受。然而,它们都不是基于你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产生的。事实上,是由于你的懒惰,它们才停留在了你的脑海里。
如果你的认知很容易遭到挑战,那说明认知本身是脆弱的。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原始认知、获得自我安慰,这是一条容易的路,但这是脆弱的路。基于这种原始认知上的自我,是一个懒惰、短视、未充分发掘的自我,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虚假的自我」。
那么,积累认知的第一步,必然就是放下对原始认知的保护意识,放下那个「虚假的自我」,承认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有可能是错的。然后,你才能真正接受现实,不再抗拒与原始认知的冲突。
只有这样的你,才能为接下来的「归因算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归因算法
既然承认很多事情自己并没有看清,那么世界就总是充满迷雾的。
就像我至今都不太明白,一颗种子是怎么发芽的,一件衣服是如何被裁剪出来的,一台 iPhone 的外壳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一体成型的,其中的各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和全球的物流网络又是如何运行的。
这种迷雾也可以是关于人的。比如某个人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想法,某个人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失去理智,某个人做出某个决定的原因又是什么。
拨开迷雾的过程,是了解事实真相、并从中洞悉规律。这就需要去发现事实背后的底层逻辑,也就是需要「正确并完整地归因」。
归因的方法论,可以采用大家熟知的「5WHY 分析法」,即面对一个事实进行「为什么」的探讨,对每一层的原因都不断再次追问「为什么」。递归地运行这个过程,直到事情的本质出现在眼前为止。
不过,在 5WHY 分析法中,正确并完整地找到每一层的「WHY」,是这个方法中最具挑战的部分。而目前对 5WHY 分析法的描述中,这一点很少有讨论到。这里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归因算法」。
一、利用必要性验证正确性。
当你想知道一个事情的直接原因时,你心里会浮现出几个假设。这些假设是凭借你的直觉、经验或接触的外部信息产生的,所以极有可能是错的。那么第一件事,就是判断这些假设正确与否。
方法在于:尝试利用必要性做证伪。自问:「如果这个要素不存在,那么事情是不是还有可能发展成那个结果?」如果答案是YES,那说明这是个错误的假设;反之,则说明假设具备正确性。
然而,正确不一定代表完整,因为事情很可能是由于多个因素引起的,我们需要找到所有正确的因素,而不只是一个。
二、利用充分性验证完整性。
基于已经鉴明的正确因素,自问:「仅仅具备这些因素的话,事情是不是必然会走向最后的这种结果?」
若答案为NO,则说明这一层的归因还不够完整。你需要找到其他关键因素来完善这个叙事。
找到其他关键因素后,先对这个因素做正确性验证,再把它与其他因素加起来,再做一次完整性验证。
当你找到同时符合正确性与完整性的因素集,你就完成了一层的归因。如果你认为这个归因还不够本质,就再提出一个WHY,并且重复上述的过程。
直到整个归因链条形成逻辑自洽。
第一性原理
对世间万物都跑一下这个算法,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
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虚伪的,很多事情的本质跟其表象会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表象是可以被刻意「包装」或「演绎」出来的,通常通过「简单叙事」的手法让人不用动脑子就很容易接受。但我们弄清其运作的底层逻辑,才能反推出更准确的结论,甚至是与表象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田园女权的表象看起来是情绪和短视,但你从这个角度去批判它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其内在成因很有可能是有目的性的利己主义。而为什么一个人会通过这样的路径去尝试满足其利己主义的需求,则需要再下探一层归因,从个体的成长环境、认知结构,到社会环境施加的认知牢笼的层面去解构了。若再下探一层,你可能会发现城市化、消费主义、供需关系和人的动物性。
如果我们从较深的底层逻辑出发,可能又会观察到个体生产力的平等化、依附关系的消逝、家庭组织的解构等等…… 那么我们对于这个系统就有了自己的洞察,也能尝试去推演某个体在其认知不改变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怎样的命运和终局。
对于某个领域,在进行了足够深入的归因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客观原则」。这些原则是 5WHY 算法中你能理解的最底层的运行逻辑。借用时髦的话来说,这就是自己能观察到的「第一性原理」。
不断地获取这些「客观原则」,能强化自己认知上「对事实的解释」这部分的能力,从而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和「建立真实价值观」的基础。
算法与数据
说到这里,我们只是在讲理解世界的「算法」,然而若是缺少了「数据」,这个算法依然是无法 work 的。
我们能发现,在上述的思考系统中,很多关键的节点是需要事件或信息量去触发的,比如:
- 最基本的:如何了解到某件事情的存在,并且启动整个分析过程?
- 如何收集足够多的观点作为最初始的假设?
- 如何在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判断假设的正确性或完整性?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如何获取信息量」。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展开。
认知之旅(2):拥抱信息
Feb 1st, 2018 / Life
上一章已有谈到,当我们的认知无法解释事实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坦然面对现实与认知的冲突,通过归因的方法去探求对现实本质的解释,将痛苦转化为好奇心。
这看上去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这个行为模式是跟你刻在基因中的本能相违背的,所以你需要刻意训练才能建立这样的心理机制。
那么同样,对于「获取信息」这件事情,我们要先明白,当信息否定了我们自身的观点和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与错误共处的心理机制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花了很多时间,按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方式,全情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然而某一天,你突然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效果,甚至这件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
当这种惨痛的事情发生时,往往已经对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果事后复盘,一切再来一遍,你会怎么做呢?
你会想着早点看清事情的本质,越早越好,甚至在着手去做之前就能看清,然后基于现实去调整自己的预期、选择、策略、行为。
那为什么我们常常做不到这点呢?
这是因为人性都是逃避痛苦的。当你沉浸在创造一件事的满足感和快乐中,若别人告诉你「你所做的都是错的」,你是不会希望听到的。因为后者是对你的否定,它意味着你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你所有的快乐或许也会荡然无存。
但是,若你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观点是错的,或者自己的做法有问题,那么你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很多小错误。这些小错误终将累积成大错误,而到那时,你将不得不承受更大的痛苦去面对它。
所以,摆在你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 每次承受一点痛苦,发现100次小错误;
- 逃避100次痛苦,让100个小错误积累成1个大错误,并且用1000倍的痛苦去面对这个大错误。
我们需要克服本能,才能看到现实。如果我们错了,我们希望尽快找到某种信息,让我们发现自己错了,以及错在哪里。我们需要让发现小错误成为习惯,以避免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如果你以「逃避痛苦」作为生活的目的,你就无法真正获取信息。如果你以「获取信息」作为生活的目的,你就能与错误共处,并且发现一种更好的行为模式:自我证伪。
自我证伪的核心在于:主动寻找与自己的观点不符的事实、主动发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具体的做法有很多。例如 Ray Dalio 在《原则》中多次提到的: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让他们给自己的观点挑毛病。
但不管怎样,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建立一套心理机制,将发现错误这件事情看做纯粹的信息量(而不是对自我的否定),然后主动出击,探明现实。时刻与小错误共处,以避免更大的错误。
接触信息的行为机制
在我的经验,以及阅读,以及与更聪明的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无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永续的状态。而从「无知」中衍生出来的,还有「偏见」。每一次我们获取信息量的过程,都会是一次消除偏见的过程,和一次发现自己错误的过程。
一旦能够坦然与错误共处,我们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建立一套行为机制,让自己通过环境和习惯接触尽可能多元且有价值的信息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机制下,我们不仅能方便自我证伪,还能被动地获取大量信息,在不经意间更新自己的认知,甚至发现全新的领域。
我可以分享几条自己正在执行中的机制:
一、让自己身处充满信息量的环境。
若你的环境每天都能给你带来新的信息,那么你会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更加敏感,也更有可能综合不同领域的信息,来思考这些事情背后更通用的底层逻辑。而在不同类型的环境中,职业环境恐怕是最重要的。
二、关注信息量的初始来源。
人与人之间,生产信息量的能力是不对等的。可以说,2%的人生产了80%有价值的信息量。如果某个信息不断地被二次演绎、三次演绎,那说明这个信息的来源是非常靠谱的。
找到这个来源,吸收这个来源的其他信息,你获取的信息量会更密集、价值更高。长期进行这个过程,会让你在各领域都建立起「靠谱信息量的来源库」,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
三、关注元信息。
所有信息都有可能存在偏差。对于观点类信息,信息中可能有错误的部分,或者其作用领域是有限的。对于事实类信息,其叙述的角度也可能是不完整的。
关注信息之上的「元信息」,会帮助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边界作出更好的判断。这些「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领域、时间、信息陈述者所扮演的角色、空间位置、文化背景等等。
这些元信息还会帮你勾勒出信息所处的环境变量和全局图景,你可以由此为线索,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做信息量的路由,主导信息的聚合与交换。
不得不承认,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是根本无法主动搜寻到的,因为它们只存在于某些人的脑子里。
它们可能是一些未成型的想法,未验证的概念,或者是聪明人费尽一生悟出、但说出来却没人能懂的理念。你很难通过查阅数据库、网站和书籍去获取这些信息,你只能与特定的人建立连接。
那么,如何与这样的人连接呢?你得有同等价值的信息量来更新他的认知,以此作为交换。
那么,你又从哪里获得同等价值的信息量呢?一方面是自身的经验和思考,而另一方面,你又可以从更多人身上获得。
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种聪明人的想法,你就能做一个信息量的路由:信息在你身上聚合,同时也交换给你的每一个连接者,你和所有连接者的价值都会长期提升。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连接一切。」
试金石算法
错误的信息有很强的误导性。
若你从一个错误的信息着手开始分析,那么你必将得出错误的结论,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如果一个人坚定地认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生物学基础,那么在经历了充分的思考后,他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纳粹主义者。
如何判断一个观点类信息正确与否呢?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试金石算法」。下面是平时在我脑海里运行的「试金石算法」:
- 若找到确凿的实验数据可将信息证伪,则信息为假,或需要缩减其作用域;
- 利用第一章的「归因算法」询问信息的演绎者,看看其本质归因是否是一个无法辩驳的「第一性原理」,同时在整个归因链中是否保持逻辑自洽;若否,则信息的准确性存疑;(失败案例通常是问了几个「为什么」就卡壳,但对于大多数信息而言,这都是个非常严苛的条件,很少有人能让自己的叙述真正逻辑自洽)
- 明显利用认知偏差和逻辑陷阱叙事的,可完全无视;(如:我村子里那个成绩最差的孩子现在赚了大钱)
- 拒绝解释信息来源或推导过程的,可完全无视(来源需保密的情形除外)。
当然,这些「试金石算法」肯定不是完整的。这是因为算法本身也是一种认知,需要不断有信息量的补充,才能摸索出更多的规则。
所以,与其期望被告知某种「试金石算法」,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搭建起「试金石算法」的迭代机制,让自己的判断力在一次次信息的冲刷中不断完善。
总结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的都是「如何建立对现实的理解」:
- 首先,要建立一套心理机制,让自己的态度从「逃避痛苦」转化为「探求现实」:
- 当现实与既有认知不符,我们通过研究事实去更新认知,而不是通过否认事实去寻求舒适;
- 当现实否定了自己的意义,我们及早发现并调整方向,并且学会通过证伪去主动审视自身观点和行为;
- 然后,我们尽可能获取多元的信息量,并通过「试金石算法」判断其准确性;
- 最后,我们基于手头的信息量,不断运行「归因算法」,尝试发现事物背后的底层规律,也就是「第一性原理」。
现在,假定我们已经对现实建立了充分的理解,我们将要带着这些认知,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尝试去回答这些问题:我是谁?他们又是谁?哪些事情是我喜欢或讨厌的?我最终想要的又是什么?
在下一章,我们从外部世界切换到内部世界,看看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inner peace」。
认知之旅(3):追求真实
Jul 18th, 2018 / Life
我所理解的「inner peace」,是恰到好处的与现世共处的状态,是持续性的高质量的体验。而我所认为的「高质量的体验」,是在对真实的客观世界建立充分的认知后,所经历的感受、理解和判断。
并非所有的体验都是「高质量的体验」。原始、朴素的情绪,就是一种低质量的体验。情绪让我们对事情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而不是抱着中立的心态去看待现实;放任情绪会让我们仅仅满足于浅层的满足感,而忽略对更高层面的追求。
穿透情绪
情绪是一套非常有效的机制,它赋予了我们在面对简单系统时快速反应的能力。情绪几乎是写在基因里的,所以它能让人在年幼时就能对外界的信息产生最基本的反馈。
然而,在面对现实时,情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害的。当人随着年龄增长,周遭环境会逐步从简单系统替换为复杂系统,人的思维系统也需要从情绪&直觉进化为理性&逻辑。只不过大部分人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毫无改变。
情绪有两大致命的缺陷:
情绪仅通过浅层的信息量便得出了结论,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快速、方便,而懒惰的我们会轻易地采纳情绪系统得出的结论,同时便放弃了使用逻辑系统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情绪屏蔽了人的思维潜力;
情绪系统的规律是如此的简单,这使得我们的情绪体验非常容易被预测;如果我们总是依赖情绪去决定认知和行为,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认知非常容易被操控、行为非常容易被设计。事实上,商业中的很多环节都是依赖这点,比如品牌洗脑、营销、用户体验、消费心理等等。
我们可以看看几种情绪诉求是如何影响人的判断、如何使人变得容易控制的:
安全感:人总是希望自己呆在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并且会无意识地一次次确认环境是否足够安全。问题在于,这种确认行为往往只是依靠直觉系统进行的,这使得人的情绪体验有很大可设计的空间。例如对于老人,「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总是能获得一次次有效的营销;例如对于女性,「送XXX才能看出他爱你」的叙述方式总能唤起人的动机。由于命中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感成为了最普遍、诉求最大、同时也是最容易被针对的情绪。
自尊:人总是希望自己能扮演一个受尊重的社会角色,这往往会让人对自身的外在表现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例如:不能让人觉得无知(最好看起来全知全能)、不能让人觉得窘迫(最好看起来非常富有)。适当的自尊有助于保持自我要求,但过度的自尊(即上面括号里的那种程度)则会让人产生诸多非理性行为,例如:明明不懂却不问、明明做不到却偏要给承诺等等。过度自尊可谓是「追求真实」的第一个敌人。
恐惧:人总是希望跟熟悉、可控的事物接触,而对陌生、不可控的事物会产生天然的恐惧。然而,复杂系统对人而言本身就是陌生、不可控的。了解现世就意味着跟恐惧共处。如果无法突破,那么人对于复杂系统就会产生很多无脑、奇怪(但符合直觉)的见解,就跟两年前我写的《黑盒恐慌》中描述的一样。
被认同的需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行为喜好被认同,甚至被追随。人总是希望自己属于某个群体,但同时又是这个群体中最特别、最高级的一员。这种想法形成了最适合消费主义生长的土壤。
其实人比想象中脆弱得多。但情绪对此的解决方案是:让人感觉自己不那么脆弱,这样至少能活下去。然而我们所追求的是:让自己在事实上变得不那么脆弱,这样才能选择怎样去活。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自身情绪的成因和机理,并且用理性的力量去把控,摆脱情绪对人的桎梏。
幸运的是,情绪的模式并不复杂,其触发条件也比较固定。所以判断自己是否被情绪影响并非难事。但这依然要求我们具备时刻自省的习惯,时常审视自己的情绪系统是否处于思维的最高优先级。经过刻意练习,我们能对情绪产生充分的认知,并且穿透情绪,用理性的角度观察现世。
透明: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情绪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从情绪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却是如此廉价易得,以至于很多人除了情绪之外,就没什么其他的方式能得到满足了。
但我们要追求高质量的体验,就必须放弃情绪所带来的满足感。我们需要对客观世界建立充分的认知,而这种获取认知的过程,本身就可以是满足感的来源。
为了获取真实的认知,我们需要摆脱自己的情绪和偏见,需要研究现实系统的运转逻辑,需要甄别各种信息的可信程度,需要理解他人的世界观和思维…… 「追求真实」是一个不断提出疑问、滤除干扰的过程,这些都需要反直觉的刻意训练,而这个过程也能赋予我们一些重要的能力:
自我认知。我们需要以冷眼旁观的角度,观察在面对某件事情时自身情绪的反应,研究自身疼痛、恐惧、抗拒的来源,这能帮你发现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的冲突所在;另一方面,它也能让你诚实地面对自身知识的局限和能力的边界,从而得到接下去获取认知的方向。关于这点,我极度推荐一篇文章:《重新认识领导力:主观世界的破碎与重建》
去噪。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噪音试图触发你的情绪,干扰你的判断,而它们的伎俩往往是利用人们直觉系统的认知偏差。从逻辑上发现其不自洽之处,可以帮我们摆脱噪音的影响。
系统性思维。我们需要了解到一件事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最明显的原因可能并非最重要、最本质的原因。它能让我们以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并以更长远的视野来判断事情的发展。
理解。我们需要接受人与人大不相同,没有必要以自身的认知来 judge 他人的行为。我们还需要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互动,获取更多信息,从而进一步发现对方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动机,达成理解,促进合作,顺便提升对人的欣赏水平。这点对产品经理尤其重要。
专注。人们很容易被各个相互冲突的欲望牵制拉扯,从而影响判断力,例如事业成就与业余时间。基于准确的自我认知,以及对现实的系统性理解,我们能发现哪些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元素,分辨自身的目标与欲望,获得有方向性的生活体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追求真实」的感受,我觉得是「透明」。这是一种客观世界的迷雾逐渐散去、主观世界逐渐变得清晰的感觉。它除了能带来满足感以外,还能带来真实的安全感。
这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满足感和长期价值,是情绪绝对无法比拟的。
两颗药丸
然而,站在中立和负责任的角度,我们不能说「追求真实」就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还记得《黑客帝国》吗?未来的人类被AI所奴役,作为生物电源跟牲畜一样被饲养在培养仓里。AI通过VR控制人们的大脑,让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快乐的世界里。当反抗者在虚拟世界找到主角时,他告诉了主角真相,并拿出了两颗药丸:
- 吞下蓝色药丸:认为刚才看到的只是一场梦;
- 吞下红色药丸:从虚拟现实中醒来,看到人类生存的真相。
虽然在电影中,主角毫不犹豫吞下了红色药丸,但在现实中,选择红色药丸是有门槛的:你需要经历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三观崩裂甚至抑郁,才能适应「追求真实」的状态,并从中获得乐趣。
那是否存在一生都无法适应的人呢?有,而且很多。只不过由于幸存者偏差,他们不会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基于对人类境遇的悲悯,我觉得或许单纯的快乐对他们会是更好的选择。
但我依然坚持,只有对现实的真相有了足够的理解,对自己在各种环境下的体验有了充分的感知之后,你才能发现你真正喜欢或讨厌的体验是哪些,你真正珍视的事物是哪些。这个时候,你才能重构一个「真实的自我」,才能获得稳固的价值观、强大的能力和高质量的生活体验。
P.S.
此文的草稿创建于1月31日,发布于7月17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为了完整且准确地表达这些内容,将文章推倒重写了很多次。事实证明,将零散的想法整理为结构化的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我还远远没有能力完成之前想象的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发现改变外部世界的路径,达成主观世界与外部世界和谐一致的状态)。
我觉得自己要首先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将其路径以抽象和结构化的方式描绘出来。而这中间需要多长的时间,是不可预知的。我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出这个结论吧。